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喜劇集包括《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第十二夜》《皆大歡喜》。
歡快、逗趣、浪漫、甜美的莎士比亞喜劇
傅光明
時代的靈魂……舞臺的奇跡……你的藝術是永恒的紀念碑,只要你的書在,你就永遠活著……他不屬于一個時代,他屬于千秋萬代。
——【英】本·瓊森
當我讀到莎士比亞的第一頁時,我的一生就都屬于他了!
——【德】歌德
作為一位天才的戲劇詩人,莎士比亞足夠幸運!他生活、寫戲的年代正值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統(tǒng)治下,英國的文藝復興運動進入全盛期,人文主義思想日趨成熟,文學史稱之為“伊麗莎白時代”。這是英國詩歌、散文,尤其戲劇發(fā)展繁盛的黃金時代。
由幾個時間節(jié)點簡述一下。1558年,25歲的伊麗莎白一世加冕英格蘭女王,六年后的1564年,莎士比亞出生。1567年,由“紅獅客!备某傻摹凹t獅劇院”開張,這是倫敦第一家提供定期戲劇演出的專業(yè)劇院。此后,在王室的積極策動下,倫敦的劇院逐漸增多。從1580年開始,隨著各類私人的、公共的、宮廷的劇院不斷涌現(xiàn),大量的詩人、作家、職業(yè)編劇、舞臺演員應運而生,劇作家接近180人,劇本數(shù)量超過500部,蔚為可觀。
莎士比亞真是上帝眷顧的為戲而生的幸運兒。1585年,21歲的莎士比亞從他的出生地——英格蘭中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德小鎮(zhèn),只身來到倫敦,在劇院當學徒、打雜。1588年,英國海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莎士比亞見證了全英血脈噴涌的愛國主義熱情,見證了英國這艘新的世界海上霸主的巨輪開始起航,“日不落帝國”顯露雛形。1589年,25歲的莎士比亞開始寫戲。1590年,成為“內(nèi)務大臣劇團”的演員、編劇。1599年,莎士比亞所屬的“環(huán)球劇院”開張。1603年,詹姆斯一世國王繼位之后,“內(nèi)務大臣劇團”升格為“國王劇團”,國王成為劇團的贊助人。此時,莎士比亞已是名滿全英的詩人、劇作家,也是劇團的金字招牌和大股東。1613年,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家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1616年辭世。
綜觀莎士比亞并不十分漫長的戲劇生涯,至少1590-1610整整20年,堪稱他個人的黃金時代。在這20年里,除了有清教徒這個始終站在“一切娛樂,尤其戲劇”對立面的老對手叫他心里不舒服,寫戲基本算一帆風順,“四大史劇”“四大喜劇”“四大悲劇”都寫于這20年。
“四大喜劇”通常是指《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和《仲夏夜之夢》。
《威尼斯商人》自問世以來,在世界范圍內(nèi),可能是莎士比亞全部劇作中上演次數(shù)最多的一部,并被視為其最著名的一部經(jīng)典喜劇。但應如何全景、深入而又藝術地理解、剖析、詮釋夏洛克這個文學人物,始終是一道頗為難解的題。正因如此,不同時代、不同演員、不同版本、不同形式的改編、表演,也構(gòu)成了一部宏富的詮釋夏洛克的“演出史”。即便在其400多年的演出史中,曾有過劇團或演員將鮑西婭作為第一主角,亦有將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的友誼作為最重的戲份,但總體上,不論何時,每當人們提及或想起《威尼斯商人》,最先閃現(xiàn)腦海的,還是那個活生生的夏洛克。
我對夏洛克的印象,大部分來自中學老師的灌輸,按照教學大綱教課的老師認為,夏洛克是個沒有一點慈悲心腸的大奸商、大惡棍,殘忍嗜血、貪財如命,同莫里哀《慳吝人》中的阿巴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果戈理《死魂靈》中的潑留希金一起,并列為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世界文學名著里的“四大吝嗇鬼”,F(xiàn)在來看,顯然夏洛克被簡單、浮淺地臉譜化了。
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形象,他身上折射出了猶太人在基督教世界遭受侮辱與損害的命運。簡言之,夏洛克最后之所以執(zhí)意要報復安東尼奧,因他簽約立據(jù)的欠債逾期,非要訴諸公正的法律,履行契約,從他身上割下一磅肉,自然有著夏洛克作為一個猶太人,要借此極端方式找回做人尊嚴并力圖討個公道的初衷;當然,最后他被鮑西婭化裝成的律師一頓痛扁,落得“自取其辱”的下場,實在出于他只想著“一磅肉”卻忘了“一滴血”的精明算計之外。
正因為如此,德國19世紀學者伯恩哈德·坦·布林克曾在《作為喜劇詩人的莎士比亞》一文中指出:“夏洛克離我們太近了。當我們逐漸深入了解到他仇恨的根源,他的憤怒何以如此強烈,便感覺這個形象變得具有了人的意義,因而落在他頭上的不幸,才能深深打動我們的同情心。我們也只好認為,既然他的命運如此具有悲劇意味,并深深打動了我們,實在該認為這是一出悲劇,而不是別的!
