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名筆》,全面再現(xiàn)文徵明書法藝術。王羲之,東晉時代著名書法家,是中國書法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書家,有書圣之稱。書學鐘繇,兼善各體,廣采眾長,筆勢委婉含蓄,風格遒美健秀,自成一家,開一代風氣之先。本書選取王羲之蘭亭序、十七帖、臨鐘繇千字文、集字圣教序等墨跡、拓本。
《米芾名筆》,全面再現(xiàn)米芾書法藝術。米芾,宋代著名書法家,是中國書法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書家。書法諸體皆善,行、草書見長,學書從顏真卿入手,后學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于褚遂良用力深;后學晉人,得力于二王,取諸家之長,自出機杼,形成沉著痛快的風格。字體斜畫緊結,體勢挺拔,勁健而不失飄逸之姿。用筆俊邁豪放,講求意趣和個性。與
中國章草大字典
這本書以戰(zhàn)國中山王篆書為范本,介紹中山王篆書的特點及創(chuàng)作,集寫60幅楹聯(lián),作品字形結構細長疏朗,線條飄逸流暢,是一本集實用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實用圖書。
《孔子廟堂碑》,有數(shù)種,以唐虞世南所書最有名,故單稱《孔子廟堂碑》或《夫子廟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書。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為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之虞書妙品。此碑是為記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二十三世孫孔德倫為褒圣侯及修葺孔廟事而立。此碑在唐代被毀,后翻刻有西安本和城武本,
本書是作者根據(jù)自身多年研究藳葉書風的心得,嘗試以書法形式向書法愛好者推介失傳的楚地先民藳文化,共分為四個部分,部分漢字、書法與書體,介紹書法基礎知識;第二部分藳葉書風研究,主要從藳的含義展開,通過東晉流行書體及書風的研究,深入探索藳葉書風的來源、變化等,論證其存在的理由;第三部分藳葉書風的研究成果,推斷藳簡、藳篆、藳隸
湯兆基先生以書畫印三絕稱著滬上藝譚,他的篆刻師從錢君匋先生,他的技藝,韓天衡先生曾有評語:淵源周秦,涉獵兩漢,有古有我,醇雅大氣。本書是篆刻家湯兆基以上海紅色遺址和相關人物為題材而創(chuàng)作的100方篆刻作品匯編而成的印集,作者以此來表達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熱愛,并在20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完成《朱跡追夢上海紅色地
《劉弘墓志》,隋開皇十三年五月十六日葬,現(xiàn)藏于江蘇師范大學漢文化研究院。志石基本呈方形,青石質(zhì),未能同時發(fā)現(xiàn)墓志蓋。志石素面無紋飾,長83厘米,寬68.3厘米,厚度8厘米。志面有界格,小字楷書,字徑約2厘米余,共計33列,滿列29字,共計914字。《劉弘墓志》風格近《董美人墓志》《蘇慈墓志》《孔子廟堂碑》等,書中除墓志
本書立足于從文學的角度研究古代碑帖,涉及范圍廣泛,兼顧文學作品的解讀與書法作品的評析,書中還提供了一些平時不容易找到的圖片,并附有長篇碑帖的釋文,既能滿足古代文學和書法愛好者的需要,提供與碑帖相關的文化知識和研究方法,又能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主要書法家的生平和其代表性的碑帖文學作品。本書橫跨書法、文學等學科,注重探
孫宇明自13歲開始學習篆刻,在45年的篆刻生涯中,精研戰(zhàn)國古璽,秦漢官私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又對明清各流派有深刻而廣泛的研究,尤其是對晚清篆刻四杰:吳熙載、趙之謙、黃士陵、吳昌碩下過很大功夫,因而形成了既有古意又有新風的面貌。旅美后,受西方藝術思潮的影響,又將篆刻的概念拓寬了許多,將英文入印,并首次將楔形文字入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