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于簡牘研究的論文精選集,選錄了甘肅簡牘博物館專家、學者于2012—2022年發(fā)表在各大刊物的論文,50余篇。所選論文分為“西域史論”“絲綢之路”“郵驛交通”“文化制度”“軍事塞防”“藝文典籍”六類,并配有彩色簡牘文物圖片約50幅,集中展示了十年間甘肅簡牘博物館在甘肅地區(qū)出土簡牘的整理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本書
《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研究》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走馬樓西漢簡牘的研究論文集分卷。長沙走馬樓2600余枚西漢簡牘絕大部分為西漢武帝時期的官方文書,是一批了解西漢中期長沙國官府的行政運作、司法制度和社會日常等方面的重要文獻,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本書是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的整理與研究課題組的成員在整理與研究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的過程中
長沙走馬樓西漢簡是現(xiàn)在所知唯一的一批西漢武帝時期長沙國的官府文書。這批簡牘共有2000余個編號,是研究西漢長沙國時期社會歷史、地理區(qū)劃、職官建置、司法行政、戶籍管理、賦稅征收、少數(shù)民族管理、文字書法等多方位的重要史料。本卷內容為走馬樓西漢簡牘的圖版及釋文,其中圖版分為彩色圖版及紅外線掃描圖版,按簡牘整理入藏時的原始編號
本書是楊文宗研究館員從事文物保護工作三十余年的成果。《壁彩文蹤——楊文宗論文集》收錄了楊文宗四十余篇文物保護的相關論文,分為“古代壁畫保護與修復技術”“古代壁畫科學分析研究”“考古發(fā)掘與陶器、金屬、石質文物修復”“文物修復保護理念及國際交流合作”四個部分,對文物修復過程中的文物修復案例、新方法運用、修復技術研究等方面的
本書專注于龍門石窟,先講述龍門石窟的地位、藝術特色,再以洞窟為線索,精選每個洞窟的“不可錯過”的景點,闡釋其藝術細節(jié)或背后故事。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度游石窟,讓無學術背景的游客能也真切感受到敦煌藝術的魅力,成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自覺的愛護者與發(fā)揚者。
本書由國家博物館的10余位專家執(zhí)筆,從國內外約50家博物館中甄選出200余件代表性文物,跨學科、多層次深度解構,通過講述它們背后的故事,串聯(lián)起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在每個重要節(jié)點上的文明史。內容嚴肅活潑,語言通俗易懂,空脊精裝,讓300余張高清大圖盡收眼底。 本書講歷史但不限于歷史,將嚴肅的史實和嚴謹?shù)膶W術故事化,有助
本書內容講述:甘肅省隴東南地區(qū)是古代絲綢之路連接隴右、巴蜀和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外來佛教石窟藝術興盛和繁榮之地。從黃土丘陵到秦嶺山區(qū),從渭河谷地到嘉陵江畔,從深山溝壑到商貿集鎮(zhèn),一處處規(guī)模不一、形制各異、內容龐雜的大小石窟寺猶如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隴原大地。為讀者朋友探尋、認識和了解這片土地上跨越千年、以石窟寺為代表
本書納入《中國石窟文化叢書》第二輯。大足石刻摩巖造像達五萬多尊。它以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技藝精湛而著稱。大足石刻在重慶市大足縣,距重慶市中心130公里。全縣有石刻40余處。大足石窟,以寶頂山、北山的規(guī)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是唐宋時期石刻藝術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優(yōu)秀代表作品。世界遺產——大足石
本書稿是在《岳麓書院藏秦簡(伍)》原整理者所作釋文、注釋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學界今年來關于《岳麓伍》研究成果,對這批材料所做的考訂校正、注解疏證,對于學界研究和利用這批材料提供了更為準確的文本和更加完備的材料。 《岳麓書院藏秦簡(伍)》是繼《岳麓書院藏秦簡(肆)》之后,出版的岳麓秦簡中又一批珍貴的法律資
北宋東京順天門遺址發(fā)掘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2-2018年度在開封市進行的一項重要發(fā)掘項目。順天門是北宋東京外城西墻上的一座城門,遺址發(fā)掘面積3550平方米,是迄今為止北宋東京城考古中最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項目。此發(fā)掘成果豐碩,不僅揭示了宋代順天門主城門結構布局和疊壓在順天門之下的五代時期迎秋門的西側斷面,還發(fā)現(xiàn)了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