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蒲芯肺膸欤厚R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黨校版)
定 價:29 元
叢書名:中共中央黨?蒲芯肺膸
- 作者:韓慶祥,陳遠章 著
- 出版時間:2014/12/1
- ISBN:9787503555039
- 出 版 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61
- 頁碼:199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中共中央黨校科研精品文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黨校版)》主要內(nèi)容包括: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實踐路徑、現(xiàn)實境遇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歷史視閾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大意義等。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大意義
一 馬克思主義“三化”關乎馬克思主義的生命
二 馬克思主義“三化”關乎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前途
三 馬克思主義“三化”關乎社會主義中國的命運
第二章 國內(nèi)外學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的梳理總結
一 國內(nèi)學界的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
二 國外學界的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
三 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亟待挖掘的富礦
第三章 理論思辨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一 馬克思主義“三化”的理論基礎
二 馬克思主義“三化”的精神實質(zhì)
三 馬克思主義“三化”的科學內(nèi)涵
四 馬克思主義“三化”的辯證關系
五 馬克思主義“三化”中的疑難理論問題
第四章 歷史視閾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一 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歷史脈絡
二 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歷史經(jīng)驗
三 馬克思主義“三化”的歷史啟示
第五章 現(xiàn)實境遇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一 馬克思主義“三化”存在的優(yōu)勢
二 馬克思主義“三化”存在的劣勢
三 馬克思主義“三化”面臨的機遇
四 馬克思主義“三化”面臨的挑戰(zhàn)
第六章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實踐路徑
一 堅持“三化”互動共進,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二 促進“馬中外”三者交融,彰顯馬克思主義的感召力
三 推進“三形態(tài)”有機統(tǒng)一,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
四 打造“三元素”的文化產(chǎn)品,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凝聚力
五 構建全方位的“三化”推進機制,彰顯馬克思主義的輻射力
主要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黨?蒲芯肺膸欤厚R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黨校版)》:
2.問題意識不強
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應該是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離開“問題”的理論,注定缺乏觀照現(xiàn)實的力量,最終只會窒息理論自身的生命力。但現(xiàn)實性與學術性的二元對立是當前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罢蔚,學術凸顯”則成為學界心照不宣的流行話語,所謂的“純學術研究”成為學術界主導的研究范式,以致過分重視純學理的研究,忽視對現(xiàn)實問題的研究。在這種論調(diào)下,理論的目光對現(xiàn)實視而不見,學術的能量對現(xiàn)實無能為力,思想的話語對現(xiàn)實沉默寡言,甚至于沉默不語。一些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為了迎合“凸顯學術”的潮流,走向了片面學術化的道路,有意無意地躲避大眾目光,局限于狹窄的學科領域,沉溺于小格局、經(jīng)院式的文本解讀,以概念消解問題,以文本抗拒時代,以邏輯替代經(jīng)驗,以經(jīng)典代替流變,在純粹精神領域里自娛自樂,僅僅把馬克思主義研究看做是一種純學術活動,不關心現(xiàn)實,認為研究現(xiàn)實就不是學術,現(xiàn)實問題之類不過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形而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成為了一種無關乎政治也無關乎現(xiàn)實的智力游戲。這種“學術性訴求”所導致的結果無非是馬克思主義要么在“純潔中墮落”,要么在“純粹中萎靡”,要么在“純正中迷失”。盡管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現(xiàn)實問題,但往往只是局限于宏大的領域,而對于微觀領域的問題,則很少納入到馬克思主義的視野,做出充分的理論回答?梢哉f,問題意識不強是導致馬克思主義遠離大眾的根本原因,也是導致大眾遠離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因。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錯綜復雜,許多問題相互糾結、連鎖反應。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科學分析問題、深入研究問題,弄清問題性質(zhì)、找到癥結所在。特別要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同當今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和變化的世界形勢結合起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經(jīng)驗加以總結,把理論發(fā)展研究同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結合起來,把理論成果研究同成果應用研究結合起來,切實從解決中國問題的角度展開研究,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3.視野不夠開闊
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包含著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和將中國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以中國民族風格、中國話語的形式提升為理論,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的“中國向度”,而且也包含著不斷探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普遍性價值的“世界向度”。也就是說,“中國向度”和“世界向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個基本視角,也是“中國化”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但長期以來,學術界有意或無意地偏重于“中國向度.”的研究,忽視和輕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世界向度”,缺乏開放性視野下的“雙向互動”研究。如果僅僅停留在“中國向度”,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廣度、深度以及創(chuàng)新程度,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逐漸演變成一種自身的邏輯演繹。因為從本質(zhì)上講,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西方文化,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產(chǎn)物,已經(jīng)打上了鮮明的世界性烙印,馬克思主義“三化”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種世界文化中國化或馬克思主義世界化的過程。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發(fā)生的許多重大事件,無論是政治的、經(jīng)濟的還是文化的,差不多都能找到全球化的因素。如果片面地強調(diào)“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缺乏世界范圍內(nèi)的學術交流、思想碰撞和理論對話,無疑禁錮了研究的視角,使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逐漸脫離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歷史”背景,容易使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經(jīng)驗”僅具有有限的中國價值和中國意義,淪為“孤芳自賞”,難以闡發(fā)其世界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