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位于歐、亞、非三洲交匯之處,世界上的四大宗教有三個都發(fā)源于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曾占據(jù)著人類古代文明的中心。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一個內涵特別豐富的旅游目的地。如果不了解以色列的歷史和文化,就算呆上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盡得其妙。
作者在以色列工作生活了三年,以外交官的視角和浸潤其中的方式零距離感受這個神奇的國度,以輕松的筆觸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在耶路撒冷的圣殿殘垣體會信仰的力量,在凱撒利亞、雅法和阿卡尋找歷史的遺跡,在海法和特拉維夫體味文化的融合,在死海、加利利湖和內蓋夫沙漠享受絕美的自然,在基布茲探究以色列獨特的社會結構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海法工業(yè)園和理工大學體會以色列勇于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的國民精神,在坦克博物館和中東戰(zhàn)爭廢棄的戰(zhàn)壕里感悟以色列人強烈的危機意識、競爭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猶太人自信、果敢、務實、達觀的民族性格。為了方便讀者旅行,每一節(jié)內容之后都有實用的旅行建議。
當這本書終于能夠簽字付印,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將近兩年的編輯制作過程,幾度卡住無法進行下去——涉及歷史、宗教、文化的內容,每一處都小心查證;全書幾百張圖片,每一張都精心挑選;封面設計前后推翻了幾十稿……一本輕松的旅游手記如此折磨,是我始料未及的。
之所以會這樣,我想主要是因為以色列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旅游目的地,宗教朝圣者有之,文化探索者有之,軍事發(fā)燒友有之,創(chuàng)業(yè)先鋒和享樂主義者亦不在少數(shù)。如此斑斕的色彩,如何在一本書中濃淡相宜,著實費了不少腦筋。這種糾結在封面設計時尤其明顯,哪一種風格或哪一張圖能代表以色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以色列。
國人認識以色列,先是新聞報道中的沖突與動蕩,后有《創(chuàng)業(yè)的國度》《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暢銷熱議,但如果你是第*次走進這個神奇的國度,一定要帶上這本《下一站,以色列》——一個中國外交官的以色列游走手記,獨特的游走路線和人文感悟,帶給你前所未有的感官享受和心靈震撼。
我有幸在以色列工作了兩年半。在赴以之前,我和大多數(shù)中國人一樣,對以色列的了解只是浮光掠影,同時又伴著些許好奇。當我離開以色列時,我已經深深地被這個國家迷住了。它厚重的歷史、多元的文化和壯美的景色令人陶醉,猶太民族的堅韌、勤勉和智慧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誠然,以色列的國家發(fā)展面臨不少難題,尤其與巴勒斯坦的民族矛盾還未得到化解,但我希望大家更多地去發(fā)現(xiàn)這個國家的另一面,看它的五光十色,看它的生動有趣,也看它的努力與進步。
以色列(THE STATE OF ISRAEL),是一個位于西亞黎凡特地區(qū)的國家,地處地中海的東南方向,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其實它離中國并不遠,直線距離僅三四千公里,但因政治原因,從特拉維夫到北京無法向東直接飛越尚與以色列處于敵對狀態(tài)的黎巴嫩、敘利亞等國,只能經地中海繞行后再飛,總共需要十幾個小時。當年以色列空襲伊拉克核設施時,也曾為設計向東的航路煞費心機,最終決定從南端出境,緊貼著約旦和沙特的邊境線超低空飛行以躲避雷達。同時他們組成特殊的飛行編隊,使軍機即使被雷達捕捉,看上去也像一架大型的商業(yè)航班。
