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于新文學第一個十年(1917—1927)的文學場域與文學創(chuàng)作,探究新文學“與俗相通”的若干問題,這其中主要包括新文學學科視域下的“通俗”理解、新文學“非通俗想象”的表現(xiàn)與成因、新文學作品的“通俗”元素與策略等方面。本書認為基于文學的“通俗”研究終歸是文學/文本研究而非歷史研究或流派研究,而新文學內部部分作品的通俗面向之所以受到壓抑,也正是源于社會歷史等外部因素的干擾。并提出了“新文學內部的通俗文學”,具有一定的開拓性。
本書為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文學史著作整理、研究及數據庫建設子項目的學術成果,選取有代表性的民國學者所著中國文學史著作,進行整理出版。本卷為民國時期學者謝無量所著《中國大文學史》,此書在民國時期影響甚廣,短時間內再版達20次。全書共分五編:緒論、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吸取了日本學者對中國文學史時段的劃分;書前有王文濡作序,內容廣涉經、史、子、集各部,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本書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xiàn)出上海金山與南社的淵源關系。以“說劍”與“描蘭”的視角,探討南社創(chuàng)立之前、創(chuàng)立之時的歷史細節(jié),探究金山高氏、姚氏的思想淵源與行動軌跡。全書既著眼于整個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又著力于金山、南社以及具體的金山南社人物與時間,反映出金山南社諸人革命性與文藝性、投身時代思潮與傳承社會文化的統(tǒng)一。
本書旨在探討文學實踐的歷史背景與現(xiàn)實動因,厘清文學發(fā)展脈絡與趨勢,在篇幅和結構設置上都緊密貼合教學實際。本次修訂擬體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最近成果,并在體例設置上進行適當調整,突出老師教學和學生自學相結合的特點,更符合現(xiàn)代文學史教學發(fā)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