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情緒健康,是對周遭事物的一種同步感知。你能快速、直接地感受這個世界,而不后知后覺。大多數(shù)人生來本是情緒健康的,但隨著不斷融入社會,各種情緒健康方面的問題就會開始日益彰顯。本書作者的觀點在于,人生在世,快樂幸福并非注定,但希望擁有更為健康的情緒卻是人之常情。
情緒健康五部曲:
1. 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通過反思過去,提高領悟自身思維、感受和行為方式的能力。
2. 塑造活在當下的自我意識: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及存在感,努力活在當下。
3. 建立順暢、互動的人際關(guān)系:做到與人交往自在、得體且不乏自信,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被動消極。
4. 在職場中保持本真:不要輕率趨附于流行的價值觀,堅持自己篤信的原則,在工作中亦是如此。
5. 擁抱輕松愉悅、充滿活力的生活:活潑、開心地去生活。
“生活輕哲學” 書系:打開哲學與生活之間的鏈接,探討生活中的重大議題!
阿蘭?德波頓聯(lián)手當代思想家中的翹楚,追問人生的本質(zhì)與意義,誠懇解答當下的問題:如何保持情緒的健康?如何看待健身?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如何積極地看待變老這回事?如何不被挫折所打倒?如何獨處?……
基于深刻的思考、廣泛的調(diào)查,涉獵各人文學科——哲學、文學、心理學、視覺藝術(shù)等,從中汲取養(yǎng)料,旁征博引,給人帶來激勵、鼓舞、滋養(yǎng)和安慰。
概述:你的情緒健康嗎?
所謂情緒健康,是對周遭事物的一種同步感知。你能快速、直接地感受這個世界,而不后知后覺。套用外國體育評論員常說的一句話:你狀態(tài)極佳。
生活于你而言,真實而不虛幻。你自我感覺良好,既不幻想成為他人,也能容忍他人與你的不同。你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承認自己并非無所不知。
你有一貫的行為準則,知道如何甄別對錯。在遭遇逆境時, 依然能夠堅韌不拔、實事求是,并總能做出明智的判斷。你善于洞察自己的行為動機,可以在出錯前防微杜漸,或在意識到行為不當時及時更正。就好比撞過一次車,你會盡量避免重蹈覆轍:當發(fā)現(xiàn)交通燈由紅變綠,或是察覺到前方有障礙物逼近時,能及時轉(zhuǎn)動方向盤。這樣的自我認知能夠提升悟性,使你有能力做出選擇和改變;這樣的自我認知便是人與動物的本質(zhì)區(qū)別。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你能對他人的所思所想做出正確的判定。你善于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不我行我素。你既不會拒絕分享信息,也不會拒絕接受意見;既不強人所難,也不受制于人。
你隨機應變,卻又不迷失自我。當需要在某些社交或工作場合逢場作戲時,能在人前適度偽裝而不失本真。你盡可能地在人前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但在必要時也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瓏。
你充滿活力,總能令所到之處充滿歡樂,既不會對某件事欣喜若狂,也不會為了忘記煩惱而讓自己成為拼命三郎。你天生隨性,樂于用快樂的方式處理事情。你童心未泯,認定我們應該享受而非忍受生活,不會讓自己陷入不安、幼稚、貪婪或游戲人生的狀態(tài)而無力自拔。
有時,你也會受到各種不良情緒的困擾,比如沮喪、憤怒、恐懼,你也會犯錯。但正是因為擁有健康的情緒,你才能立足當下并發(fā)現(xiàn)自身的存在價值。也正因如此,無論處于順境或逆境,你都能從容應對、張弛有度。
在你的影響下,人們通常變得更積極、更有活力、更開朗了。你的健康情緒和精神面貌使他們受益良多。雖然你并未委曲求全、刻意為之,但在社交和工作圈卻被大家公認為不可多得的“正能量之源”。
各位讀者朋友,你們遇到過這樣的人嗎?
