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刑法分則以及國家立法機關頒發(fā)的單行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中的刑法各論規(guī)范為對象,并以我國最高司法機關頒發(fā)的刑法司法解釋等為依據,系統(tǒng)地介紹了刑法各論的一般原理。限于篇幅,本書對那些疑難且常見的重點犯罪作了較為詳細的闡釋,而對其他犯罪只作了簡要敘述。全書體系完整、內容豐富、知識新穎。本書中的觀點兼及通說與其他新說,注意吸
本書是基于社區(qū)矯正進行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全書共分八個部分,分別是緒論、社區(qū)矯正管理機制、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與社區(qū)矯正對象、社區(qū)矯正管理基本流程、社區(qū)矯正管理基本制度、社區(qū)矯正管理模式、未成年社區(qū)矯正管理和社區(qū)矯正管理現(xiàn)代化。內容全面,從理論研究開始,其中針對不同的社區(qū)矯正情況進行了案例分析與實踐探索,對進一步做好社區(qū)矯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于1984年3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1992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00年8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
2001年6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06號公布根據2002年12月28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0年1月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第二次修訂根據2023年12月11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決定》第
本書為社科院大學的教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指導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范疇、基本原則、法治建設的目標與價值追求、戰(zhàn)略地位與戰(zhàn)略舉措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在法律運作體制中的具體展開進行闡述。該教材為法學專業(yè)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所使用的教材,其內部不僅包含了法理學、憲法學、
中國共產黨在斗爭中求生存、謀發(fā)展、得勝利,不斷發(fā)展與壯大,成就百年偉業(yè),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充分闡釋斗爭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本質意蘊,才能筑牢黨在應對各種風險和考驗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時代生命力和巨大優(yōu)越性,才能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建設現(xiàn)代化強國匯聚磅礴力
本書基于作者近20年田野調研所形成的經驗質感而成,力圖梳理、總結法律的經驗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并不源自方法論教材,而是在田野調研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來的,具有相當的本土性和獨特性。它并不預設論題,而是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論題并在深入調查中展開研究,特別有助于理解中國法治與中國社會。在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只能了解自身工作生活所能接
本書為中國非洲研究院文庫·譯叢系列的成果之一,主要研究了謝赫·安達·迪奧普的政治思想。謝赫·安達·迪奧普是在20世紀的非洲歷史中,留下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的知識分子。此外,他也是歷史學家、物理學家、埃及學家和人類學家。他還是一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尤其是對非洲大陸的重大政治問題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這本書中,作者何塞·多·
哲學的存在世界之問和人的世界之問的相向敞開,生成知識論。知識論指導生存的認知論法則即人的智-力邏輯,但它源于存在律法。以此為視域,從知識探究、思維規(guī)律、生存規(guī)則三個維度檢討智-力邏輯的生成、特征、局限及帶動生成的危害。然后從關聯(lián)存在切入考察存在論的自然律法、人文律法、社會律法及關聯(lián)生成,以此重建一種生存理性的知識論方式
本書圍繞“公共政策研究重點是政策的本質”這一核心論點,探討了當代公共政策分析應用的最新研究路徑以及相關研究路徑的應用范圍。全書共分10章,第一章介紹了本書的框架與分析概念,第十章總結并展望了公共政策未來的研究路徑,其余八章分別探討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倡導聯(lián)盟框架、公共政策的話語方法、制度主義、IAD框架、間斷平衡理論、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