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1905年,他26歲,大學畢業(yè)已經5年,在瑞士專利局工作。當時他已結婚,有一個男孩,家累不輕。然而,他卻利用業(yè)余時間,在一年之中發(fā)表了5篇劃時代的物理學論文,創(chuàng)造了科學史上的一大奇跡。
本書由美國波士頓大學愛因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施塔赫爾主編并詳撰導言。書中匯編了上述5篇經典性論文,包括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論布朗運動的論文,兩篇奠定狹義相對論的論文,以及關于量子假說的論文,并對每篇論文作出背景說明、加上編者注,卷首則冠以當代數學、理論物理學名家羅杰?彭羅斯撰寫的序言。因此,本書對于了解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的原始思想及其如何改變物理學的面貌,不僅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而且還有更為深刻的啟迪作用。
適讀人群 :對科普讀物、愛因斯坦、相對論有興趣的讀者 1905年是“愛因斯坦奇跡年”——這一年中,26歲的愛因斯坦發(fā)表了5篇劃時代的科學論文。了解愛因斯坦創(chuàng)造的奇跡,當然有各種不同的入口和路徑。美國波士頓大學物理學教授和愛因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約翰·施塔赫爾編了這本《愛因斯坦奇跡年――改變物理學面貌的五篇論文》,也是希望開辟一條好的路徑。他把愛因斯坦在1905年寫的5篇文章集中到一起,加上序和導言,希望讀者知道愛因斯坦在1905年到底寫了一些什么,以至于形成天大的奇跡。但是,愛因斯坦的論文又有多少人看得懂?就是理科大學生也未必能夠看懂,更不用說一般的讀者了。約翰·施塔赫爾的聰明之處就在于,在書的開始請來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羅杰·彭羅斯寫了一個“序”,對愛因斯坦奇跡年作了簡短而又清晰的剖析,然后施塔赫爾本人又寫了總的導言,還在愛因斯坦的每一篇文章前面對該文的背景作了說明。這樣,使得這本了解愛因斯坦在20世紀初的原始思想及其如何改變物理學面貌的書,“不僅有很高的文獻價值,而且還有更為深刻的啟迪作用”。
在20世紀,我們極其幸運地目睹了我們世界的物理圖像的兩次重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推翻了我們的空間觀和時間觀,把兩者結合為我們現在稱之為時空的東西,人們發(fā)現這種時空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彎曲著,從而引起人們早就熟悉的、無處不在而又神秘的引力現象。第二次革命完全改變了我們理解物質和輻射本性的方式,給了我們一種實在的圖像,其中粒子的行為像是波,而波的行為像是粒子,我們通常的物理學描述變得具有本質上的不確定性,而獨立客體可以同時在幾個地方呈現其自身。我們用“相對論”一詞概括第一次革命,而用“量子論”概括第二次革命。兩者現在都已通過觀測得到確認,其達到的精確度在科學史上乃是空前的。
我認為,公正地說,在我們對物理世界的理解方面,以前只有三次革命可以真正與它們相比。關于那三次革命中的第一次,我們必須回到古希臘時代,當時引進了歐幾里得幾何學的觀念以及從剛體和靜止構形得來的某種觀點。此外,在我們洞察自然界時開始重視數學推理的關鍵性作用。關于那三次革命中的第二次,我們必須跳到17世紀,當時伽利略(Galileo)和牛頓(I. Newton)告訴我們,有質體的運動如何可以通過其組分粒子間的力和這些力引起的加速度來理解。19世紀給我們帶來了第三次革命,當時法拉第(M. Faraday)和麥克斯韋(J. C. Maxwell)告訴我們,僅僅粒子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考慮彌漫在空間中的連續(xù)的場,這些場同粒子一樣實在。這些場結合為一種無所不在的、稱之為電磁場的單一實體,而光的行為可以用其自身傳播的振蕩作出美妙的解釋。
現在回到我們眼前的這個世紀,特別令人驚奇的是一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對自然界的運作有如此非凡的洞察力,他在1905年這一年中,就為20世紀的這兩次革命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在同一年內,愛因斯坦通過他的論測定分子大小的博士論文和他對布朗運動本性的分析,還為其他兩個領域提供了具有根本性的新見識。僅僅是后一種分析就使得愛因斯坦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確實,他關于布朗運動的工作[同斯莫盧霍夫斯基(Smoluchowski)作出的獨立而又平行的工作一道]為重要的統(tǒng)計理解奠定了基礎,這在許多其他領域都有巨大的意義。
