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是研究中日佛教書法交流,由七章組成,分別梳理了中日佛教書法交流的歷史發(fā)展脈絡,從古代、近代及中日整個佛教書法交流進行了梳理和解讀及分析?偨Y了中日佛教書法交流的特點和規(guī)律,并著重探討了佛教書法交流對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的
《白馬藏族宗教文化研究》一書,通過實地調查,深入白馬藏族村寨,在挖掘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藏族本土宗教,也即以藏族苯教文獻中的原始斯巴苯教為視角,從白馬藏族特有的神職人員、神靈結構、祭祀儀軌、殺生祭祀、宗教神舞、念誦經文、供施祭品、儀式過程、信仰習俗、宗教實物和語言文化等入手,第一次全方位分析研究了這一遠古宗教的活態(tài)
作為中國宗教史、敦煌文獻研究的專家,作者在本書中對絲綢之路沿線及敦煌寫本中有關佛教儀典的文本做了與以往不同取徑的研究。對佛教儀禮的歷史傳承軌跡,用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進行了跨學科、跨文化的探討。作者具體考察了敦煌文獻中用于療治病人的寫本患文,通過對患文的文式、文體、措辭和實施場所以及參與者等文獻資料的詳細分析,梳理出本
本書主要是對法國國家圖書館藏伯希和二二五八號寫本進行釋錄、?保砉脖4嬉磺灏俣嘈,是目前所見敦煌草書寫本中行數最多的卷子。原卷內容總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行至第七十八行,對唐代普光撰寫的《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第一內容進行再注解;第二部分是第七十八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三行,是對唐代圓測撰寫的《解深密經疏》部分內容
本書主要是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5811、1213號寫本進行釋校。這兩個寫本都是唐代寫本,都是首尾殘缺,難以確定卷題。根據寫本內容,可推測出與窺基《法華玄贊》相關。尤其是BD5811號與《法華玄贊》的撰寫格式很相近,是對《法華玄贊》的抄寫與再解釋。兩件寫本都不見于傳世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本次校釋以原卷校正后的文字為準
本書主要是對敦煌草書寫卷《法華玄贊》卷二及卷五進行釋錄、?薄>矶忉尅斗ㄈA經·序品》的后半部分,卷五解釋《法華經·譬喻品》的前半部分。卷二以故宮博物院藏新138065、上博12為底本,參校以國圖14564,及《大正藏》錄文;卷五以故宮博物院藏新137368為底本,參校以《大正藏》。其中,故宮博物院藏新138065是第
本書主要是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D14710寫本進行釋錄、校勘,首尾全,存1008行(不含空行),前有藏家題跋。本件敦煌遺書為卷軸裝,現存國家圖書館,長1755.8厘米,唐代寫本。薄皮紙所抄。尾全,有尾題,通卷章草。敦煌遺書中章草寫本為數不多,本件卷帙巨大,且可以作為唐代章草的代表性作品,具有很大的學術價值。本書錄文以原
本書分為皈依三寶始終學修攝要頌、趣入佛道之門--皈依、寧波居士林開示錄和學佛行儀四個部分,從教理和行持兩方面系統(tǒng)闡述了為何要皈依、如何皈依以及皈依后應如何做等問題,為初學者指明了學修的方向,引導皈依學人無倒無錯地步入菩提正道。
本書分為三卷,卷上主要有歷代護法、歷代住持記,卷中收錄歷代碑記,卷下除藝文外,另有寺產部分。
本書是根據《佛祖都說了些什么》改編的漫畫版。從白馬馱經到禪宗興起,介紹了中國佛學思想本身的發(fā)展與流變、著名學派的產生與內在聯系、杰出人物的事跡與主要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