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語錄類文獻論叢》這本論文集所收夏德靠、程得中、任競澤、熊湘等幾位老師的論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上述問題,各有所見,相信會給讀者以啟發(fā)。將語錄視為一種文體,從文章學角度考察,經(jīng)典儒家語錄類文本有哪些特征,結構特征的背后蘊含著什么邏輯思想,學術思想文化性質(zhì)突出的儒家語錄與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思潮有何關聯(lián)?業(yè)師李炳海先生全面、細致地考察了《論語》以三為紀表述單元的結構類型,背后的思維及邏輯,侯文華、趙德波和萬晴川三位老師的論文,分別考察了《孟子》《法言》的特征及語錄體小說等問題,精義紛呈,加深并拓寬了對“
《莊子》,是一部通過思辨闡述人類認識以及基于深邃視角指引人類思維的哲學著作,《莊子》所闡述的深刻哲理及其闡述替理的方法,對于現(xiàn)今社會人們的思考與行為,依然有著許多可借鑒的價值。本書在歸納總結讀懂《莊子》替理論述方式和語文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對《莊子》主要章節(jié)的內(nèi)容進行了邏輯合理和語文合理的重新解讀,得出了若干新的認識。進而,以《莊子》的思維方法和哲理論述了其對當今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啟示。即,借鑒《莊子》認識世界、認識事物、認識人類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去認識人類與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與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其他物種的
《儒藏論壇》是由四川大學《儒藏》編篆委員會獨家主辦的學術論文合集,旨在弘揚儒學文化、儒家精神與巴蛋文化,及時反映《儒藏》的編纂情況。本文集每年出版2輯!度宀卣搲返15輯中共收錄論文21篇,分為儒學論衡儒學文獻研究綜述書評儒學隨筆五個部分,對有關儒學研究的學術論文進行了歸類,內(nèi)容涉及儒學人物、文獻、流派(如甘泉學派)、思想、文化、教育及儒學史、蛋學研究(如有關《全蜀藝文志》的研究)等。
本書闡述了老莊替學是前秦道家哲學的代表,也是道家哲學的第一期發(fā)展,魏晉玄學是以解讀老莊為基礎的,所以有學者認為是道家哲學的第二期發(fā)展。魏晉玄學的目的是利用自然來挽救名教,玄學家們通過解構道家的道而提出了各自的思想本體,因而在本質(zhì)上是與先秦道家思想偏離的。重玄學者通過雙遣的方法,對魏晉玄學的有無之變予以了超越,實現(xiàn)了向先秦老莊思想的回歸,維護了道家的尊嚴,促使了道家哲學-次質(zhì)的飛躍,完成了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
《論語》完整記述了中華傳統(tǒng)民治思想:私學為本、民本為翼、禮樂為義、自治為基。以私學開啟民智,以禮樂塑造民性,以鄉(xiāng)里自治成就平民成士,通過士人君子影響民間,使禮樂從貴族奢侈品轉變?yōu)槠矫癖匦杵罚晕奈渲乐卦烀耖g社會,進而通過士人出仕為政改造政治,構建民本社會治理,共同促進民間社會生生不息,形成中華獨特的東方民治,成為中華文明活的源泉。本書內(nèi)容包括:庶民啟蒙與成人之志;以民間視角重塑政治;從貴族周禮至庶民之禮;權宜創(chuàng)新與民間自治;從民本到民治:中華傳統(tǒng)民治思想的基礎。
《論語》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而且在國際上也影響重大。本書從跨文化交流角度出發(fā),運用翻譯學、語言學、傳播學等相關理論,結合具體歷史背景,對《論語》的俄譯進行全面歷時性梳理,同時對典型譯本特點也進行了系統(tǒng)性研究。在此基礎上,探討不同時代的俄羅斯人對孔子形象、《論語》基本哲學術語、《論語》學、《論語》的譯介及接受等方面的認識和解讀,指出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學對俄羅斯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等領域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一步挖掘《論語》能夠走進俄羅斯的深層原因和價值意義。這些研究不僅為《論語》及儒學研
本書遴選了《論語》精華部分,精心編撰了此本《論語全解全析》。本書分為四大部分,即原文、注釋、譯文和精美插圖。這四大部分相互聯(lián)系,注釋、譯文是對原文的意譯,使其簡單易懂;內(nèi)容中“圣人的智慧”則是以原文為基礎展開的評論,其中有幽默生動的故事,也有發(fā)人深省的寓言,更有從孔子言行中悟出的生活感言和做人的道理。
儒家倫理思想正是借助漢語的語言I具財?shù)靡员磉_。根據(jù)漢語對儒家倫理思想的作用與貢獻,儒家道德語言的主要內(nèi)容分為以下五個方面:(一)一部分漢語詞匯被儒家用來表達其基本道德概念:如表達道德形而上概念的天、理、氣;表達儒家美德和道德規(guī)范概念的仁、義;表達道德人格概念的圣人、君子。(二)一部分漢語被儒家用來表達其道德命題及其論證,如對人性善惡的命題及論證)。(三)-部分漢語被儒家用來解釋其基本觀念,如漢代經(jīng)學、宋明理學、清代考據(jù)學。儒家道德觀念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過對早期儒家道德語言的不斷詮釋而實現(xiàn)的
本書結合現(xiàn)有史料、考古材料、口述史、地方志,再運用社會學、民俗學、邏輯學等的觀點,對子夏與西河的歷史記載和傳說進行梳理,子夏前期辦學有小學、有大學,以教育為主;后期辦學以傳教、輔政為主。子夏游教的地方甚多,包括今天的河津、芮城、洛陽等地,為當?shù)嘏囵B(yǎng)輸送了大量人才,使得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魏國獲得率先發(fā)展。子夏所創(chuàng)辦的西河學派對當時和后世在文化、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都有著深遠意義。綜觀子夏一生,集“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尤其是子夏在西河一帶形成的民間信仰,對當?shù)氐慕逃、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主流建構,以及
《莊子》現(xiàn)存三十三篇,內(nèi)七篇是莊子自著,集中表現(xiàn)了莊子道論、認識論和人生論,外、雜篇多為莊子門人及后學所著,是吸收其他學派思想后對莊子思想的變異發(fā)展!肚f子》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自由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肚f子》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瑰麗詭譎,氣勢壯闊,意出塵外,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和極高的審美價值,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在文學史上具有突出地位,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 本叢書是一套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傳統(tǒng)國學讀物,囊括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