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nèi)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導論和虞翻的背景、易學脈絡介紹,揭示了易學家的時代和時代的易學家之間的關系在學術發(fā)展中的作用。第二部分闡述虞翻易學的道德形而上學:太極和乾坤的德性化運動通過易學圖式把經(jīng)驗世界勾綰起來,在易道特有的天人意識之中確證道德意義。該部分試圖開顯具有中華倫理文化意味的原倫理境域。第三部分論述虞翻易學倫理思想的主要體例及其倫理思想的表達方法,如卦爻關系、卦氣卦變、月體納甲、消息旁通、易象象征等等。
本書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色:一、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無”的哲學面向,對“無”與“有”進行邏輯與實踐層面進行分析;二、從認識論與價值論兩個層面來體現(xiàn)王弼哲學的精神。認識論是價值層面得空基礎,價值論是其哲學的最終取向;三、將王弼的哲學精神非僅僅體現(xiàn)在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及價值意義上面,同時將其價值的實踐理性上升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魂。
《增訂劉子校注》為古籍整理類學術著作,是楊明照先生在已出版的《劉子校注》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增訂后形成的著作,為楊先生遺著,生前未公開發(fā)表,現(xiàn)由楊先生家人整理后出版。本書整理影印了《增訂劉子校注》的全部手稿,并附有楊先生所作相關論文和有關資料,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郭象是以注《莊子》的形式構(gòu)筑并表述其思想的。因此,為了令人滿意地解釋其思想,我們無疑首先應該對《莊子》的思想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了解。只有在有了這樣的了解之后,我們才有可能確定在什么地方郭象忠實地解釋了《莊子》的思想,在什么地方、在多大程度上他曲解了《莊子》的思想。但是,即使假定我們對《莊子》的思想的解釋是可以接受的,令人滿意地厘清郭象的思想與《莊子》的思想的關系也決非易事。因為,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很難分清在相關的注文中郭象究竟是在表述自己的思想還是在努力解釋《莊子》的思想。面對這樣的解釋困
中華學術,源遠流長。魏晉之際,儒家經(jīng)學受到嚴重挑戰(zhàn),玄虛之風大為興盞!吨袊幕R讀本:魏晉玄學“三大派”》講述在我國歷代的學術思想中,可以說玄學是最具有內(nèi)在意蘊、對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學內(nèi)涵的一種思維模式。其在發(fā)展過程中,內(nèi)部又分為三個派別:何晏、王弼主張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認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認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為魏晉玄學“三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