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瀟瀟》是一部以河洛文化為創(chuàng)作背景,用從河洛文化提煉而來的精華進行創(chuàng)作的一部作品。作品主要思想是表達對河洛文化的歌頌,對華夏智慧的敬畏。作者從創(chuàng)作的素材、作品的結構、創(chuàng)作的技法等、音響方面著手,用新思維、新思路進行現(xiàn)代創(chuàng)作。力求寫出一部適合時代的、具有豐厚文化內涵的、思想精深的、藝術精湛的、制作精良的作品。 這部作
為了響應黨和國家關于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義務教育藝術課程(2022年版)》音樂組組長、中國音樂學院劉沛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圖書館館長、原音樂教育系主任余丹紅教授和深圳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康和教授共同策劃,精選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古詩詞,由康和教授擔任主創(chuàng),創(chuàng)作編寫了以“古詩新曲——唱響語文古詩”為主題的31首
本書主要收錄張家川花兒詞曲兩百多首,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傳統(tǒng)花兒”,收錄流傳于張家川地區(qū)的傳統(tǒng)花兒詞曲五十多首;第二部分為“新編花兒”,收錄張家川地區(qū)近年來新創(chuàng)作的花兒歌詞。張家川花兒唱詞結構嚴密、曲調高亢嘹亮、歌聲悠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從側面映現(xiàn)著生活在張家川縣域內人民的內心世界,是當?shù)厝后w歷史淵源、生活方
本書是由傳統(tǒng)作品和移植改編作品兩部分組成:10首傳統(tǒng)作品是對“老河口絲弦”和“江漢絲弦”兩個樂種部分樂曲的整理,而6首移植改編作品則是對兩個樂種傳統(tǒng)樂曲的移植和改編。特別可貴的是,8首“老河口絲弦”的樂譜不是來自20世紀80年代的《集成》,而是根據(jù)1955年民間藝術家王直夫等參加“湖北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的鋼絲錄音重新
全書精選了50首王國潼創(chuàng)作、改編并編訂弓指法的中小型二胡作品,有獨奏也有重奏。分為三部分:上篇有傳統(tǒng)樂曲15首,中篇有移植改編樂曲16首,下篇有創(chuàng)作樂曲19首。每首樂曲都精細地標注了演奏藝術處理的各種建議符號。
本書集中了管平湖先生幾乎全部打譜和傳承的琴曲,第一冊十二首琴曲,包括《大胡笳》《長門怨》《欸乃》等;第二冊是將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中所有管平湖先生打譜和傳承的琴曲由五線譜譯成簡譜,再根據(jù)《管平湖古琴曲集》的錄音進行修訂完成,共十六首琴曲;第三冊包含兩首大型琴曲,《廣陵散》《秋鴻》;第四冊是《絲桐神品》中的管先生
本書內容包括:靜夜思;出塞;楓葉荻花;江流天地;夕陽依舊;又傾杯樂;楊花九月飛;山居秋暝;哈薩克之歌。
本書作品選自筆者在四川音樂學院20多年鋼琴即興配奏教學或演出實踐中即興編創(chuàng)的作品,包含了中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傳唱度的歌曲和音樂。其中,有由原生態(tài)的民歌改編的鋼琴曲,如兩首不同的江蘇民歌《茉莉花》、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臺灣民歌《一只鳥仔》等,也有由近現(xiàn)代大眾耳熟能詳?shù)母枨?/p>
本書包含五首不同形式的民族室內樂作品。五首作品創(chuàng)作于2012-2018年間,其中《折桂令》、《破陣子》與《高原》為原創(chuàng)作品;《青蓮》、《陽春古曲》為編創(chuàng)作品。
本書共5卷七本。民族管弦樂卷(上、中、下冊)、交響樂卷、戲劇音樂卷、歌曲卷、文論卷。民族管弦樂卷共28部作品,上冊12部作品包括《你追我趕學大寨》《幸福水》《北大荒人慶豐年》等。中冊5部作品包括《滿族風情》《連年有余》《母親的贊達仁》等。下冊11部作品包括《廣陵曲》《詩詠國魂》《蓮花序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