本書把愛因斯坦在那個非凡之年發(fā)表的五篇論文收集在一起。開頭是一篇論及分子大小的論文(論文1),接著是一篇關于布朗運動的論文(論文2)。然后是兩篇狹義相對論的論文:第一篇發(fā)動了“相對論”革命,現在這對物理學家是非常熟悉的了(而且也為一般公眾所了解),在這場革命中廢除了絕對時間的概念(論文3);第二篇是一篇短文,其中推導出了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 2”(論文4)。最后,是(惟一)一篇愛因斯坦自己實際上稱其為“革命性的”論文,它論證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必須回到(牛頓的)光由粒子組成的想法——而此時我們正好剛習慣于光僅僅由電磁波組成的想法(論文5)。正是從這個表觀的佯謬出發(fā),產生了量子力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施塔赫爾(John Stachel)為本書寫了引人入勝而又十分明晰的導言,它和這五篇愛因斯坦的經典論文結合在一起,把愛因斯坦的成就納入適當的歷史背景之中。
我在前面已經提到20世紀對物理學理解的兩次非凡革命。但必須指出的是,愛因斯坦1905年的那些論文雖很重要,但它們并沒有為這兩次革命發(fā)出最初的子彈;這些特別的論文也沒有確定它們的新體系的最終性質。
愛因斯坦1905年兩篇關于相對論的論文所提出的我們關于空間和時間的圖像的革命,只涉及我們今天所說的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的全面闡述(其中引力用彎曲時空幾何學來解釋)直到十年以后才取得成功。即使是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1905年以驚人的洞察所提出的理論,也不完全是由他原創(chuàng)的,這一理論有更早的思想[特別是洛倫茲(H. A. Lorentz)和龐加萊(J. H. Poincaré)的思想]為基礎。此外,愛因斯坦1905年的觀點還缺乏一種更進一步的重要見識——關于時空的見識——這是閔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三年以后提出來的。閔可夫斯基的四維時空觀很快被愛因斯坦采納,并成為愛因斯坦后來取得的最高成就——廣義相對論的關鍵性墊腳石之一。
至于量子力學這一革命,最初的子彈是普朗克(Max Planck)1900年的非凡論文,其中引入了E=hν這個著名的關系式,肯定輻射的能量以分立的小束產生,并與輻射的頻率成正比。但是用當時通常的物理學很難理解普朗克的思想,而只有愛因斯坦(在稍后)似乎認識到這些試探性的建議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義。量子論本身也花了多年時間才找到它的適當表述——而這時,統(tǒng)一的思想不是來自愛因斯坦,而是來自許多別的物理學家,最著名的是玻爾(Bohr)、海森伯(Heisenberg)、薛定諤(Schr[o][??]dinger)、狄拉克(Dirac)和費恩曼(Feynman)。
愛因斯坦同量子物理學的關系有若干值得注意的方面,它們幾近自相矛盾。在這些表觀的矛盾中,最早或許最引人注目的是如下事實:愛因斯坦最初關于量子現象的革命性論文(論文5)和關于相對論的革命性論文(論文3),似乎是從關于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對光的解釋中所處的地位的互相矛盾的立場出發(fā)的。在論文5中,愛因斯坦明確拒絕麥克斯韋方程組足以說明光的行為(作為電磁場中的波)的觀點,而且他提出一個模型,其中光的行為猶如小的粒子。然而,在(后一篇)論文3中,他創(chuàng)立了狹義相對論,其出發(fā)點是麥克斯韋的理論確實代表了基本的真理,愛因斯坦建構的相對論特別設計得使麥克斯韋方程組保持完整無損。在論文5中,愛因斯坦提出一種與麥克斯韋理論相沖突的光的“粒子”觀,但甚至在論文的開端,他依然評論后者的光的(波動)理論說,它“很可能永遠不會被別的理論所取代”。當人們考慮到作為一位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來自他對自然界運作的直接的物理洞察時,這種表觀的矛盾就更加令人驚訝了。人們很可以設想某個水平較低的人物“試用”一個模型,然后又用另一個模型(正如今天的物理學家常做的那樣),而對這兩種擬議觀點間的矛盾并不真正關心,因為他對兩種觀點均無特殊的堅定信念。但對愛因斯坦來說,事情就完全不同了。他對自然界在其他物理學家不易理解的層次上“實際如何”有很清晰和深刻的想法。確實,他領悟自然界實在的能力是他的一項特長。在我看來,實際上很難設想對于他在同一年發(fā)表的兩篇論文中所依據的對自然界的假設性觀點,他會認為是彼此矛盾的。恰好相反,他必定認為(結果也正是如此),在“更深的層次”上,在麥克斯韋波動理論的精確性——甚至“真實性”——和他在論文5中提出的另一種“量子”粒子觀之間并沒有真正的矛盾。
