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四章,利用漢語歷史語音學比較成熟的研究方法,對明末清初詩人李漁的詩歌及相關著作中的押韻材料進行音系分析,利用的具體材料包括李漁的古體詩116首,近體詩962首,以及其著作《笠翁詩韻》等,從三大方面考察李漁詩韻的韻部系統(tǒng),與十七世紀的江淮官話語音系統(tǒng)進行比較,以揭示李漁所使用的實際語音與江淮官話音系的語音發(fā)展關聯,
本書分讀唐詩,學名句;讀唐詩,學寫作;古典詩詞常見意象三章,內容包括:景物描寫、詠物抒情、喜怒哀樂、懷古感悟、事理規(guī)律、情感操守等。主要內容包括: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
本書選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作品,對其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價值、寫作技法等做了講解。主要內容包括:雅俗共賞,學題材選擇;通俗自然,學語言運用;工筆細描,學刻畫人物等。
本書通過剖析經典宋詞作品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引導讀者從中汲取寫作智慧,提升文學素養(yǎng)。主要內容包括: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標題要輕松明快;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文章材料一定要與主題相符等。
本書正文凡十卷,前二卷就韓嬰所撰《韓詩內傳》《韓詩外傳》佚文進行輯考,以彰顯《韓詩》學派推演著作之特色;后八卷以《韓詩經》為中心,分置《韓詩說》《韓詩翼要》《韓詩章句》《韓詩序》之解說文字于經文之下,以彰顯《韓詩》學派釋經著作之特色。附錄一卷,分別匯錄未明所屬之《韓詩》佚文、諸家《韓詩》輯本序跋、《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本書內容包括:術語的解讀:小說史研究的特殊理路;論中國古代小說文體研究的三個維度;論中國古代小說評點的術語系統(tǒng);中國古典小說文法術語考論;“小說學”論綱——兼談20世紀中國古代小說理論批評研究;“俗文學”辨——兼談20世紀中國俗文學研究的邏輯進程等。
本書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為框架,以《紅樓夢》及其英譯文為語料,闡述了文學翻譯中的語篇連貫模式。連貫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其構成是概念功能和語篇功能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書探索了連貫在詞匯語法層的實現,并討論了不同翻譯中的連貫模式,揭示了語言類型學差異、譯者風格、翻譯目的等對翻譯中連貫實現的影響。
本書共設四章,先為世情小說園林探源,再概覽世情小說園林的形態(tài)風貌,然后進行園林視域下的明清世情小說敘事研究,最后分析園林視域下世情小說作品。
本書的四十多篇文章,對《水滸傳》以及水滸文化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其中主要論述了以下問題:《水滸傳》的成書、版本,《水滸傳》的本事與本旨問題,《水滸傳》的思想內涵、藝術價值和文化意蘊問題,《水滸傳》的人物形象分析,“水滸”研究的回望、地域文化及其他。全書力圖從文獻的、文學的、文化的多層面出發(fā),對《水滸傳》進行系統(tǒng)
《中國古代小說文體史料系年輯錄》首次以系年形式系統(tǒng)輯錄、整理中國古代小說文體的相關史料,內容涉及古代小說文體的觀念、價值、形態(tài)、編創(chuàng)、文法等基本問題。史料來源于歷代小說序跋、題辭、評點、文本以及筆記、方志、曲話、史論、書志等。時間始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前,止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通過此系年史料,可以客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