《易》教即《周易》的教化。作為中國儒家六經(jīng)教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易》教除具有儒家教化體系對德性的培養(yǎng)和現(xiàn)世的關懷外,又因《周易》卜筮其外,哲理其中的特殊性質為儒家教化體系提供了形上學依據(jù)。 本書基于前人研究,全景式探究了朱熹《易》教思想,涵蓋淵源、理論基礎、內容、工夫實踐與影響,并聯(lián)系當今社會問題挖掘其當代價值。這
《宋明理學論稿》采取史論結合的方法,對宋明理學歷史發(fā)展演變加以系統(tǒng)探討,前半部分按照歷史順序來對北宋、南宋、元代、明代四個時代的理學流派、人物展開專題研究。在分歷史時代的研究中并不是單純論理學,而是結合理學與宋學、新學、功利學、反理學的關系來論述理學發(fā)展演變的歷史。后半部分對構成宋明理學的諸理論進行研究,分理學之心性論
司馬光是中國歷史和中國史學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憑借多卷本《資治通鑒》家喻戶曉,也因反對王安石新政而聞名。這是一部用英語撰寫的關于司馬光從政和思想的著作。冀小斌博士追溯了司馬光的宦海沉浮,分析了其保守思想的的優(yōu)勢,為讀者理解宋代錯綜復雜的宮廷政治和雄心勃勃的改革運動提供了新的視角。
作為心學一派的開創(chuàng)者,南宋理學家、心學創(chuàng)始人陸象山的學思精蘊、名言佳句值得向社會大眾推廣和普及。作者精選陸象山名言440句或段,一一注明出處,并逐條譯為白話文。編次為本心、道理、立志、自省、修身、為人、勸學、為政、處世九個章節(jié),各章節(jié)相對獨立,全編首尾貫通。本書不僅幫助讀者了解陸象山的名言佳句,還可作為進一步研讀《陸九
“宋初三先生”,一般特指北宋真宗、仁宗年間的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孫復、徂徠先生石介。因三人同為宋初儒學復興運動中的關鍵人物,對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思想旨趣相同,故學界常將三人并列,尊稱為“宋初三先生”。此次擬將三人傳世著作加以整理,整體推出。具體來說,胡瑗的著作主要有《周易口義》、《洪范口義》、
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朱熹是繼孔孟之后的文化巨匠,其思想文化之精髓已深深扎根于廣袤的民族文化沃土中,成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朱子文化,對于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當代價值。本書為朱子文化的普及圖書,旨在為廣大的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提供一
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南宋陸九淵撰。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號存齋,學者尊為象山先生,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與朱熹齊名,并稱“朱陸”,二人常相論辯,爭持不下。陸九淵之學遠紹孟子,他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認為治學以“發(fā)明本心”為主,是宋明兩代“心學”一派的開山之祖。陸九淵不好著述,傳世者多為論
《宋代的學術文化與辭賦創(chuàng)作》本書將辭賦史與學術史融會貫通,深入勾畫宋代文化的發(fā)展以及轉向內在的演進歷程,對揭示近世傳統(tǒng)中國的面貌具有探索性的學術價值。作者通過對辭賦作品的分析,揭示宋人對盛世的理解和國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點,探討北宋中期以來宋人在構建宇宙秩序與心靈秩序方面的努力,追尋耕讀傳家觀念和鄉(xiāng)土中國的生活范式,發(fā)掘
《吳文正集》,一百卷,附錄《道學基統(tǒng)》篇、《外集》三卷,元代吳澄撰。 吳澄一生著書講學,所作詩文數(shù)量龐大,本書收錄的詩文集題材廣泛,有雜著、答問、說、字說、書、疏、序、記、碑、銘、題跋、墓碑、墓表、墓志銘、行狀、祭文、制、誥、表箋、韻語、經(jīng)筳講議、五言律詩、七言律詩、雜題等。吳澄所作詩文典雅宏麗,諸體皆備,學問規(guī)模宏大
《考亭淵源錄》,明代宋端儀撰,薛應旂重輯。宋端儀留意程朱理學,輯要程氏師門、朱子師門等人理學著作或言論,參互考訂,成書十四卷,自題為《考亭淵源錄初稿》!冻醺濉分饕v述朱子師門淵源以及朱子門人之理學言論或主張,概述理學宗旨。薛應旂以宋公初稿為基礎,刪其繁冗,增其未備,録成二十四卷,側重介紹朱子師承以及同輩學者的理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