人們會想起——大約300年前——牛頓冥思苦想的基本上相同的問題,在那里他提出一個將波動觀和粒子觀混雜的奇怪觀點,以便說明光的行為相互沖突的方面。在牛頓的場合,如果人們采取牛頓希望保留相對性原理的(合理的)觀點,那就有可能理解他為什么頑固地堅持粒子的圖像。但只有當所說的相對性原理是伽利略(和牛頓)的,這個論據才能成立。在愛因斯坦的場合,這樣一個論據不再成立,理由是他明確提出了不同于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而根據這種相對性原理,麥克斯韋的波動理論可以完整地繼續(xù)存在。因此有必要作更深入的考察,找到愛因斯坦非常相信下述觀點的深刻理由,即雖然麥克斯韋的光的波動圖像在某種意義上是“真實的”——這在1905年已充分確立了,然而需要把它改變成某種不同的東西,它在某些方面,回到了三個世紀以前牛頓的“波—!彪s交圖像。
引導愛因斯坦的重要影響之一,似乎是他認識到組成有質體的粒子的分立性同麥克斯韋場的連續(xù)性之間的沖突。愛因斯坦1905年的論文具體宣示了他心中牢記著的這種沖突。在論文1和論文2中,他直接關注演示流體分子和其他小粒子的本性,即物質的“原子”性確實是十分顯著的。在這些論文中,他顯示他本人是精通所需物理、統(tǒng)計技巧的大師。在論文5中,他運用這種非凡的專長,以同樣的方式處理電磁場,從而說明了僅用麥克斯韋關于光的觀點不能獲得的效應。確實,愛因斯坦弄明白了,經典方法的問題是,連續(xù)場和分立粒子共存,彼此相互作用的圖像實際上沒有物理意義。因此,他首先向今天的量子論觀點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即粒子確實必須有波的屬性,而場必須有粒子的屬性。對量子圖像作適當的考察,粒子和波實際上原來是同一種東西。
問題在于經常引起另一種表觀的悖論:為什么在理解量子現象方面愛因斯坦起初與同時代人相比處于如此領先的優(yōu)勢地位,而在量子論的隨后發(fā)展中他卻落后于他們?確實,當量子論采取在20世紀20年代最終出現的形式時,愛因斯坦甚至從未接受過這種量子論。許多人可能認為,愛因斯坦是受他“過時的”實在論的觀點阻礙,而尤其如玻爾之所以能向前推進則恰恰是因為他否認在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這樣的量子水平上這類東西真正作為“物理實在”而存在?墒牵芮宄,愛因斯坦在1905年能夠作出這些根本性的進展,主要取決于堅信在分子和亞分子層次上物理實體的實際實在性。這些重要傾向在本書的五篇論文中顯得特別明顯。
是否真如玻爾的追隨者認為的那樣,在任何重要的意義上愛因斯坦都犯了深刻的“錯誤”?我不認為如此。我自己就堅決地站在愛因斯坦一邊,相信亞微觀粒子的實在性,相信今天的量子力學基本上是不完備的。我也主張,關于這種實在性的本質的一些關鍵性見識尚有待發(fā)現,這只有通過深刻分析量子論的基本原理和愛因斯坦自己的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間的表觀沖突才能最終顯現。在我看來,只有掌握了這些見識,并加以適當運用,支配微觀世界的量子論定律同支配宏觀世界的廣義相對論定律之間帶有根本性的緊張關系才能得以解決。怎樣才能成功地實現這種解決?只有時間,而且,我相信,一場新的革命將會作出回答——或許是另一個奇跡年!
羅杰·彭羅斯
1997年12月
約翰·施塔赫爾,美國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1958年獲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1964年至退休任波士頓大學物理學教授兼愛因斯坦研究中心主任,《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文集》的主編。
中文版說明
序言 羅杰·彭羅斯
百年紀念版導言 約翰·施塔赫爾
英文版出版者前言
導言
第一篇 愛因斯坦論測定分子大小的博士論文
論文1 分子大小的新測定
第二篇 愛因斯坦論布朗運動
論文2 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小粒子的運動
第三篇 愛因斯坦論相對論
論文3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論文4 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
第四篇 愛因斯坦關于量子假說的早期工作
論文5 關于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