從高空俯視以色列,整個國家看上去就像一把匕首。南北長約424公里,東西最寬的地方114公里、最窄的地方僅15公里。按照1947年聯(lián)合國的分治決議,以色列分得的國土面積為1.52萬平方公里,目前以色列實際控制面積約為2.5萬平方公里(以上數(shù)據(jù)引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就地理而言,以色列的確是個小國,而且道路條件非常好,高速路貫通南北,路牌用希伯萊語、阿拉伯語和英語標識,很好辨識。因此,在這里旅行輕松、方便。
如果參觀者從特拉維夫(TEL AVIV)出發(fā)(以色列僅特市有國際機場),往北的旅行線路主要有兩條。
沿地中海東岸2號公路向北,依次可以抵達海爾茲利亞(HERZLIYA)、內坦亞(NETANYA)、凱撒利亞(CAESAREA)、濟宏雅考夫(ZIHRON YA'AKOV)、海法(HAIFA)、阿卡(AKKO)和羅施哈尼克拉(ROSH HANIGRA)等地,這一路地勢平坦、風光秀麗。
沿位于腹地的60號公路穿行,則可以前往拿撒勒(NAZARETH)、太巴列(TIBERIAS)、采法特(ZEFAT)等景點。這條線路地勢漸高,植被也更茂盛。太巴列以東的加利利湖(LAKE TIBERIAS)是以色列最大的水體,環(huán)湖四周有不少歷史文化遺跡。從加利利湖再往北行,就是著名的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
東南方向旅行線路相對較短,從特拉維夫到耶路撒冷(JERUSALEM)的車程不到1小時。離耶路撒冷不遠的伯利恒(BETHLEHEM)屬于巴勒斯坦的管轄范圍,但對游客是開放的。從耶路撒冷再往東行駛25公里就是死海了。相信耶路撒冷和死海是每個到以色列旅行的人都不愿錯過的地方。
一般中國游客走南線的比較少。一則往南大片地區(qū)被內蓋夫沙漠覆蓋,二則西南方向上的加沙地帶為哈馬斯武裝控制,與以色列時有沖突。實際上,往南也有不少值得訪問而且也比較安全的地方,包括南部重鎮(zhèn)貝爾謝巴(BEERSHEBA)和獨特的環(huán)形山景觀,而紅海之濱的埃拉特(ELAT)更是以色列最熱門的度假勝地之一。
雖然以色列國土面積不大,但看點卻不少。它位于歐、亞、非三洲交匯之處,世界上的四大宗教有三個都發(fā)源于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曾占據(jù)著人類古代文明的中心。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理位置使以色列成為一個內涵特別豐富的旅游目的地,就算呆上十天半個月也未必能盡得其妙。本書從四個方面描繪以色列的特質,以期讀者赴以參訪時能以更寬廣的視角感受這個神奇的國度。
看點一,濃厚的猶太教氛圍。以色列是以猶太民族為主體的國家,猶太教是立國之本。世界上有不少古老的民族,在被異族侵略和征服后就逐漸消亡了,猶太民族在被驅散到世界各地、離開故土三千年后還能保持完整和統(tǒng)一,猶太教起到了核心作用。以語言為例,猶太人背井離鄉(xiāng)、寄人籬下后,他們在生活中使用的是當?shù)卣Z言,但他們誦讀的《圣經》卻是用古希伯萊語寫的,這為建國后希伯萊語的復活奠定了基礎。因為猶太教的特立獨行,猶太人在許多地方成為人們仇視和歧視的對象,這種對立強化了猶太民族的自我認同和集體意識。從耶路撒冷的西墻、凱撒利亞、馬薩達城堡、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到濟宏雅考夫,我們可以找到猶太民族發(fā)展的脈絡,而美麗的采法特則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以色列對猶太文化的傳承。當我們在以色列目睹頭戴基帕帽(kipa)、手撫西墻悲泣的誦經者,在街頭與一襲黑衣、神情肅穆的哈瑞迪擦肩而過,或遇上當?shù)厝诉^逾越節(jié)、光明節(jié)、住棚節(jié)時,也許會感同身受,感知對神的敬畏,體會信仰的力量。
