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是人—地關(guān)系的中國式表述。基于這一認知,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嘗試以地理學為基礎(chǔ),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對中國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之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和諧共處的歷史和現(xiàn)狀以全方位視野實現(xiàn)一次全面系統(tǒng)、淺顯易懂的表述。學術(shù)界在相關(guān)學科領(lǐng)域的深厚積累,為實現(xiàn)這種嘗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chǔ)。本叢書力圖將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讀者所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借以充實地理科普讀物品種,實現(xiàn)知識的“常識化”這一目標。
為強化本叢書作為科普讀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區(qū)域的相對完整和內(nèi)在聯(lián)系,本叢書根據(jù)中國的山川形勝,劃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諸島”“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單元全部拼合銜接,即覆蓋中國全境。以這些獨立地理單元為單位,將其內(nèi)容集結(jié)成冊,即是本叢書的構(gòu)成主體。除此之外,為了更全面、更立體地展示中國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單元分冊的基礎(chǔ)上,又衍生出另外兩種類型的分冊:其一以同類型地理事物為集結(jié)對象,如《綠洲》《巖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為敘述對象,如《長江》《長城》《北緯30度》等。以上三種類型的圖書共同構(gòu)成了本叢書的全部內(nèi)容,讀者可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視野幅寬,自由選讀其中部分分冊或者叢書全部。
本叢書的每一分冊,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單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質(zhì)、地貌、氣候、資源、多樣性物種等,以及在此間展開的人類活動——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多元內(nèi)容為敘述的核心。為方便不同年齡、不同知識背景的讀者系統(tǒng)而有效地獲取信息,各分冊的內(nèi)容不做嚴格、細致的分類,而只依詞條間的相關(guān)程度大致集結(jié),簡單分編,使整體內(nèi)容得以保持有機聯(lián)系,直觀呈現(xiàn)。因此,通常情況下,每分冊由4部分內(nèi)容組成:第一部分為自然地理,涉及地質(zhì)、地貌、土壤、水文、氣候、物種、生態(tài)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第二部分為經(jīng)濟地理,容納與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方式和物產(chǎn)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第三部分為歷史地理,主要為與人類活動歷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第四部分為文化地理,收錄民俗、宗教、文娛活動等與區(qū)域文化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本叢書不是學術(shù)著作,也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具書,但為了容納盡量多的知識,本叢書的編纂仍采用了類似工具書的體例,并力圖將其打造成為兼具通俗讀物之生動有趣與知識詞典之簡潔準確的科普讀本——各分冊所涉及的廣闊知識面被濃縮為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紛繁的信息被梳理為明晰的詞條,并配以大量的視覺元素(照片、示意圖、圖表等)。這樣一來,各分冊內(nèi)容合則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分則為一個個簡明、有趣的知識點(詞條),這種局部獨立、圖文交互的體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隨機或跳躍式閱讀,給予讀者最大程度的閱讀自由。
