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上海音樂學院系列圖書《大音》的第十六卷。本書是關于中國傳統(tǒng)儀式音樂的研究論叢,全書分為學術文萃、田野檔案、大音講堂、會議綜述、書評幾個部分,共包含中外著名專家學者的文章多篇。該書的出版旨在推動中國傳統(tǒng)儀式音樂在學術研究、社會實踐及傳播上的發(fā)展,也是為在讀博士生、碩士生、研究傳統(tǒng)儀式音樂的學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
“鋼琴之旅”系列是一套縱向延伸與橫向展開相結合的鋼琴教材,將曲目、技巧和理論相結合是其教學法出版物特點之一。本貼紙書對應“鋼琴之旅”《我的鋼琴第一課》教材A、B、C級的學習,是對書中相應課程內(nèi)容的趣味練習。學生完成貼紙上的簡單任務后,將貼紙貼在《我的鋼琴第一課》A、B、C級中的相應內(nèi)容處,以此進行教學反饋。
本書是按照幼兒園小、中、大班的幼兒年齡層次由淺入深編寫。其中包含中外經(jīng)典的幼兒歌曲和參與編寫的老師的自創(chuàng)歌曲。本書的特色在于對鋼琴伴奏音型進行了公式化,標注了調(diào)式及和弦級數(shù),并且簡譜和五線譜對照,方便學生邊彈邊唱。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增添了更富時代性的兒童歌曲,并對兒童歌曲進行了分類,由淺入深,幫助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逐
通過把時下的流行歌曲以及電子琴的經(jīng)典名曲分門別類改編所形成的曲譜集。定位于掌握一定演奏技巧的電子琴初學者。全書曲譜約160首,書中的電子琴曲譜,每首都是時下流行的歌曲。書中將按照難易程度分成了6個等級,可以使讀者循序漸進的進行練習彈奏,每首曲譜都附有演奏(技法)提示,并按演奏技法歸類,以方便老師教學。同時,針對同類書目
本書通過討論一系列19世紀、20世紀作曲家眾所周知和少為人知的曲目,克雷格爾探索了標題音樂的觀念與作品。在那個智性爭辯的時代語境中,他呈現(xiàn)了眾多理論家如A.B.馬克斯、漢斯立克的批評,以揭示標題音樂的發(fā)展、傳播與接受。書中突出了大量圖示和音樂實例,并提供了戰(zhàn)爭音樂、莎士比亞配樂和歌德《浮士德》的詳細個案研究。
本曲是李復斌老師創(chuàng)作于2005年的一首嗩吶協(xié)奏曲。該曲以多種嗩吶和多變的音色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悲喜交加的愛情故事。整首作品以5只不同大小、不同調(diào)高的嗩吶形成一個編管系列進行演奏。本書將出版鋼琴伴奏譜、民族管弦樂總譜和交響樂總譜。
地處湖北境內(nèi)的三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稱其祖先為“巴人”,多依山傍水為生。因此,山歌、號子、拉纖、放排,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獨特的“巴人”文化。揚琴協(xié)奏曲《三峽畫頁》正是以此為背景,展現(xiàn)了三峽兩岸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笛簫協(xié)奏曲——“楚辭”后奏曲》是作者讀《楚辭》后有感而作,力圖表現(xiàn)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操。全曲由“獨吟”“楚宮宴樂”“國殤”“尾聲”段落組成。在表演形式上以中國簫、小橫笛、大橫笛、中音笛、倍低音笛等組合成編竹式協(xié)奏曲。并配以古人吟詩式的獨唱、合唱,對作品主人翁屈原的內(nèi)心世界及外部場景進行敘述。
本書是揚琴方面的教材,揚琴于明代傳入中國,與民間音樂相融合,逐漸成為民間音樂中不可缺少的樂器之一。本書圍繞這一樂器,探索揚琴的演變過程與文化特征,向讀者介紹了揚琴的形制、種類、工藝制作等基礎知識,簡述了揚琴的演奏技法,并就中國揚琴的藝術流派、地域特征及代表人物做了詳細的介紹,最后論述了中國揚琴的藝術成就、傳播方式,就揚
該書稿通過施甸縣布朗族山歌歌詞、施甸縣布朗族山歌歌曲兩個部分,收錄了上路山歌、下路山歌。盤天河、盤古本、盤花名(十二花名)、盤菜名、盤藥名、順甲子、造大船、要禮物、趕馬調(diào)、放牛調(diào)、隔娘調(diào)、做姊妹、送郎調(diào)、對門調(diào)、打歌調(diào)(十二首)、采茶調(diào)、吹簫調(diào)、兒歌——后娘調(diào)、掛角、陽雀調(diào)、江外腔——山高水長、啊小乖、妹妹諾諾睡、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