你們沒有,我也沒有。
但以上種種就是我所定義的情緒健康。事實上,我們沒有誰可以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地保持情緒健康。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品質(zhì),我們大多只具備其中幾點,也僅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擁有。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可以實現(xiàn)多方面的情緒健康,這種人在我們當中大概只占到5%—10%。本書的目的就是幫助大家逐步擁有更為健康的情緒。
情緒健康者的特征
情緒健康狀況與個人智商、魅力、抱負或富有的程度無關(guān)。實際上,在很多領域,越有成就的人反而越有可能情緒不佳;而情緒良好者大多收入不高, 職位也不高, 與工作相比, 他們更注重家庭生活。
大多數(shù)人生來本是情緒健康的。比如,嬰兒就擁有很好的自我感知力;多數(shù)幼兒也可以很好地感知自己,只要感到安全,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開心。事實上,孩子們在這些方面為成年人做了很好的榜樣,不過通常等他們到了上學的年紀(尤其在7 到9 歲期間),情緒健康方面的問題就會開始日益彰顯。當他們面臨融入集體的挑戰(zhàn)以及與同伴競爭的壓力時,情緒不良的狀況就會愈發(fā)常見。
直到接近暮年,在經(jīng)歷各種沉重的打擊之后,人們才開始逐漸恢復情緒健康。正如奧斯卡?王爾德所說,“多數(shù)人只是存活于世,活出自我的寥寥無幾。”
我們也可以把情緒健康看作是與莎士比亞的《人生七階》頗為相似的階段性發(fā)展:人生而健康,直到最后一刻才又回歸健康。在英國進行的三次精神疾病調(diào)查或許可以證實這一點。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16到24歲之間的青少年是遭受精神疾病的主要人群;24歲以后, 人們的精神問題會逐年遞減,到老年時期患病率達到最低。因此,一旦平穩(wěn)度過成年初期,獲得情緒健康的幾率便會逐年上升。
情緒健康的誤區(qū)
我們不能把心情或理智作為判斷情緒健康的依據(jù),這一點需要牢記。情緒健康有別于精神健康。情緒健康者也可能偶爾頭腦發(fā)昏或是感到沮喪,雖說這樣的人為數(shù)不多。
情緒健康的判定取決于前文所描述的積極因素,而精神健康的判定則主要取決于一些消極因素,比如是否患有焦慮癥或躁郁癥等情緒波動較為極端的癥狀。雖然精神健康與情緒健康的人群幾乎同樣稀少,但用來衡量精神健康的標準,卻大多從精神疾病這一消極因素出發(fā)。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凱斯對3000人進行了一次全面調(diào)查,其中只有17%的人“精神完全健康”。這個“精神完全健康”的定義是:他們朝氣蓬勃,無任何精神疾病的癥狀。
其實,在現(xiàn)代社會,尤其在目前城市化、工業(yè)化的背景下,情緒完全健康的成年人幾乎不存在。即便真有所謂的情緒完全健康者,他們也只可能出現(xiàn)在諸如小村落和不事農(nóng)耕的游牧部落之類的“前工業(yè)化社會”中。
我們不能將情緒健康與“知足常樂”或“身心健康”混為一談,也不能將其與“快樂”相提并論。快樂往往稍縱即逝,那是一種類似在性愛、抽煙時所獲得的快感,或是得知考試成績優(yōu)秀時所涌現(xiàn)出的滿足感。大家要警惕兜售“快樂”的各路作者,因為那只不過是被用作心理慰藉的“萬金油”。本書作者的觀點在于,人生在世,快樂幸福并非注定,但希望擁有更為健康的情緒卻是人之常情。
天生注定還是后天養(yǎng)成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或下一代,在情緒健康方面有所不同?現(xiàn)代科學家們往往對此類問題三緘其口,因為情緒健康與基因的關(guān)系微乎甚微。
十二年來,“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簡稱HGP)一直在大量招募患有相同病癥(比如抑郁或亢奮)的受測者,并將他們與另外一批未患此類病癥的人進行基因比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組受測者的基因差異極小。迄今為止,在幾乎所有研究過的病癥中,能夠用基因差異作為解釋的只占5%—10%,甚至對于一些罕見、極端病例也不例外(例如有妄想或幻覺癥狀的精神分裂癥)。科學家們在每個個體中觀測的基因定位點達一百萬個以上,然而研究結(jié)果表明,90%—95%的組間差異(例如精神分裂癥與非精神分裂癥)是與基因無關(guān)的。鑒于所有最相關(guān)的遺傳基因定位點已掃描完畢,目前看來,這極有可能就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最終定論。這個定論所具有的意義不容小覷:基因?qū)η榫w健康的影響或許從此便可忽略,因其影響因子僅有5%—10%,對于多數(shù)病例甚至并無影響。所以,在關(guān)于情緒健康究竟是“天生注定”還是“后天養(yǎng)成”的辯論中,基因貌似喪失了發(fā)言權(quán)。也正因如此,關(guān)于導致情緒健康問題的各種討論便在我們面前展開。