總而言之,本叢書希望通過對“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讓讀者對自身所棲居的區(qū)域地理和人類活動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讀者倘能因此而見微知著,提升對地理科學的興趣和認知,進而加深對人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理解,則更是編者所樂見的。
受限于圖書的篇幅與體量,也基于簡明、方便閱讀等考慮,以下諸項敬請讀者留意:
1. 本著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則,本叢書以決定性、典型性、特殊性為詞條收錄標準,以概括分冊涉及的知識精華為主旨。
2. 詞條(包括民族、風俗等在內(nèi))釋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觀態(tài)度。
3. 本叢書以國家基礎(chǔ)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萬矢量地形要素數(shù)據(jù)(DLG)為基礎(chǔ)繪制相關(guān)示意圖,并依據(jù)叢書內(nèi)容的需要進行標示、標注等處理,或因應(yīng)實際需要進行縮放使用。相關(guān)示意圖均不作為權(quán)屬爭議依據(jù)。
4. 本叢書所涉。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市(地區(qū)、自治州、盟)、縣(區(qū)、市、自治縣、旗、自治旗)等行政區(qū)劃的標準名稱,均統(tǒng)一標注于各分冊的“區(qū)域地貌示意圖”中。此外,非特殊情況,正文中不再以具體行政區(qū)劃單位的全稱表述(如“北京市朝陽區(qū)”,正文中簡稱為“北京朝陽”)。
5.歷史文獻資料中的專有名詞及計量單位等,本叢書均直接引用。
這套陸續(xù)出版的科普叢書得到不同學科領(lǐng)域的多位專家、學者的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叢書的編、撰、審諸環(huán)節(jié)中,大量攝影師及繪圖工作者承擔了叢書圖片的拍攝和繪制工作,眾多學術(shù)單位為叢書提供了資料及數(shù)據(jù)支持,共同為叢書的順利出版做出了切實的貢獻,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囿于水平之限,叢書中掛一漏萬的情況在所難免,亟待讀者的批評與指正,并歡迎讀者提供建議、線索或來稿。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
區(qū)域地貌示意圖 1
“大石山王國” 2
一 自然地理
北高南低 9 / 三山縱貫 9 /“ 千山萬弄” 10 / 桂北隆起 12 / 九萬大山穹褶帶 12 /
羅城褶皺帶 12 / 南丹—都安斷裂帶 12 / 丹池礦帶 13 / 九萬大山 13 / 鳳凰山 14 /
大苗山 14 / 高暮山山脈 14 / 多靈山山脈 14 / 融江流域 16 / 龍江 16 / 刁江 17 / 尋江 17 /
融安—融水多雨中心 18 / 紅壤 19 / 泥石流災(zāi)害頻繁 19 / 大山 22 / 雞冠山 22 /
拉黑洞 22 / 穿洞 22 / 穿洞河 23 / 六排地下河 23 / 盤散坡 23 / 金魚嶺 24 / 打拐山 24 /
八面山 24 / 蓮花山 24 / 獅子巖 25 / 班老峽谷 25 / 羅富泥盆紀海相標準剖面 25 /
南丹隕石 26 / 里湖溶洞群 26 / 恩村洞 27 / 清水塘 27 / 清水河 27 /
隘洞—大同侵蝕山地 27 / 坡豪泉 28 / 轎子坡 28 / 岜面山 28 / 六圩—金城江盆地 28 /
河池盆地 28 / 三旺盆地 30 / 涼水坳 30 / 珍珠巖 30 / 六甲小三峽 30 / 流水巖瀑布 31 /
拉廖河 31 / 長老河 31 / 永順—菁盛支脈 32 / 保安谷地 32 / 澄江谷地 33 /
地蘇地下河系 33 / 楊梅坳 34 / 見送嶺 34 / 神龍宮 34 / 文雅天坑群 34 /
環(huán)江鐵膽石 35 / 鳳凰山瀑布群 35 / 大環(huán)江 38 / 小環(huán)江 38 / 古賓河 38 / 高暮山 38 /
多靈山 39 / 蝦公山山脈 39 / 九龍山 39 / 洛東—矮山平原 39 / 三門巖 40 / 仙女巖 40 /
龍江水上石林 40 / 下枧河 42 / 古龍河 42 / 肯嶺地下河 42 / 玉屏山 42 / 西山巖 42 /
都樂地下河系 43 / 污稅山 43 / 三百河 43 / 加車河 43 / 元寶山山脈 44 / 摩天嶺 44 /
青林山 45 / 泗澗山 45 / 縣內(nèi)平原 45 / 老君洞 46 / 三友瀑布 46 / 古鼎龍?zhí)?46 / 貝江 46 /
大年河 48 / 田寨河 48 / 泗維河 48 / 雨平山山脈 49 / 黃峰山山脈 49 / 青明山山脈 50 /內(nèi)弧形峰林谷地 50 / 科馬提巖 50 / 元蒙穿巖 50 / 潮泉 51 / 北京塘 51 / 東小江 51 /
武陽江 51 / 海山 54 / 涼傘山 54 / 龍寨水巖 54 / 老虎巖 55 / 洛崖巖 55 /
