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獨立承擔的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李白詩歌解讀》的研究成果。該成果于2010年6月按期完成,2014年1月獲得《結項證書》,鑒定等級為“優(yōu)秀”。結項后,作者對成果又做了進一步修改,并將出版物定名為《李白詩解》(援明人唐汝詢《唐詩解》例)。由于史料所限,也由于以主觀抒情為主的表現方式,李白詩歌向稱難解。所謂“難解”,是指實證性研究以及建立在實證性研究基礎上的詩旨闡釋。但自1978年以來,在學術復興的大背景下,以實證性研究和立足于實證性研究的詩旨闡釋為基本取向的李白詩歌解讀,取得了自古以來最重要、最明顯的進展。除了三種“今注本”外,研究成果的基本載體是大量的論文。本書的立足點,固然要發(fā)表作者自己解讀李白詩歌的看法,但同時要廣泛汲取他人研究論文中的材料及觀點,以期較為全面地反映李白詩歌解讀的現狀。
李白詩歌傳世約千首。解讀李白詩歌,從不同角度看,可以得出易與難兩種相悖的結論。從文化普及的角度看,廣大讀者對李白詩歌的一般閱讀感受是平易曉暢,甚至是明白如話。《靜夜思》這首小詩,是剛剛學習說話的幼兒首選的“語言文學教材”;《贈汪倫》《望廬山瀑布》等膾炙人口的七絕及《將進酒》、《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等歌行名篇在人們口頭廣為傳誦。這些事實都說明解讀李白詩歌并不困難。然而換種眼光,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李白詩歌卻向稱難解。姑不論那首被李白同時代的詩選家兼詩評家殷瑤嘆為“奇之又奇”(《河岳英靈集·小敘》)的《蜀道難》,千百年來對其解讀形同聚訟,即便是《靜夜思》,認真解讀起來也有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首句從“床前看月光”到“床前明月光”、第三句從“舉頭望山月”到“舉頭望明月”的文句演化是怎樣發(fā)生的?首句中的“床”到底是什么物事?這兩個問題至今仍吸引著一些研究者的興趣。
這里所說的學術研究角度,指的是實證性研究,包括詩篇所涉史實的考訂、詩人事跡的考訂、詩歌文本的校訂、詩中語詞的訓釋以及詩歌主旨的闡釋等。李白詩歌之所以難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史料所限,二是李白詩歌以主觀抒情為主的表現方式,F代學術史上的李白詩歌研究,就實證性研究而言,1978年之前,很少為人所關注,因而成果寥寥,所可述及者,僅有詹鏌先生作于20世紀40年代的系列論文(見《李白詩論叢》及《李白詩文系年》)、楊憲益先生發(fā)表于1945年的《李白與(菩薩蠻)》(載中華書局1947年11月版《零墨新箋》,收入中華書局1964年版《李白研究論文集》)、俞平伯先生發(fā)表于1957年的《(蜀道難)說》(載《文學研究集刊》第5冊)、《今傳李太白詞的真?zhèn)螁栴}》(載《文學研究》1957年第1期)及發(fā)表于1959年的《李白(古風)第一首解析》(載《文學遺產增刊》第7輯)、喬象鐘先生發(fā)表于1959年的《李白從磷事辨》(載《文學遺產增刊》第7輯)、稗山先生發(fā)表于1962年的《李白兩人長安辨》(載《中華文史論叢》第2輯)等。此外,還有郭沫若《李白與杜甫》(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版)中的相關章節(jié)。這種局面的改變,始于“新時期”到來之際的1978年。此后的三十馀年間,在學術復興的大背景下,以實證性研究和立足于實證性研究的詩旨闡釋為基本取向的李白詩歌解讀,取得了自古及今最重要、最明顯的進展。這一進展,在整個唐詩研究領域都是最突出的。除了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巴蜀書社1990年版)、詹鏌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三種“今注本”外,研究成果的基本載體是大量的論文。李白詩歌解讀的一系列重大的或具體而微的實證性問題,事實上都是在這些論文中得到解決的。這些論文所承載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有些已被三種“今注本”以及郁賢皓《李白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等李白詩選注本所吸收,但也還有大量成果處于散見狀態(tài),尚未得到系統(tǒng)梳理及吸納。為了綜合反映李白詩歌解讀的新鮮學術成果,展現李白詩歌研究當前達到的學術水平,本書設計了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意義的研究思路,即:除了融匯本書作者已發(fā)表或未發(fā)表的關于李白詩歌解讀的看法外,著力之處,是廣取現代李白研究史上、重點是1978年以來諸家所發(fā)表的論文中的成果,經過鑒別裁斷,從中采擷本書作者認為有價值的見解,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展開對李白詩篇的解讀。唐代詩人中,似只有李白詩歌的解讀存在如此多的疑難問題和解讀空間,也只有李白詩歌的解讀近三十年來取得了如此巨大的進展,成果如此豐碩。本書的研究思路立足于李白這一特定研究對象,對李白詩歌來說具有唯一的適用性。
薛天緯,1942年生,陜西宜川人。1963年西北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yè),1981年西北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yè),獲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唐代文學及中國古代詩學,重點是李白研究。曾任中國李白研究會會長。退休前為新疆師范大學教授,曾為華東師范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退休后寓居北京,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主要學術著作有《李白全集編年箋注》(合著)《唐代歌行論》《李太白論》《李白·唐詩·西域》等。
