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以獲獎華語影片為例,,從具體的文本話語環(huán)境、敘事本體和接受對象出發(fā)進行文化認同的解析。綜合跨文化語境下不同的敘事文本和批評文本,比較分析兩岸四地電影敘事的文化身份,通過對文化認同概念的解析確立本書的理論和價值判斷基點,分析華語電影敘事中異質文化元素的碰撞與交融過程。從而建構多元共生而又不乏根性血脈傳承的文化訴求方向,完善華語電影文化產業(yè)的生態(tài)體系。??
?? 陳明華,文藝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影視文化,近年來,主持完成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2項,市廳級項目2項,橫向項目1項,F(xiàn)主持市廳級項目1項,主持省教育廳質量工程項目1項,主持廣東省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1項,指導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項目1項,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項目2項,近年來在核心期刊發(fā)表影視文化方向相關論文十余篇。??
??導論
第一章 華語電影敘事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境遇
第二章 文化認同的可能與限度
第三章 華語電影的本土突圍、堅守、迷失與憧憬
第四章 華語電影敘事文化認同的多重錯位
第五章 亞洲新電影敘事風格的省察與借鑒
結論 走向華語電影敘事開放、寬容和多元的未來
參考文獻??
《華語電影敘事的文化身份》:
好萊塢被形象地譬喻為“夢工廠”,而且是全世界的“夢工廠”,其巨大的產業(yè)影響力幾乎僅次于軍工業(yè)。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好萊塢獲得了雄厚的商業(yè)資本,通過不斷地整合日趨展現(xiàn)了自身所向披靡的強大實力?梢,將電影文化提升到產業(yè)化經營的高度,才使得好萊塢得到了更廣泛的普及和推廣。文化產業(yè)帶來的不僅僅是巨額的經濟效益,還反映了一個主權國家除了經濟之外的軟實力。
其次,好萊塢充分利用全球的人力資源和文化資源對其輸出的文化產品進行“全球化”的包裝。在好萊塢電影歷史上,它一直都致力于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手段成為世界電影的夢工廠,他們充分利用外國演員、外國導演和外國題材、外國人物來征服外國觀眾。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好萊塢就陸續(xù)吸收了法國、瑞典等許多國家的優(yōu)秀導演、明星,喜劇大師卓別林,懸念大師希區(qū)柯克,演員葛麗泰·嘉寶、費雯·麗、英格里·葆蔓等均來自歐洲,甚至一些資質較深的制片人也來自東歐、拉美、加拿大等。好萊塢電影選取的題材更是走出了狹隘的地域,較早地具備了全球化視野,非美國題材的影片在好萊塢電影中不在少數(shù)。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和歷史經過好萊塢商業(yè)化和政治化的整合后被搬上了銀幕。它不僅為主流的美國電影帶來了異域情調、注入了新的文化營養(yǎng),同時也為美國電影進入外國市場帶來了文化親同感和基于傳統(tǒng)價值體系的文化共鳴。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僅像金字塔中的木乃伊、中國的花木蘭、圣經里的摩西出埃及這樣的東方故事、題材紛紛出現(xiàn)在好萊塢電影中,而且一直被好萊塢排斥的華人導演、演員、攝影師也開始越來越多地被邀請到好萊塢參與創(chuàng)作主流電影。好萊塢一方面利用東方情調來為主流好萊塢觀眾創(chuàng)造一種文化奇觀和獲取新的市場資源,同時也利用這些電影人在本土的地位和影響力來獲得華語文化圈的認同。由此看來,好萊塢正在以一種“世界電影”的形象為自己進入東方做了充分的文化包裝。
再次,有著悠久發(fā)展歷史的好萊塢在經濟和文化層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國家的強盛無疑成了好萊塢電影風行全球的最大推動力,如同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NBA在全球的成功推廣一樣,美國的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和文化也正在成為全球的風向標。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文化產業(yè)的全球化戰(zhàn)略擁有得天獨厚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優(yōu)勢。全球100大影音企業(yè)集團85010都位于發(fā)達國家,其中美國的營業(yè)總額高達110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