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先生的《國學入門要目及其讀法》介紹中國基本典籍,說明各書特點、讀法,文字淺顯簡明。《要籍解題及其讀法》為他在清華學校教授“群書概要”的講稿,印行前就已“各處紛紛函索傳鈔”,深受青年學生歡迎;對《論語》《史記》《左傳》《詩經(jīng)》等經(jīng)典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對諸書作者、成書年代及過程、內容真?zhèn)渭捌、價值及讀法、校釋書優(yōu)劣等問題一一細究,予人以翔實有用的指導。
兩月前清華周刊記者以此題相屬,蹉跎久未報命。頃獨居翠微山中,行篋無一書,而記者督責甚急,乃竭三日之力,專憑憶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書名篇名亦憶錯誤者,他日更當補正也。
中華民國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啟超作于碧摩巖翠山房
試讀
《論語》 《孟子》
《論語》為二千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yǎng)。
《論語》《孟子》之文,并不艱深,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注釋。注釋之書,朱熹《四書集注》,為其生平極矜慎之作,可讀,但其中有隨入宋儒理障處,宜分別觀之。清儒注本,《論語》則有戴望《論語》注,《孟子》則有焦循《孟子》正義最善。戴氏服膺顏習齋之學,最重實踐,所注似近孔門真際,其訓詁亦多較朱注為優(yōu),其書簡潔易讀。焦氏服膺戴東原之學,其孟子正義在清儒諸經(jīng)新疏中為最佳本,但文頗繁,宜備置案頭,遇不解時,或有所感時,則取供參考。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乃戴氏一家哲學,并非專為注釋《孟子》而作,但其書極精辟,學者終需一讀,最好是于讀《孟子》時并讀之,既知戴學綱領,亦可以助讀《孟子》之興味。
焦循《論語通釋》,乃摹仿《孟子字義疏證》而作,將全部《論語》拆散,標準重要諸義,如言仁,言忠恕……等,列為若干目,通觀而總詮之可稱治《論語》之一良法且可應用其法以治他書。
右兩書篇頁皆甚少,易讀。
陳灃《東塾讀書記》中讀《孟子》之卷,取《孟子》學說分項爬疏,最為精切,其書不過二三十頁,宜一讀以觀前輩治學方法,且于修養(yǎng)亦有益。
《易經(jīng)》
此書為孔子以前之哲學書,孔子為之注解,雖奧衍難究,然總須一讀。吾希望學者將《系辭傳》、《文言傳》熟讀成誦,其卦象傳六十四條,則用別紙鈔出,隨時省覽。
后世說《易》者言人人殊,為修養(yǎng)有益起見,則程頤之《程氏易傳》差可讀。
說《易》最近真者,吾獨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樓易學》三書(《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皆稱精詣,學者如欲深通此經(jīng),可取讀之,否則可以不必。
《禮記》
此書戰(zhàn)國及西漢之“儒家言”叢編,內中有極精純者,亦有極破碎者,吾希望學者將《中庸》《大學》《禮運》《樂記》四篇熟讀成誦,《曲禮》《王制》《檀弓》《禮器》《學記》《坊記》《表記》《緇衣》《儒行》《大傅》《祭義》《祭法》《鄉(xiāng)飲酒義》諸篇 ,多游覽數(shù)次,且摘錄其精要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