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筆者完成的201 1年度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文明以止’: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與文明特性研究”的結項成果,這是一個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來申請和結項的課題項目。近年來,筆者先后撰寫了與課題相關的多篇論文,重點在于突出中華民族“文明以止”的人文理念和精神特性,其中有兩篇(一篇與方克立先生合作)是專門探討和直接論述這一問題的,其他各篇亦與此相關而分別以專題論文形式呈現(xiàn)。但該項課題的研究還只能算是一個初步的嘗試,許多問題仍有待作進一步系統(tǒng)和深入的探討,各篇之間亦難免有文字上的一些重復。盡管如此,筆者不揣鄙陋而將此不成熟的成果拿來面世,只是希望能夠引起世人對“文明以止”這一理念的關注和重視,若能實現(xiàn)這一小小的心愿便已足矣,因為誠如方克立先生所說,“在全球性生態(tài)危機和文明沖突問題十分嚴峻的當今世界,深刻理解、闡揚和大力宣傳、提倡‘文明以止’的文明展觀,對于人類和文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孔子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傳統(tǒng)之巾,他的整個思想世界就建筑在傳統(tǒng)的根基之上,或者說傳統(tǒng)直接構成了他整個思想世界的根基。因此,我們欲嘗試深入了解和闡釋孔子的思想世界,首先遇到并需要恰當而合理地加以處理的一個最大的文化難題就是人及其傳統(tǒng)的問題。具體而言,孔子是一位好古敏求的學者,他賦予自身一種“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的文化角色與使命,這使他留給后人一種僅僅作為敘述者而一心守護、維系舊傳統(tǒng)的保守形象。那么,孔子為什么要保守傳統(tǒng)?這一保守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文化意識?他對傳統(tǒng)的保守僅僅是一種守舊的行為嗎?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孔子好古敏求、“述而不作”的文化訴求?我們將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并力求作出相對合理的解釋。
林存光,1966年生,山東濟寧人,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孔子研究院泰山學者特聘專家。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和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主要從事中國儒學史、儒教中國問題研究、儒家政治哲學與政治文化、中國政治思想史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代表性著作(含獨著、合著和主編)主要有:《儒教中國的形成——早期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儒家式政治文明及其現(xiàn)代轉向》、《先秦諸子政治哲學研究》、《孔子評傳》、《與權力對話——儒家政治文化》、《孔子新論》、《中國古典和諧政治理念與治國方略研究》、《政治的境界——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研究>、《中國政治思想通史》(秦漢卷)等,發(fā)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1項。
一、孔子:中國文明的守望者
(一)充分自覺的文化擔當意識
(二)向往上古三代、推崇周禮的社會理想與治道訴求
(三)面對的時代難題及其問題意識
(四)人文學養(yǎng)的傳統(tǒng)根基及其對文化傳統(tǒng)的損益轉化
(五)整理編修六藝的文化貢獻
(六)對“文化中國”自我理念與文明特性的凝練與提升
二、諸子百家:中華文明的精神軸心與自我詮釋
(一)中國、禮儀文明及其歷史反思
(二)諸子百家之學的“文明”意涵
(三)小結
三、三綱五常: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倫理人文精神
(一)中華文明演進的普世特性與獨特道路
(二)中華人文精神的歷史演化及其根本特征
(三)作為一種核心價值觀的三綱五常
(四)詮釋與批評:一種整體理解的視角
(五)傳統(tǒng)士大夫的家國情懷與忠義精神
(六)走向未來:建構一種新的現(xiàn)代中國文明秩序
四、“文明以止”:中華文化的精華與精神
(一)中華文化的意識特性與思想精華
(二)“文明以止”:中華文化的精神特性
五、再論“文明以止”:中華民族理性的文明發(fā)展觀
(一)什么是文明?
(二)中、西不同的文明史觀與文明特性
(三)“文明以止”:中華民族理性的文明發(fā)展觀
附 錄. (168)
儒家思想的多重面相
——評方朝暉《為“三綱”正名》
道義和權威完全一致嗎?
一敬答方朝暉教授
為“三綱”正名之謬
后記
孔子:中國文明的守望者
一、孔子:中國文明的守望者
孔子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傳統(tǒng)之巾,他的整個思想世界就建筑在傳統(tǒng)的根基之上,或者說傳統(tǒng)直接構成了他整個思想世界的根基。因此,我們欲嘗試深入了解和闡釋孔子的思想世
界,首先遇到并需要恰當而合理地加以處理的一個最大的文化難題就是人及其傳統(tǒng)的問題。具體而言,孔子是一位好古敏求的學者,他賦予自身一種“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
述而》)的文化角色與使命,這使他留給后人一種僅僅作為敘述者而一心守護、維系舊傳統(tǒng)的保守形象。那么,孔子為什么要保守傳統(tǒng)?這一保守體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文化意識?他對傳統(tǒng)的保守僅僅是一種守舊的行為嗎?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孔子好古敏求、“述而不作”的文化訴求?我們將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并力求作出相對合理的解釋。
。ㄒ唬┏浞肿杂X的文化擔當意識
孔子的好古敏求,意味著孔子對自身作為文化傳統(tǒng)的遠宗、紹述與傳承者角色具備一種充分的自覺意識,體現(xiàn)了孔子本人的一種強烈的歷史責任心和文化使命感。為此,孔子甚至認為自己擁有某種天賦的道德責任貨神圣的文化使命,如:
子日:“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論語·述而》)
子畏于匡,日: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
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
其如予何!”(《論語·子罕》)
顯然,在孔子看來,文化傳統(tǒng)的延續(xù)與喪失、傳承與廢棄、復興與衰落,并不完全受個人的努力與作為所影響和左右,而是最終由上天所決定。對于孔子身處其中的歷史生活環(huán)境或遭遇到的文化困境,我們完全可以從純粹世俗的、人類事務本身的視角去作出合理的解釋,即在人類的整個生活世界與人間秩序中真正在起最終決定作用或發(fā)揮其支配影響的,是一
種能夠決定具體人事之興衰的總體客觀情勢及其必然趨向,它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當人們事窮呼天的時候,所謂的“天”或“命”,其真實的含義也許正是指這樣一種總體的
客觀情勢及其必然趨向。在上述引文中,那種能夠決定斯文之淪喪或失落與否的“天”未必不是暗指著這樣一種含義,然而,在更為根本的超越性的意叉上,孔子所謂的“天”,作為
一種令人敬畏的客觀的外在威權,更多地具有一種深刻的宗教性的含義,它明顯的是從傳統(tǒng)至上神意義上的、具有人格意志的神秘的支配或主宰力量脫胎轉化而來,但孔子卻將其內(nèi)化為一種自覺的文化擔當?shù)摹疤炻殹币庾R,我認為這也正是孔子所謂的“知命”、“知天命”的真實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