第一卷 蜀中及出蜀之什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尋雍尊師隱居
望夫石
對雨
曉晴
初月
雨后望月
題江油尉廳
上李邕
酬宇文少府見贈桃竹書筒
春感詩
冬日歸舊山
登錦城散花樓
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嘗驅牛經堂下令妻怒將加詰責
白亟以詩謝云
別匡山
峨眉山月歌
宿巫山下
自巴東舟行經瞿塘峽登巫山最高峰晚還題壁
巴女詞
渡荊門送別
荊門浮舟望蜀江
第二卷 灑隱安陸及初入長安之什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征君蕤
山中問答
贈內
安州應城玉女湯作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夜別張五
秋山寄衛(wèi)尉張卿及王征君
酬崔五郎中
贈裴十四
登新平樓
贈新平少年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留別王司馬嵩
春歸終南山松龍舊隱
酬王補闕翼惠莊廟宋丞泚贈別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寄淮南友人
長相思(長相思,在長安)
行路難三首
蜀道難
送友人入蜀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梁園吟
將進酒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
第三卷 寓家東魯之什
第四卷 供奉翰林之什
第五卷 去朝十年之什
第六卷 安史亂中與從璘之什
第七卷 長流夜郎之什
第八卷 晚年之什
第九卷 古風之什
第十卷 依詩體編排之什
附錄 羼入之什
參考書目
詩歌篇目索引
后記
《大國學研究文庫:李白詩解》:
〔題解〕
詩有長序:“乾元歲秋八月,白遷于夜郎,遇故人尚書郎張謂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公、漢陽宰王公,觴于江城之南湖,樂天下之再平也。方夜水月如練,清光可掇,張公殊有勝概,四望超然,乃顧白日:‘此湖,古來賢豪游者非一,而枉踐佳境,寂寥無聞。夫子可為我標之嘉名,以傳不朽!滓蚺e酒酹水,號之曰郎官湖,亦由鄭圃之有仆射陂也。席上文士輔翼、岑靜以為知言,乃命賦詩紀事,刻石湖側,將與大別山共相磨滅焉!本暟矗裎錆h市猶有郎官湖。
《唐才子傳》卷四有張謂傳,記其“少讀書嵩山”,郁賢皓日:“李白于開元二十二年前后曾從元丹丘隱嵩山,未知是否于此時結識張謂!保ā独畎捉挥坞s考》,見《李白叢考》)。郁考又疑李白詩《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嵩陽》、《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之“張子”、“張十四”是否即為張謂。又日:“《唐詩紀事》卷二十五‘張謂’條云:‘謂,登天寶二年進士第!鋾r,李白正在長安供奉翰林,當與張謂有過交往。因此,乾元元年秋八月在夏口遇見張謂,稱之為‘故人’是很自然的了!
沔州,州治漢陽縣。據《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七,自漢陽“東渡江至鄂州七里”。因知李白往來于江夏與漢陽之間頗為近便。
張公多逸興,共泛沔城隅。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四坐醉清光,為歡古來無。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風流若未減,名與此山俱。
〔義釋〕
詩序日“乾元歲秋八月”,是李白自述其流途歲月的確鑿記載。自三月間到達西塞驛,李白在武昌、江夏、漢陽一帶已滯留半年之久,似全然不顧流人在途的程限。這首宴游詩僅“序”言及“白遷于夜郎”,詩中幾將眼前流放遭遇置之度外,唯寫月下泛舟之逸興,與他時所作宴游詩篇的情調略無二致。而同游者“沔州牧杜公、漢陽宰王公”,系當地州、縣兩級最高地方官,其接待流途中之詩人亦全無避忌。李德輝《唐代流人制度與李白的流放〉對此論之甚詳,日:“倘若根據唐朝對待流人的政策來衡量李白的流放,會發(fā)現,李白赴流所,嚴重違越了法律條文規(guī)定的程限。”“《唐律疏議》卷三:‘諸流配人在道會赦,計行程過限者,不得以赦原。謂從上道日,總計行程有違者!谐桃懒睿厚R日七十里,驢及步人五十里,車三十里。其水程,江、河、馀水沿溯,程各不同。’《唐六典〉卷三:‘水行之程,舟之重者,溯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馀水四十五里。’”“李白乾元元年春出發(fā)西行……他的行程嚴重違越了程限,不在赦限,可他竟然也遇赦放歸,怎么來解釋這一現象呢?”“合理的解釋只能是:在流貶的實行過程中,各地政府并未嚴格依照唐代法令的規(guī)定去對待像李白那樣的身無官品的流人,普遍較為寬容,并不是因為李白是大名士,就對他格外開恩,而是當時大致如此;……《唐會要》卷四一‘左降官與流人’稱,諸色流貶之人常!诼范嘧鞫哄,郡縣阿容,許其停滯’,盡管朝廷三令五申,此類現象還是未能杜絕。稍微留意就會發(fā)現,唐代流貶人未按期到達的例子多的是,不惟李白如此。如沈儉期長流驩州,其《初達驩州》‘自昔聞銅柱,行來向一年’之句就是一個直接證據。查《元和郡縣志》卷三八,驩州東北至東都六千六百一十五里,走了將近一年,也遠未達到標準!辈⒁秲愿敗肪砹骸埃ㄌ鞂毼遢d)七月,詔日:‘應流貶人,皆負罪譴,其中或舍其殊死,全彼馀生,將寬嘗(常)法,示有懲戒。如聞在路多作逗遛,郡縣阿容,許其停滯,是何道理?…緯按,既然唐初及天寶初年已見流人在途逗留停滯的情況,則安史亂中政令之執(zhí)行必定更為松弛,此種情況出現于李白’身上實非不可理解之事。而況李白乃大詩人、大名士,流途中遇到地方官的特殊關照,亦情理中事。如本詩所寫詩人與州牧、縣令一同宴游,并應出使當地之尚書郎所請,為其命名”郎官湖“,其文采風流全不似在途流人。李白事跡可為唐代法律之執(zhí)行情況并不嚴密提供一個頗為典型的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