在發(fā)達國家,情緒健康被認為與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情緒健康的成年人大多有過以下一種或幾種經(jīng)歷:第一種是在童年時期得到關(guān)愛,并在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成長;第二種是在童年遭受類似喪父或喪母等不幸之后,得到了及時的支持和悉心呵護,因此在日后面對類似不幸時,能將悲傷轉(zhuǎn)化為優(yōu)質(zhì)情緒資本;第三種經(jīng)歷是在成年期遭遇嚴重的打擊后開始對生命進行徹底的反思,從而頓悟人生、感恩生命;最后一種經(jīng)歷則是在靈修或疾病治療方面有著極為深刻的體驗。
如果你尚未有以上任何經(jīng)歷,不用灰心。我決不會違心地承諾,讀完這本書你就能擁有超級健康的情緒,并且一勞永逸。正如我在前文所說,真正情緒健康的人少之又少,但我可以承諾,在正確的引導下,每個人都能擁有更為健康的情緒。在本書中,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闡述擁有健康情緒的方法:
1. 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通過反思過去,提高領悟自身思維、感受和行為方式的能力。
2. 塑造活在當下的自我意識: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及存在感,努力活在當下。
3. 建立順暢、互動的人際關(guān)系:做到與人交往自在、得體且不乏自信,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被動消極。
4. 在職場中保持本真:不要輕率趨附于流行的價值觀,堅持自己篤信的原則,在工作中亦是如此。
5. 擁抱輕松愉悅、充滿活力的生活:活潑、開心地去生活。
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理解并獲得健康的情緒,我將通過不同的案例分析來展示做到以上幾點的方法。同時,我也會談到一些由嬰兒和童年時期經(jīng)歷所帶來的問題。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你就很有可能實現(xiàn)情緒健康。
奧利弗·詹姆士(Oliver James)原為兒科臨床心理學家。自1988年起,他陸續(xù)從事作家、記者、主播、電視紀錄片制片人、主持人等職業(yè),著有暢銷書《他們把你玩兒壞了》《富貴病》《開心的癡呆》及《辦公室政治》。
概述:你的情緒健康嗎? / 1
1. 洞察力 / 13
2. 活在當下:自我意識 / 39
3. 保持順暢、互動的人際關(guān)系 / 63
4. 在職場忠于自我、保持本真 / 85
5. 輕松、快樂地為人父母 / 117
結(jié)語:不畏挑戰(zhàn) / 140
作業(yè):延伸閱讀 / 159
圖片鳴謝 / 171
附錄:中英文名稱對照 / 172
Notes / 176
2.活在當下:自我意識
有一位男生從小品學兼優(yōu)、出類拔萃,上大學后也是如此。大二學期末的一天,他早上去考試,隨后就失蹤了。24小時后,有人發(fā)現(xiàn)他在街上四處游蕩,完全迷失了方向。他不但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而且完全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二十年來,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極為錯綜復雜的虛假自我,無法洞悉有著真實需求的那個真正的自我。他不僅僅忘了自己姓甚名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自己在世為人的身份定位。
身份感缺失,或者說自我意識薄弱,會使人很難面對真實的生活。如果不能對自己的身份進行準確定位,你便會趨于活在自我想象中,而這樣的生活很容易帶來傷害。你或許會玩世不恭地生活,盡管有時人們誤以為這樣的你開朗活潑;你或許會通過奮發(fā)努力、出人頭地來滿足自我并獲得外界的認可;你或許還會憑空捏造存在的意義,因為生活于你而言本就亦真亦幻。為了逃避虛假自我所帶來的空虛寂寞,你會刻意生活在亢奮和忙碌之中。在別人看來,你的生活激情昂揚,你的情緒健康向上,可事實上,這只是表面的假象。你只是隱藏了真實的自己,無法直面現(xiàn)實生活。
