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金融體系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發(fā)動機,新興國家開始備受關注。本書將金融權力研究與發(fā)展型國家模式結合起來,運用斯特蘭奇的結構性權力理論、加拿大知名國際政治經濟學學者埃里克·赫萊納對關系性金融權力、結構性金融權力和制度性金融權力的論述,將中日在貨幣國際化、外匯儲備以及在布雷頓森林機構中的角色進行比較研究。中國在國際金融架構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在這一背景下,本書力圖描述和評估中國金融權力的潛能,深入分析人民幣國際化路徑、中國的債權國地位和其對布雷頓森林機構的政策,并把中國在當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與發(fā)展型國家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進行了對比。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中國在國際金融架構中的影響力日益增長。在這一背景下,本書力圖描述和評估中國金融權力的潛能,深入分析人民幣國際化路徑、中國的債權國地位和其對布雷頓森林機構的政策,并把中國在當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與發(fā)展型國家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進行了對比。本書將發(fā)展型國家的概念引入到金融權力的研究中來,視角獨特,分析深入。借助查默斯·約翰遜發(fā)展型國家的概念以及阿瑟·克羅伯對日本、韓國這些發(fā)展型國家概念的界定,本書對這些發(fā)展型國家的金融權力與獲得手段進行深入研究,同時對比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與日本、韓國等發(fā)展型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區(qū)別。同時,本書還構建了一個金融權力的分類體系,參考斯特蘭奇和赫萊納的著作,本書將金融權力劃分為關系性金融權力、結構性金融權力以及制度性金融權力。由此得出,發(fā)展型國家的政治經濟體制阻礙了國家對結構性金融權力的獲取,因為其金融抑制體系與能夠大規(guī)模吸引國際投資者的金融市場發(fā)展不兼容。
叢書總序
解釋與理解中國全球角色
在21世紀,中國更加奮發(fā)有為地參與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建設,以獨特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更加成熟與理性、負責任與建設性地參與構建全球治理新體系,以互利共贏的合作精神和正確的義利觀在全球政治、貿易、金融、發(fā)展、安全、環(huán)境等領域扮演著迥然不同的政治、經濟、知識與道德領導新角色,為更加平等與均衡的全球伙伴關系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
然而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中也面臨著身份認同、議題設置和戰(zhàn)略心態(tài)等方面的困惑與挑戰(zhàn)。如王逸舟教授所言:“中國的全球政治角色(包括對整個人類的政治哲學引導符號)顯然不太明晰,它的全球安全目標和策略也不太系統(tǒng)連貫,其對于全球社會和文化領域的作用杠桿更是乏善可陳!庇绕涫窃诋斚氯蛑刃騽∽兣c動蕩的時期,中國需要以講信修睦、協(xié)和萬邦的胸懷有效地提升全球政治經濟治理能力,以解決區(qū)域體系、全球體系層面上的需求,從而使中國的全球角色具有更為廣泛的社會與政治基礎。
本叢書將加強對中國在上述諸多領域中全球新角色的理解與認識,推動中國和平發(fā)展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論研究與政策實踐,服務于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的戰(zhàn)略統(tǒng)籌與知識建構,尤其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此為策劃與出版“中國與全球政治經濟叢書”的主旨,即“明時勢,長志氣,擴見聞,增才智”(張之洞語)。
第一,以政治經濟學與中國文化精神的視角解讀中國全球角色的新變化,以廣泛的理論視野與知識架構較為系統(tǒng)地詮釋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及其變革中的定位、角色、戰(zhàn)略與政策,而并不是完全停留在對策分析之上,反而更加倚重深刻的理論洞見與厚重的思想維度。
第二,關注歐、美、日及新興大國在全球政治經濟新秩序建設中的定位、謀略及國外學者對中國全球戰(zhàn)略及影響的學理分析,既為中國決策者與研究者提供一個更為宏觀的政策與知識背景,又為他們提供學習和比照的參照系。
第三,提升中國學者在中國全球角色相關領域的理論分析、對策建議及其在學術話語方面的地位與影響,展現當代中國中青年學者對于上述諸多領域的中國責任、中國角色,乃至中國智慧與方案的解讀與剖析,為中國參與全球事務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撐。
本叢書堅持“中西會通”的原則,秉承兼容并蓄、求真求義的精神,力求真知、真識!半m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鄭觀應語)。因而我們期待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中因時、因勢而動,其命維斯,深思謀遠,取長補短,剛柔相濟,達道達德,也期待給予讀者以啟示與思索,識微于未著,見機于將蒙,審時度勢,揣其本末,洞見本原。
本叢書是中央財經大學國際政治系與上海人民出版社良好伙伴關系建設的有益嘗試,因而衷心地感謝中央財經大學與上海人民出版社領導以及學界師長與學友的關心與支持。敬始慎終,期待與同仁志士共同辦好這套叢書,為中國崛起與學術振興貢獻一己之力。
以此為序。
白云真
桑德拉·希普,德國弗萊堡大學(Freiburg University)中國研究所講師,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經濟政策與金融系統(tǒng)項目主任。她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政治經濟學問題以及中國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
辛平,法學博士,現任教于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在《外交評論》、《教學與研究》等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篇,并有多本譯著出版。
羅文靜,經濟學博士,現任教于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國際政治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區(qū)域經濟政治、國際組織和國際危機管理,著有《國際碳政治》,在《重慶社會科學》等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篇,并有多本譯著出版。
叢書總序 解釋與理解中國全球角色/Ⅰ
致謝/Ⅲ
縮略語/Ⅴ
第一章 導論/1
第二章 金融權力與發(fā)展型國家/8
定義發(fā)展型國家/8
中國是發(fā)展型國家?/13
金融權力的分類/15
論點預覽/25
第三章 金融抑制與結構性金融權力/28
日本金融市場的自由化/28
中國金融體系的政治經濟體制/35
金融抑制與自由化壓力/53
第四章 金融抑制與貨幣國際化/57
貨幣國際化的決定因素/58
日本推行日元國際化的失。61
中國貨幣國際化的路徑/67
全盤拒絕與可控型國際化/79
第五章 金融抑制與關系性金融權力/82
作為債權國的日本/83
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87
金融抑制與債權國權力/105
第六章 布雷頓森林機構內的發(fā)展型國家/10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權力結構/109
日本對“華盛頓共識”的挑戰(zhàn)/113
中國正在布雷頓森林機構內崛起嗎?/120
金融抑制與制度性金融權力/134
第七章 結論/138
附錄訪談列表/141
參考文獻/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