烏狼坡—青鵝嶺 55 / 古宜—丹洲河谷丘陵 56 / 白云山北坡山前梯地 56 / 歸洋沖 56 /
梅林小平原 57 / 三江彩卵石 58 / 大塘坳 58 / 黃蓮嶺 59 / 白云嶺—四盤嶺山地 59 /
紅茶溝 59 / 石門巖洞 59 / 浪溪江 60 / 石門河 60 / 甫上河 61 / 古益地下河 61 /
八十里大南山 62 / 貓兒山 62 / 真寶頂 62 / 資源丹霞地貌 63 / 資江 64 /
九萬大山原始森林 64 / 木論巖溶原始森林 65 / 擺竹山原始森林 68 /
天峨巖溶原始森林 68 / 大苗山海南五針松天然林 68 / 貓兒山自然保護區(qū) 69 /
花坪自然保護區(qū) 70 / 元寶山水源林自然保護區(qū) 70 / 三匹虎自然保護區(qū) 70 /
岜沙自然保護區(qū) 71 / 元寶山冷杉 71 / 鐵堅油杉 71 / 華南五針松 72 / 篦子三尖杉 73 /
閩楠 73 / 雞毛松 73 / 傘花木 74 / 金絲李 74 / 馬尾樹 75 / 喙核桃 76 / 菜豆樹 76 /
單性木蘭 76 / 花間木 77 / 小葉紅豆 77 / 粘膏樹 77 / 任豆 78 / 楊梅坳羅漢松 78 /
大葉白玉蘭 78 / 凹葉厚樸 79 / 厚葉雀舌木 79 / 掌葉懸鉤子 79 / 合柱金蓮木 80 /
地楓皮 80 / 舌柱麻 80 / 羅城葡萄 80 / 南竹 81 / 實心短枝竹 82 / 硬葉兜蘭 82 /
融安直瓣苣苔 82 / 細毛鴨嘴草 83 / 柳城巨猿化石 83 / 三葉蟲化石 83 /
泗澗山大鯢自然保護區(qū) 84 / 三鎖鳥類自然保護區(qū) 84 / 黑熊 84 / 水鹿 85 / 蘇門羚 85 /
獼猴 85 / 水獺 86 / 黃腹角雉 86 / 白鷴 87 / 斑腿樹蛙 87
二 經(jīng)濟地理
小農(nóng)經(jīng)濟 91 / 焚山而耕 91 / 毛南族農(nóng)業(yè) 93 / 龍脊梯田 93 / 高麻村魚苗 96 /
砍木拉山 97 / 仫佬族手工業(yè) 97 / 都安編織業(yè) 98 / 采礦業(yè) 98 / 煤砂罐 98 /
四把圩 99 / 環(huán)江古道 99 / 程陽水車 99 / 龍灘水電工程 100 /“ 中國錫都” 100 /
“百里煤鄉(xiāng)” 101 / 六龍茶 101 / 龍脊茶 101 / 黃臘李 102 / 融安金橘 102 / 資源臍橙 102 /
融水糯米柚 102 / 長角辣椒 103 / 三江百合 103 / 小洲頭菜 103 / 三江大糯 104 /
環(huán)江香粳 104 / 東蘭板栗 104 / 毛南菜牛 104 / 都安山羊 105 / 環(huán)江香豬 105 /
南丹瑤雞 105 / 融水香鴨 106 / 三江禾花鯉 106 / 芝麻劍魚 106 / 云片糕 106 /
東廟旱藕粉絲 107 / 川山?jīng)鱿?107
三 歷史地理
九楞山人 111 / 天河僚 111 / 埋巖立法 111 / 家庭·房族·冬 112 / 寨佬制度 112 /
堡兵制度 112 / 忻城莫氏土司 113 / 區(qū)希范起義 114 / 韋公成乾起義 114 /“ 回師廣西” 114 /
河池整編 115 / 南丹 116 / 融水 116 / 白龍洞題刻 116 / 元祐黨籍碑 117 /
古波屯崖壁畫 118 / 融安南朝古墓群 119 / 鳳騰山古墓群 119 / 古城峒 120 / 德勝古城 121 /
丹洲古城 121 / 懷遠古鎮(zhèn) 122 / 小寨村 122 / 長安騎樓街 123
四 文化地理
民族雜居 127 / 侗族 129 / 苗族 131 / 毛南族 133 / 仫佬族 135 / 白褲瑤 137 / 紅瑤 139 /
六甲人 140 / 三堡藍衣壯 140 / 掌墨師 140 / 岜沙苗寨 142 / 干沖寨 143 / 平安壯寨 143 /
戶戶相連 144 / 麻石屋 144 / 掘地為爐 144 / 同年鞋 145 / 毛南族花竹帽 145 / 秘繡 146 /
油茶 146 /“ 侗不離酸” 147 / 百家宴 147 / 嗜酒 148 / 壯族煨酒 149 / 濾粉 149 /
毛南飯 149 / 南丹糖糕粑 150 / 龍勝瑤家龐桶浴 150 / 搶魚塘 150 / 行歌坐夜 151 /
洞戀 152 /“ 不落夫家” 152 /“ 三朝酒” 152 / 崖葬 153 /“ 死比生大” 153 / 守橋鬼 154 /
動植物崇拜 155 / 蛙神 155 / 莫一大王崇拜 156 / 天佛寺 157 / 三王宮 157 /
馬胖鼓樓 157 / 抬“官人” 158 / 踩歌堂 158 / 趕賊節(jié) 159 / 斗牛節(jié) 159 / 分龍節(jié) 160 /
融水坡會 160 / 依飯節(jié) 161 / 從江壯年節(jié) 161 / 開塘節(jié) 164 / 龍岸平安節(jié) 164 /
拉鼓節(jié) 164 / 銅鼓節(jié) 165 / 河燈歌節(jié) 165 / 吹朋比 166 / 賽蘆笙 166 / 仫佬族山歌 167 /
“嘎老” 167 / 宜州彩調(diào) 168 / 毛南儺戲 168 / 三江搶花炮 169 / 竹連球 169 /
《密洛陀》 170 / 丹洲書院 170 / 黃庭堅 170 / 于成龍 171 / 韋拔群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