假如《威尼斯商人》到第四幕便戛然而止,那便不折不扣是一部關于夏洛克——威尼斯的猶太人——的悲劇。若果真如此,莎士比亞所要表達的思想也已彰顯無遺,即夏洛克并沒有完全輸在基督徒的“公道”上,他是被“上帝的仁慈”打敗的。
因為夏洛克,我愿把《威尼斯商人》視為一部令人心生酸楚的喜!
《威尼斯商人》的結(jié)尾堪稱抒情、甜美、浪漫的喜劇,當羅蘭佐和杰西卡一起坐在花壇,仰望皎月,聽著音樂時,羅蘭佐說:“月光在這花壇上睡得多么甜美!就坐在這兒聆聽,好讓樂音悄悄爬進我們的耳朵。悅耳和諧的音樂,最適宜在輕柔的靜謐和夜色中彈奏……天空中那么密匝匝的鑲嵌著金光耀眼的圣餐盤?囱剑呐乱粋最微小天體的運轉(zhuǎn),都像一位天使在歌唱,又有無數(shù)圍繞它、閃爍著永恒光芒的小天使,發(fā)出此起彼伏的合唱;原來在我們不朽的靈魂里,也有像這樣的和諧樂音,但當這具泥土做成的軀殼,把靈魂封進肉體凡胎以后,便再也聽不到這樣的天籟之聲了。”
顯而易見,這是借天使的歌唱,呼喚塵世間的美好靈魂!
鮑西婭到家之前,遠遠望見了家里的燭光。她禁不住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那小小的蠟燭,將光線照射得這樣遠!一件善事之于卑微、邪惡的塵世,也正如這燭光在閃耀!
這里寄托著莎士比亞的理想:只要人間有彰顯“上帝的仁慈”的“善事”,“卑微、邪惡的塵世”就有希望!
《第十二夜》同樣是莎士比亞最受讀者和觀眾喜愛的喜劇之一,而1930年贏得英國“桂冠詩人”稱號的詩人、小說家、劇作家約翰·梅斯菲爾德,索性使用形容詞最高級,認為《第十二夜》“不僅是莎士比亞所有喜劇中最歡樂、最愉快的一部,也是所有英國喜劇中最優(yōu)秀的一部”。連用三個“最”,沒有之一。超級“莎粉”的一家言,立此存照。
誠然,《第十二夜》作為一部充滿狂歡、逗趣、戲謔、搞笑等多重戲份的喜劇的同時,更是一首吟詠、謳歌圣潔、高貴的愛情與友誼的人文主義戲劇詩,散發(fā)著甜美、愉悅的抒情浪漫情調(diào),劇中兩位青春四溢、魅力四射的女主人公薇奧拉和奧利維婭,體現(xiàn)出莎士比亞富于理想色彩的人文主義女性意識,尤其天生麗質(zhì)、純美善良、聰慧過人、活潑俏皮、幽默風趣的薇奧拉,更是一位超越戲劇文本或舞臺之上世所罕見的完美女性。
英國19世紀文學評論家赫茲里特認為:“《第十二夜》巨大而隱秘的迷人所在,皆因薇奧拉這個人物。我們喜歡劇中人物的滑稽輪唱、糕餅和啤酒,但比較而言,我們有更喜愛的東西。我們對托比爵士產(chǎn)生好感;支持安德魯爵士;與小丑有某種默契;對瑪利亞和她搞的惡作劇禁不住叫好;關注馬伏里奧,對他的一本正經(jīng)、他的微笑、他的黃襪子、他交叉捆扎的吊襪帶,以及他被戴上腳鐐關起來,都會表示同情。但薇奧拉敢于坦承自己的愛情,比所有這一切更能引起我們感情的強烈共鳴。”