看點二,多彩的文化拼圖。以色列和中國一樣,都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不同之處是,在中國長期以來漢文化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而以色列則呈現(xiàn)異質文化并行發(fā)展的特點。在古代,這里是以石建筑為主的。因此,改朝換代時舊的殿堂就是放把火也不容易燒干凈,干脆就把原先的埋在下面,把新的蓋在上面。于是,今天我們能在以色列看到層次分明、疊放有序的歷史遺跡。最底下一層是大衛(wèi)王、所羅門王時代甚至更早的,然后是巴比倫王朝、波斯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王朝、十字軍、奧斯曼帝國。而這每一層的文化特征還分別屬于不同的族群。耶路撒冷的圣殿殘垣是這樣,阿卡地宮也是這樣。過去學世界歷史時總也記不住的那些時序,在以色列得到了最好的復習。這些色彩各異的文化不僅埋在地下,也生動地存在于現(xiàn)實中。以色列不僅是猶太教的圣地,也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地,甚至連不太知名的巴哈伊教也將其最重要的靈曦堂設在了以色列的海法。我們在以色列能看到文化的沖突,也能看到文化的融合,像海法、雅法、阿卡這些地方都凸顯出混搭的魅力。而特拉維夫體現(xiàn)的則是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完美結合,反映出以色列既沉穩(wěn)又開放、既樸素又時尚的氣質。
看點三,驚艷的自然景觀。以色列是個非常適合旅游的地方。盡管南北有些差異,但總體上氣候相當宜人。地中海沿岸的沙灘全年大部分時間都有陽光相伴。國內白雪飄飄的時候,這里恰是最溫潤、舒適的季節(jié)。更出人意料的是,在以色列窄小的空間里有難得的地理多樣性。死海和加利利湖分別是世界上最低的咸水湖和淡水湖。而在這個人們印象中極度缺水的國家,竟然還有蔚為壯觀的瀑布和數(shù)量頗多的溫泉。這里有大海,有沙漠,也有雪山。此外,北部羅施哈尼克拉的溶洞、南疆的環(huán)形山都是十分獨特的地質奇觀。以色列就是不拼文化,單單拼自然景觀也足以在國際旅游界贏得一席之地。
看點四,神奇的猶太智慧。巴菲特曾說:“如果你來中東尋找石油,可以忽略以色列;如果你是在尋找智慧,請聚集于此。”只占世界人口0.25%的猶太人,包攬了歷史上20%以上的諾貝爾獎。在金融、傳媒、科技、政治、法律、藝術等諸多領域都曾涌現(xiàn)許多殿堂級的猶太人,包括曾對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卓別林、畢加索、門德爾松、大衛(wèi)?李嘉圖,包括控制歐美金融命脈的羅斯柴爾德、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也包括對國際政治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基辛格、布熱津斯基。每個到過以色列的人,都可以通過親身經歷和觀察,給出猶太人智慧從何而來的答案。在基布茲(Kibbutz),你可以探究以色列獨特的社會結構和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海法工業(yè)園和理工大學,可以體會以色列勇于挑戰(zhàn)、不斷創(chuàng)新的國民精神;在坦克博物館和中東戰(zhàn)爭廢棄的戰(zhàn)壕里,可以感悟以色列人強烈的危機意識、競爭意識;與身邊的猶太人零距離接觸時,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自信、果敢、務實、達觀的民族性格。
以色列是話題非常豐富的國度,這本書不過只是一孔之見。囿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偏頗之處,還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和以色列朋友的批評指正。
本書成稿過程中,得到趙泉、施泳、戴玉明、張凱斌、韓沖、周小娟、林介、方惠琳、居衛(wèi)華、居建華、李鵬鵬、李宏文、張明明、黃震等人的支持,特此表示感謝。
林立,長期從事外交工作,曾任我國駐以色列使館高級外交官,有多部譯作出版。作者在以色列工作生活了3年,近距離感受以色列的歷史、文化、自然和經濟,深感公眾對以色列了解之少、誤讀之多,希望以游走的方式和輕松的筆觸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以色列。
第一章 回歸的猶太家園/1
