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遺跡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長過程中,由于內外地質作用形成、發(fā)展并遺留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現(xiàn)象。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跨越三級階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復雜的地質運動和獨特的氣候條件造就了黃河流域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跡。黃河流域涵蓋了三大類、十三類地質遺跡類型,本書選取其中九類典型地質遺跡進行介
天然粒狀晶質鈾礦顆粒一般較為細小且常以副礦物形式存在,關于粗粒晶質鈾礦則鮮有報道。本書通過對粗粒晶質鈾礦的深入研究,從晶體結構、化學組成、礦物組合等方面研究晶質鈾礦的標型礦物學特征,進而直接獲得天然晶質鈾礦的成因礦物學特征,為晶質鈾礦的礦物學研究特別是成因礦物學研究提供最新的礦物學資料,極大地豐富全球鈾礦物數(shù)據(jù)庫。通過
本書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馬克·貝特曼教授等編著的HandbookofLuminescenceDating的中譯本,內容涵蓋釋光測年技術的基本原理、發(fā)展歷程、樣品采集、實驗流程、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展示及其在風成沉積、水成沉積、冰川和冰緣沉積、活動構造、考古學以及巖石暴露和埋藏方面的應用實踐,并探討了釋光測年方法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北大別雜巖帶(簡稱北大別)是大別碰撞造山帶三個含榴輝巖的構造巖石單位之一,屬于揚子三疊紀深俯沖陸殼的一部分(下地殼巖片),為中生代高溫超高壓變質帶,經(jīng)歷了麻粒巖相變質疊加等多階段高溫演化過程,以及山根垮塌期間的大規(guī)模部分熔融與混合巖化作用,是研究碰撞造山帶根部帶巖石組成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實驗室。本書重點介紹了筆者獲得
《微板塊構造》一書以地球系統(tǒng)科學思想為指導,綜合回顧了板塊構造理論的發(fā)展歷史和核心內涵,重點介紹了微板塊的概念、分類、起源、生消過程與機制,大力拓展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板塊構造理論。本書是首部系統(tǒng)介紹微板塊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及其構造范式的專著;從多圈層相互作用、全球構造格局演變,通過海陸耦合、深淺耦合、古今耦合、有機無機耦
沉積地球化學是研究沉積物的化學組成、化學作用和化學演化的學科,是沉積學的重要分支,也是沉積學與地球化學相融合和交叉形成的一門重要科學。本書運用地球化學分析技術方法,通過研究沉積巖或沉積物中各常量元素地球化學、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及有機地球化學等特征在環(huán)境分析、源區(qū)識別、氣候研究、油氣勘探中的應用,并詳細介紹
白云巖-鄄蒸發(fā)巖共生體系在各大沉積盆地均有分布,與油氣資源息息相關,本書綜述了國內外各大沉積盆地共生體系發(fā)育特征,以川東北飛仙關組共生體系為典型研究對象,探討共生體系沉積特征、白云巖成因、源?鄄儲?鄄鹽特征等相關問題;劃分出了共生體系中巖石類型及組合方式,探討其差異的形成過程、分布規(guī)律、主控因素;厘清了川東北飛仙關組共
本圖集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fā)”下屬課題“全國油氣基礎地質研究與編圖”、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調查項目“中國巖相古地理編圖”、中國地質調查局能源礦產地質調查項目“四川盆地地質結構與深層油氣綜合調查”、“西南重要盆地多能源資源地質調查”、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委托項目“上揚子地區(qū)二、三疊系地層及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龍門山前陸盆地動力學研究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包括前陸盆地動力學、層序地層與沉積體系、物源分析與原型盆地分析、構造作用與沉積響應、隆升作用與剝蝕作用、構造負載與彈性撓曲模擬、龍門山前陸盆地動力學與盆-山耦合機制等方面的內容。該項研究成果不僅為研究青藏高原東緣龍門山造山帶與前陸盆地耦合機制提供了
自青藏高原形成以來,在印度與歐亞大陸持續(xù)的匯聚作用下,青藏高原除不斷隆升外,還逐漸向外擴展,即橫向增長。特別是青藏高原東北緣的北向生長,是高原演化最為明顯的特征。本專題有關青藏高原今生方面,以“高原生長”為目標,以青藏高原東北緣構造帶、喜馬拉雅造山帶及包括中南半島在內的東南緣為考察對象,揭示青藏高原橫向生長的前鋒發(fā)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