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關注從蘇區(qū)文藝、延安文藝到1949年后文學新規(guī)范的確立與推廣以及當下文學創(chuàng)作的狀況,由幾個關鍵點逐漸勾連起當代文學生產的全過程。全書分作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蘇區(qū)文藝與延安文藝入手,討論1949年后文學制度與文學范式的萌發(fā)與初建;第二部分圍繞當代文學敘事策略與文學空間等問題展開,由此考察1949年后新規(guī)范下的文學生產與存在的問題,論及《小二黑結婚》《創(chuàng)業(yè)史》等經典作品;第三部分側重當下文學創(chuàng)作的難點,探討全球化語境作家在處理地域、時代、性別特性等問題時提供的新的經驗和可能;第四部分為具體作家作品的評論與細讀,涉及阿乙、路內、張楚等青年作家。
叢書總序吳義勤3 n
自序:偉大的傳統(tǒng)與時代的尷尬5 n
輯 n
蘇區(qū)文藝的組織化過程3 n
割裂之痛:1940年代延安的保育困境27 n
騷動與規(guī)訓:“半公家人”的家庭內外 n
——以《夜》和《鄉(xiāng)長夫婦》為例38 n
“當局者”的現場反思 n
——1940年代初延安文學中的“革命婚戀”52 n
從苦難書寫到被動翻身 n
——1942年后延安文學的性別話語66 n
母性的讓渡與異化 n
——1942年后延安文學現象之一80 n
第二輯 n
“文”“史”斷裂的起點 n
——《小二黑結婚》的敘事策略95 n
《創(chuàng)業(yè)史》:細節(jié)中的邏輯與常識問題106 n
《金光大道》的階級斗爭敘事119 n
《金光大道》的路線斗爭問題130 n
1977—1983:文學空間再認識141 n
第三輯 n
“中國故事”:到底應該怎么講159 n
“70后”的“”想象與敘述 n
——以《花街往事》和《認罪書》為例173 n
參照以及距離的長度 n
——重讀《安娜·卡列尼娜》兼論當下小說186 n
艱難的“時代性”:青年作家的突圍與淪陷198 n
當身體不再成為“武器” n
——“80后”部分女作家身體書寫初探208 n
第四輯 n
《古典之殤》:守護鄉(xiāng)土中國的斯文219 n
小說世界中的野心家 n
——阿乙論229 n
離開,或者死 n
——再論阿乙242 n
“像守財奴一樣守住自己的往事” n
——路內論255 n
張楚論268 n
雄心勃勃怎奈江郎才盡 n
——漫談馬原《荒唐》283 n
《琴腔》:藏不住的記憶或年代290 n
走不出的西山 n
——讀王可心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