莎士比亞來到中國有一個多世紀了。盡管直到1921年,中國才出現(xiàn)了第一個真正是莎士比亞原著的“戲劇”譯本——田漢發(fā)表在《少年中國》雜志第2卷第12期上的《哈孟雷特》,但190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林紓、魏易合譯的《吟邊燕語》(即英國19世紀著名隨筆作家查爾斯·蘭姆、瑪麗·蘭姆姐弟倆改寫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早已產(chǎn)生深遠影響,不僅中國的舞臺上很快開始演出莎劇,更引起了許多作家、學者的關注。從1936年開始以一人之力翻譯莎士比亞戲劇的前輩翻譯家朱生豪先生,中學時候的英語課本,便是上海商務印書館1910再版時更名為《莎氏樂府本事》的這本“故事”。應該說,正是這本“故事”早早把他引入了莎士比亞戲劇的海洋?上於视⒉牛1944年,在抗戰(zhàn)中貧病交加、積勞成疾,卻仍孜孜于莎譯的朱生豪,以32歲的華年仙逝,令人唏噓。他留給世人27部莎翁戲劇的中譯本。
本集所收莎士比亞“四大喜劇”,采用的是朱生豪先生的中譯本。
迄今為止,盡管朱生豪先生去世已超過60年,盡管中文的莎譯本已有一些,但毫無疑問,在讀者中最具影響力的仍然是朱譯本。
不過,作為今天的莎士比亞讀者,以下有十分重要的三點需要了解:
第一,幾乎可以說,沒有《圣經(jīng)》,便沒有莎劇。莎士比亞對《圣經(jīng)》爛熟于心可信手拈來靈妙地化用。全部莎劇包含、涉及、引用、引申《圣經(jīng)》引文、典故、釋義,幾乎無處不在,許多源自《圣經(jīng)》的意象、隱喻,以及對這些意象、隱喻的升華,始終或明或暗如影隨形地潛伏在所有莎劇之中。鑒于此,不熟悉《圣經(jīng)》,便極難全方位地深刻認識、體會莎劇劇情和眾多人物精神世界的微妙、豐富、復雜。
第二,莎劇中有不少對希臘、羅馬神話或人名、或典故、或故事的借用、化用,以及許多雙關語的妙用。除此,一些用詞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并暗藏著隱晦的真意。
以上兩點在朱譯本中幾乎沒有體現(xiàn)出來,這自然是因他翻譯時的客觀條件所限。試想,朱生豪翻譯時,手里只有一部沒有注釋的老“牛津版”《莎士比亞全集》和一本詞典。而今,不算早期版本,僅英語世界已有許多為莎迷所熟知且津津樂道的莎劇全集,比如頗具代表性的“皇家版”“新劍橋版”等標注著“權威版本”“注釋完備”字樣的版本。因此,若想真正步入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從閱讀上來說,勢必離不開豐富的注釋和詳實的導讀。
第三,語言隨時代而改變,朱生豪和梁實秋所譯這兩個通行許久的莎劇中譯本,里邊有許多的譯文表述,尤其歐化句式、倒裝語序,已不完全適合現(xiàn)代年輕人的閱讀。但如何將莎士比亞的詩劇語言,用現(xiàn)代白話“原汁原味”地來表達,始終存在挑戰(zhàn)。
英國詩人彌爾頓曾為莎士比亞寫下這樣的詩句:
他善于用神圣的火焰,
把我們重新塑造得更好。
天長地久,莎翁不朽!