內(nèi)在身份感
一個人之所以自我意識薄弱,是因為他在1歲前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當然,國籍、家庭背景和性別會賦予一個人社會身份感,但無論你相信與否,內(nèi)在身份感的確與嬰兒時期的“人際關(guān)系”有關(guān)。在1 歲前,嬰兒尚不會言語,此時他們的感受基本由生理和本能需求決定。這一階段的存在感很簡單,可能只是在溫飽和被關(guān)愛方面的體驗。當生理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便能感知愛意。在這個階段,內(nèi)在與外在的存在感、我和非我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嬰兒在吸吮奶瓶或乳頭時其實并沒有乳汁的概念,只是出于本能去索取。在這個階段,他們毫無自理能力甚至無法坐起,就更別提開口表達意愿了。
嬰兒時期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完全建立在父母是否能理解的基礎上。英國精神分析專家唐納德?維尼科特說:“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嬰兒!彼挠^點或許有道理。嬰兒只有在需求得到滿足時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隨著需求一次次被滿足,嬰兒開始逐漸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而非被動接受父母的給予。通過這些感知,加上父母的笑容、呢喃和其他交流方式,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逐漸顯現(xiàn)。嬰兒與父母通過特有的溝通方式所建立的微妙紐帶,是再細心的外人都無法給予的。這種親密感也為他們?nèi)蘸蟮臍g樂、真誠、活潑等品性打下了堅實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即使將來面對不測,也能維持較為健康的情緒。
喬治49歲,來自中國上海。2004年,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采訪了該市40位居民,他是唯一一位早年由母親親自撫養(yǎng)的人。在上海,幾乎每個小孩兒都由家中老人代為照看,或是送到托兒所。只有這樣,年輕的媽媽們才能出去工作。而當時,喬治的母親放棄工作在家照料兒子,對他呵護有加。這使他樹立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并能很好地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他父親嗜酒成性并且整日吊兒郎當,他母親對這一行徑恨之入骨。即便按照上世紀50年代中國窮人的家庭標準,他們都在貧困線以下,一家人常常忍饑挨餓。喬治上學時常常因為沒有鞋穿、吃不起午飯而被同學嘲笑。盡管他母親沒有上過學,但卻很看重讀書學習,而他父親卻對此不屑一顧。
喬治19 歲時下鄉(xiāng)插隊勞動,需要挖掘灌溉溝渠、開墾農(nóng)田。他和其他插隊青年每天早上6點鐘就離開宿舍,步行一小時到達工作地點,然后開始挖溝、挑土。他們都是城里人,不習慣重體力勞動。泥田里非常濕滑,而他們卻常常要赤腳勞作,冬天時寒冷刺骨。他們從早一直勞作到午飯時間,吃完午飯接著再干,到下午5點左右才能邁著沉重的腳步返回住地。
雖說勞動十分辛苦,但喬治還是想方設法跟著收音機學英語,想法兒找小說來閱讀。文革結(jié)束后他考上了大學,后來在商界取得了成功。雖說經(jīng)歷坎坷,但他表現(xiàn)出的健康情緒卻令人贊嘆。
他雖已年近五旬,頭發(fā)卻依然烏黑濃密,只有些許肚腩。他親切、幽默、開朗,魅力十足。中國人通常喜怒不形于色,面部表情平淡,而喬治卻像個大大咧咧的意大利人。他發(fā)表意見時揮舞雙臂;諷刺“文革”時期一些荒唐事兒時發(fā)出女低音般咯咯的笑聲;也有些時候臉上寫滿絕望,聲音悲傷得像是歌劇男高音在哀挽死去的情人。他思想成熟,對中國社會和歷史有著尖銳、獨到的見解。我們見面時,他對我的想法十分好奇,我說話的時候也認真傾聽。總之,我們一起用餐非常愉快。他談笑風生,親切友好,對生活充滿激情。他的自我意識豐滿充盈,心態(tài)樂觀,能夠坦然面對人生中的不幸。這一切都歸功于母親在早期對他的悉心呵護。若非如此,他或許也會難以承受生活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