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悅讀國學鑒賞”(第一輯)一套4本,包括《唐詩三百首》、《論語》、《莊子》、《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是適合學齡前后兒童進行國學經典啟蒙的實用讀本。也稱得上是中國傳統(tǒng)蒙學的代表之作。其內容十分廣泛,且富于哲理,啟人深思,教導兒童立身處事的準則和規(guī)范,今天讀來,仍具有積極的意義。作為兒童國學經典啟蒙讀本,“親子悅讀國
《莊子》,又稱《南華經》,為道家經典之一。由莊子及其后學撰寫而成。約成書于先秦時期,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所有的題目應該都是晉代的注家郭象加上的。全書外篇和雜篇較為雜亂,應該是莊子后學之作。石磊評注的這本《莊子》以內篇為核心,選擇其中的經典篇目,側重寓言故事,分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集結孔子言論而成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教育、文化、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因為它是語錄體,可以隨時閱讀,語句精煉且富于啟迪。因為它內容豐富,讀它就像采掘復合性富礦,不僅收獲頗豐而且還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錢瓊評注的這本《錢瓊》在對《論語》的品鑒中,不
《論語》二十篇,共512章,排列看不出內在邏輯。《論語新編譯注》從《論語》各章中歸納出“為人、“君子”“為政”……等24個主題,將原序打亂,依此24主題重新排列,便于讀者全面把握,同時將楊伯峻《論語譯注》之各章序號注明,以便讀者核查其他《論語》注本。每章原文之后,設“說解”與“譯文”!罢f解”主要解釋疑難詞義或句義,必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經典著作。其編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記錄的內容很廣,涉及哲學、道德、政治、教育、時事、生活、歷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據(jù),南宋朱子(熹)將其列為“四書”之一。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大部分記言,小部分記事,全書20篇,約1500
在先秦諸子中,《莊子》(又稱《南華經》)既與《周易》、《老子》并稱“三玄”,同為道家學說的源頭,又是華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的一部重要典籍,兩千余年來以其宏富、深邃的哲思和汪洋縱恣、想象瑰奇的文風滋養(yǎng)了無數(shù)后來者。然而《莊子》一向難讀,自古及今治莊學者在這一領域可謂歧見雜出,不勝覼縷。 《莊子通解》以清
《中華國學精讀書系·莊子大講堂:莊子的逍遙處世》中國的哲學源頭可追溯到先秦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兩家為主流,而莊周的《莊子》可謂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強調積極入世并以“修身、養(yǎng)性、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無為而治”到莊周的“無為而無不為”,莊周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老聃更遠。
《中華國學精讀書系:荀子大講堂》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幾千年前,傳統(tǒng)文化就大放異彩,百家爭鳴。在先秦時期,舊的社會體系行將解體,新的社會秩序還在探索中,天下異說紛紜,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諸多學派,其中以儒家的地位尤為顯著。然而,到了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思想顯然已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而成衰微
《中華國學精讀書系·孟子大講堂:孟子的仁政思想》介紹如今是一個管理的時代,鉆研經營管理之道,已經成為任何一個致力于拓展業(yè)務的管理人第1要務。孟子的治國之道當中,豐富的仁政管理思想對我們當今的企業(yè)管理思想是一個極大的啟示。孟子是中國人推崇的文化大師,像鉆石一樣成為后人珍愛的寶物。孟子與孔子并稱中華“雙圣”,不管在做
墨子出身貧寒,他深知下層勞動人民的疾苦,即使有了名氣,也沒有因為人們看重他而讓自己的生活改觀,為自己撈些好處。他始終都和學生們一起穿粗布,系草鞋,勤勞動,以吃苦為樂事,并自稱“賤人”。在他身上,真正體現(xiàn)出了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民族精神。只不過,用現(xiàn)在人的一些視角看來,似乎他活得有點不太“瀟灑”,而正是這種“不太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