2016年9月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重要、偉大的作家,全世界卓越的文學家之一。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shù)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戲劇家的作品。
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興人。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學名森豪,筆名朱朱、朱生等。翻譯家,詩人。共譯莎劇31部半。
Ch1. 仲夏夜之夢
Ch2. 威尼斯商人
Ch3.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Ch4. 第十二夜
Ch5. 皆大歡喜
精彩書摘一:
夏洛克這些便是相信基督教的丈夫!我有一個女兒,我寧愿她嫁給強盜的子孫,也不愿她嫁給一個基督徒!別再浪費光陰了,請快些兒宣判吧。
鮑西婭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給你,法律許可你。
夏洛克最公平正直的法官!
鮑西婭你必須從他的胸前割下這磅肉來。法律許可你,法庭判給你。
夏洛克最博學多才的法官!判得好!來,預備!
鮑西婭且慢,還有別的話哩。這約上并沒有允許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寫明著“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約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時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財產(chǎn),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精彩書摘二:
培琪太太什么!我在年輕貌美的時候,都不曾收到過什么情書,現(xiàn)在倒有人寫起情書來給我了嗎?我倒要看看:“不要問我為什么我愛你;因為愛情雖然會用理智來作療治相思的藥餌,它卻是從來不聽理智的勸告的。你并不年輕,我也是一樣;好吧,咱們同病相憐。你愛好風流,我也是一樣;哈哈,那尤其是同病相憐。你歡喜喝酒,我也是一樣;咱們倆豈不是天生的一對?要是一個軍人的愛可以使你滿足,那么培琪娘子,請你相信我是愛你的。我不愿意說,可憐我吧,因為那不是一個軍人所應該說的話;可是我說,愛我吧。吾乃汝忠心武將,不分晝短夜長,不顧天光火光,披肝瀝膽,蹈火赴湯。約翰·福斯塔夫上!卑眩f惡的萬惡的世界!一個快要老死了的家伙,還要自命風流!真是見鬼!這個酒鬼究竟從我的談話里抓到了什么出言不檢的地方,才敢用這種話兒試探我?我還沒有見過他三次面呢!我應該怎樣對他說呢?那個時候,上帝饒恕我!我的確是說說笑笑得太高興了點兒。哼,我要到議會里去上一個條陳,請他們把天下男人一概格殺不論。我應該怎樣報復他呢?毫無疑問這一口氣非出不可,就像他肚子里的玩意兒全是灌腸一樣。
精彩書摘三:
范頓可是你聽我說。我要你幫我做一件事,事成之后,我不但賠償你的全部損失,而且還愿意送給你黃金百鎊,作為酬謝。
店主好,范頓老爺,您說吧。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幫您的忙,可是至少我不會泄露秘密。
范頓我曾經(jīng)屢次告訴你我對于培琪家安小姐的深切的愛情;她對我也已經(jīng)表示默許了,要是她自己做得了主,我一定可以如愿以償?shù)。剛才我收到了她一封信,信里所說起的趣事兒,你要是知道了,一定會拍手稱奇。而且這樁趣事跟本人的事大有干系,要弄清原委,就得兩件事都說一說。那個胖子福斯塔夫這回有好看的了。關于這大玩笑的頭頭尾尾,且聽我一一道來。聽著,我的好老板,今夜十二點鐘到一點鐘之間,在赫恩橡樹的近旁,我的親愛的小安要扮成仙后的樣子,為什么要這樣打扮,這兒寫得很明白。她父親叫她趁著大家開玩笑開得亂哄哄的時候,跟斯蘭德悄悄兒溜到伊登去結(jié)婚,她已經(jīng)答應他了?墒撬赣H是竭力反對她嫁給斯蘭德,而決意把她嫁給卡厄斯的,她也已經(jīng)約好那個醫(yī)生,叫他也趁著人家忙得不留心的時候,用同樣的方式把她帶到教長家里去,請一個牧師替他們立刻成婚;她對于她母親的這個計策,也已經(jīng)假裝服從的樣子,答應了那醫(yī)生了。他們的計劃是這樣的:她的父親要她全身穿著白的衣服,以便識認,斯蘭德看準了時機,就攙著她的手,叫她跟著走,她就跟著他走;她的母親為了讓那醫(yī)生容易辨認起見——因為大家都是戴著面具的——卻叫她穿著寬大的淺綠色的袍子,頭上系著飄揚的絲帶,那醫(yī)生一看有了下手的機會,便上去把她的手捏一把,這一個暗號便是叫她跟著他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