經過數(shù)千年的輾轉,猶太人終于回到了故土。他們手撫斷墻,一層層摩挲過往的榮耀、屈辱和重生,默誦堅守信仰和傳統(tǒng)的誓言。他們拜謁先祠,祭奠亡靈,將共同的意志化作勁草,在疾風中堅韌不拔、狂放不羈地生長。
耶路撒冷:美麗而惆悵的圣城 /2
凱撒利亞與濟宏雅考夫:從古競技場到清新小街/24
馬薩達:永不陷落的城堡/34
亞德韋希姆:不能忘卻的紀念/44
采法特:云端最美的小鎮(zhèn)/54
第二章 多彩的文化拼圖/63
這里孕育了世界的三大宗教,交匯來自歐、亞、非的風情。不同的文明在歷史進程中既自我構建,又相互發(fā)現(xiàn)、影響和交流。
金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恒久的牽掛/64
報喜堂、圣誕堂、圣墓堂:追隨耶穌的足跡/70
海法:美麗的空中花園/90
阿卡:往下多挖一尺,就會多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99
雅法:橙色的回憶/110
特拉維夫:動靜相宜的現(xiàn)代都市/123
第三章 濃縮的自然之美/139
上蒼用地中海的陽光眷顧它,用約旦河的細流滋養(yǎng)它,為它鑲上碧海銀灘的裙邊、綴上死海做的明珠,并賜予它雪山下的瀑布、山谷間的大湖和沙漠里的甘泉。在感恩的呵護和悉心的經營下,如今,國土狹窄、資源貧瘠的以色列已成為中東最不容錯過的一道靚麗風景。
加利利湖:甜水、圣水、生命水/140
羅施哈尼克拉:鴿子洞里裝乾坤/150
死海:再不去看,也許就看不到了/154
內蓋夫沙漠:見證以色列勇氣的地方/164
埃拉特:紅海之濱的歡樂之城 /175
第四章 驚世的智慧力量/185
只有不到800萬人口的以色列為世界貢獻了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東硅谷催生了領先的互聯(lián)網、醫(yī)療、光電、新能源和軍工科技,“社會主義新農村”培育了最高效的節(jié)水農業(yè),一本《塔木德》造就了猶太人的經商基因和摩根、索羅斯、巴菲特的金元帝國。能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頑強生存,能在百舸爭流的全球化進程中脫穎而出,以色列憑借的是勤學、睿智和創(chuàng)新。
基布茲:以色列的人民公社/186
人才:以色列最大的資源/194
橄欖綠:以色列的流行色/201
西蒙 佩雷斯:永遠活在明天的總統(tǒng)/213
附錄1:旅游實用信息/224
附錄2:以色列的節(jié)假日/234
附錄3:猶太人的飾品/239
耶路撒冷:美麗而惆悵的圣城
山野的氣息幽靜清爽,
青青的松樹飄著芳香。
暮色中微風悄然吹送,
聽晚鐘輕輕回響。
樹叢和巖石隱入黑暗,
已深深沉入夢鄉(xiāng)。
只留下這座孤獨的城池,
城的中央是西墻。
耶路撒冷啊黃金城,
青銅的城啊放光芒。
我愿化作豎琴,
為你輕聲歌唱。
我第一次到耶路撒冷時,導游特意在車上播放這首《金色的耶路撒冷》。歌曲創(chuàng)作于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之前,是以色列最受歡迎的一首流行歌曲,后來又成為奧斯卡獲獎電影《辛德勒名單》的主題曲,其曲作者是被譽為“以色列歌曲界第一夫人”的納奧米?謝默。當優(yōu)美又略帶蒼涼的歌聲響起時,汽車正好沿著山脊上的公路駛入耶路撒冷。天空一如既往的湛藍,在燦爛的地中海陽光下,矗立在山坡上層層疊疊的建筑和那些裸露的巖石都被鑲上了金邊。
耶路撒冷位于以色列狹長國土的正中。如果從特拉維夫駕車前往耶路撒冷,有1號或443號高速路可以選擇。我們走的是1號路,從耶路撒冷西北進入。駛過一段上坡路,四
車道的魏茲曼大道便華麗地展現(xiàn)在眼前,然后就接上了城中的主干道雅法路。剛進城時周圍的建筑還比較新,但越往里開,房子越顯滄桑。西北方向是以猶太人為主的社區(qū),大街上不時飄過幾個著黑色西服、戴黑色寬沿帽的身形,看上去很像是剪影。
大衛(wèi)王城:耶路撒冷最古老的遺跡
耶路撒冷是一座山城,橄欖山、錫安山、瞭望山,山丘連著山丘,平均海拔有800多米。在古代,這樣巖石嶙峋的地方并非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人們的首選之處。事實上,當猶太人的先祖,一支被稱作希伯萊人的閃族部落,最初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叫作迦南的國度時,他們選中的棲息之處是馬基多、貝爾謝巴等比較平坦、水草肥美的地方,而不是山區(qū)中的耶路撒冷。后來迦南天降大災,被饑荒所逼的希伯萊人遠走他鄉(xiāng),前往比較安定富庶的埃及。
埃及人起初對這些外來人還算友好,但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要建造巨大的宮殿,希伯萊人從此厄運降臨。他們淪為奴隸,挖石頭、服苦役,生不如死。在苦熬多年之后,希伯萊人終于在首領摩西的帶領下伺機逃出埃及。
逃難的路艱辛無比,在茫茫沙漠中很多人幾近絕望。摩西登上西奈山頂冥思,40天后他下山說自己接受了上帝賜予的“十戒”,得到神諭的昭示,鼓勵族人一定要重新回到迦南這塊上帝的“應許之地”。
當希伯萊人終于渡過約旦河并回到迦南時,他們面對的競爭對手已不僅僅是迦南人了,還有強大的腓力斯丁人。希伯萊人雖征服了不少迦南的土地,成立以色列王國并推舉掃羅為王,但他們似乎非常忌憚腓力斯丁人,腓力斯丁人甚至在戰(zhàn)斗中搶走了希伯萊人最神圣的東西:裝著摩西與上帝所訂契約的約柜。
下面明星出場了,他就是猶太民族最推崇的古代英雄——大衛(wèi)。這個大衛(wèi)與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中的主角是同一個人。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是充滿陽剛之美的俊男,而人們在耶路撒冷看到的大衛(wèi)像則是手撫豎琴、兩腮虬髯的壯漢。大衛(wèi)的相貌已無從考證,但他的智慧和勇敢毋庸置疑。
他本是宮中的樂手,卻有常人不及的優(yōu)點,不然不可能成為王儲的契友,而且娶了國王掃羅的女兒。當人們對腓力斯丁人束手無策時,大衛(wèi)僅憑卵石和甩石鞭就取了對方頭號勇士歌利亞的首級。大衛(wèi)成了萬民景仰的英雄,他的威信之高甚至引起了掃羅的嫉妒。大衛(wèi)躲過了掃羅的追殺,在耶路撒冷以南的地方另立了猶太國。他甚至與腓力斯丁人摒棄前嫌,結為同盟,借此逐漸壯大勢力,最終統(tǒng)一了猶太民族。
以色列國與猶太國已合二為一,可夾在當中的耶路撒冷仍是迦南的一個城邦,當時叫耶布斯。耶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大衛(wèi)王看上了它,想奪下來作為自己的王都。耶布斯人自恃山高城厚,沒把猶太人太當回事,甚至把瞎子和瘸子派到城樓上叫陣。事實證明,他們和歌利亞一樣低估了大衛(wèi)。大衛(wèi)不僅打敗了耶布斯,而且把國家的疆域向東延伸到約旦河,向北抵達黎巴嫩的山脈和今天敘利亞的地域,西南方向的腓力斯丁也成為其囊中之物,而南邊則拓展至與埃及接壤的地方。
大衛(wèi)王在耶路撒冷建立了都城,都城的遺址在耶路撒冷老城糞門(DungGate)以南200米處。從糞門出去,左轉下坡第一個大路口右轉50米就可以看到大衛(wèi)王城的標志:一個金黃色的豎琴。與近在咫尺的老城相比,來這里的游客要少得多。我們能看到的除了一抔黃土外,還有古水井、地道和出土陶片。附近的名叫SpringofGihon的山泉是古耶路撒冷水源,也是大衛(wèi)王決定在此建都的首要原因。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把大衛(wèi)王城當作參觀耶路撒冷的起點,但這個地方的確意義重大,是耶路撒冷最古老的遺跡。如果說摩西為猶太文化埋下了一粒種子,大衛(wèi)王時代這粒種子已悄然萌發(fā),而耶路撒冷就是這株新苗的生根之處。
旅行建議:
大衛(wèi)王城開放時間:冬季周日至周四08:00~17:00,周五08:00~14:00;夏季周日至周四08:00~19:00,周五08:00~16:00。門票:35謝克爾。
如果你不了解耶路撒冷的歷史,可以參加導覽團。
夏季每天都會有很多次,一般是整點出發(fā),全程約需3小時。整個導覽以一場介紹大衛(wèi)王城和耶路撒冷三千年歷史的3D電影開始,然后沿臺階而下參觀考古現(xiàn)場和室內的考古發(fā)現(xiàn)展示。之后進入一條考古隧道,一路向下通往Hezekiah’s?Tunnel水渠。導覽在水渠的出口結束,如果需要回到導覽的起點可以選擇坐擺渡車(5謝克爾),也可以步行去其他地方。
需要注意的是,參觀時最好穿涼鞋和短褲,并帶上手電,因為Hezekiah’s?Tunnel水渠水深一般在小腿中部,但最深的地方可以到大腿根,而且水渠全程沒有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