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14章及兩個附錄,包括:軸向拉伸與壓縮,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應變分析基礎,強度理論等。章末附有習題,并給出參考答案。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材料力學的任務 1
1.2 可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2
1.3 外力及其分類 4
1.4 內力與截面法 5
1.4.1 內力的概念 5
1.4.2 截面法 5
1.5 應力 7
1.6 應變 8
1.7 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9
第2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 11
2.1 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 11
2.2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內力 11
2.3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應力 13
2.3.1 橫截面上的應力 13
2.3.2 斜截面上的應力 16
2.4 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17
2.4.1 低碳鋼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18
2.4.2 鑄鐵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21
2.4.3 其他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21
2.5 材料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22
2.6 軸向拉伸或壓縮耐的強度計算 24
2.6.1 許用應力 24
2.6.2 強度條件 24
2.7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變形 26
2.8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應變能 30
2.9 拉、壓超靜定問題 31
2.9.1 超靜定問題的概念 31
2.9.2 超靜定問題的解法 32
2.9.3 溫度應力 33
2.9.4 裝配應力 35
2.10 應力集中的概念 37
習題 38
第3章 扭轉 44
3.1 扭轉的概念及實例 44
3.2 外力偶矩的計算 45
3.3 扭矩及扭矩圖 45
3.4 薄壁圓筒的扭轉、切應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47
3.5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與變形 49
3.5.1 橫截面上的應力 49
3.5.2 扭轉變形 51
3.6 圓軸扭轉時的強度、剛度條件 52
3.7 圓軸扭轉時的應變能 56
3.7.1 剪切應變能 56
3.7.2 密圈螺旋彈簧的應力和變形 57
3.8 非圓截面桿扭轉的概念 59
習題 60
第4章 彎曲內力 65
4.1 平面彎曲的概念 65
4.2 梁的計算簡圖 66
4.2.1 載荷的簡化 66
4.2.2 支座的簡化 67
4.2.3 靜定梁的基本形式 68
4.3 剪力和彎矩 68
4.4 剪力、彎矩方程和剪力、彎矩圖 72
4.5 載荷集度、剪力和彎矩間的微分關系及其應用 79
4.6 用疊加法作彎矩圖 82
習題 84
第5章 彎曲應力 91
5.1 概述 91
5.2 梁在平面彎曲時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91
5.3 梁的正應力強度條件 96
5.4 彎曲切應力 101
5.4.1 矩形截面粱的彎曲切應力 101
5.4.2 圓形截面粱的彎曲切應力 104
5.4.3 薄壁截面粱的彎曲切應力 105
5.5 梁的切應力強度條件 107
5.6 非對稱截面梁的平面彎曲?彎曲中心 109
5.7 提高彎曲強度的措施 112
習題 116
第6章 彎曲變形 124
6.1 概述 124
6.1.1 工程中的彎曲變形問題 124
6.1.2 彎曲變形——撓度和轉角 124
6.2 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 125
6.3 用積分法求撓度和轉角 126
6.4 用疊加法求撓度和轉角 134
6.5 梁的剛度計算 137
6.6 簡單超靜定梁 138
6.7 梁的彎曲應變能 142
6.8 提高彎曲剛度的措施 143
習題 146
第7章 應力、應變分析基礎 155
7.1 應力狀態(tài)的概念 155
7.1.1 應力狀態(tài)概述 155
7.1.2 描述一點處應力狀態(tài)的方法 155
7.1.3 主應力與主平面 156
7.2 二向應力狀態(tài)分析 157
7.2.1 解析法 158
7.2.2 圖解法——應力圓法 161
7.3 三向應力狀態(tài)的最大應力 164
7.3.1 三向應力圓 164
7.3.2 最大應力 165
7.4 平面應變狀態(tài)分析 165
7.4.1 任意方位的應變分析 165
7.4.2 應變圓 166
7.4.3 主應變及主應變方向 167
7.4.4 應變的實測 167
7.5 應力與應變間的關系 168
7.5.1 廣義胡克定律 168
7.5.2 體積應變 170
7.6 三向應力狀態(tài)下的應變能密度 171
7.6.1 應變能密度 171
7.6.2 體積改變能密度和形狀改變能密度 171
習題 172
第8章 強度理論 177
8.1 概述 177
8.2 常用的強度理論 178
8.2.1 幾個常用的強度理論 178
8.2.2 脆性狀態(tài)與塑性狀態(tài) 180
8.3 莫爾強度理論 183
8.4 含裂紋的斷裂問題 185
習題 187
第9章 組合變形 190
9.1 組合變形的概念 190
9.2 兩相互垂直平面內的彎曲 191
9.2.1 正應力的計算 191
9.2.2 中性軸的位置 192
9.2.3 最大正應力和強度條件 192
9.3 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 194
9.3.1 軸向力和橫向力同時作用 194
9.3.2 偏心拉伸(壓縮) 196
9.4 彎曲與扭轉的組合 198
9.5 組合變形的普遍情況 201
9.6 連接件的實用計算 203
9.6.1 剪切的實用計算 204
9.6.2 擠壓的實用計算 205
習題 208
第10章 壓桿穩(wěn)定 215
10.1 壓桿穩(wěn)定的概念 215
10.2 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力 216
10.3 其他約束條件下細長壓桿的臨界力 218
10.4 壓桿的臨界應力總圖 221
10.4.1 臨界應力 221
10.4.2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 222
10.4.3 臨界應力總圖 223
10.5 壓桿的穩(wěn)定計算 225
10.6 提高壓桿穩(wěn)定性的措施 228
10.7 縱橫彎曲的概念 230
習題 232
第11章 能量法 236
11.1 桿件的應變能計算 236
11.1.1 桿件在基本變形時的應變能 236
11.1.2 桿件在組合變形時的應變能 237
11.2 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 239
11.3 卡氏定理 240
11.4 虛功原理 243
11.5 單位載荷法 244
11.6 計算莫爾積分的圖乘法 250
習題 255
第12章 超靜定結構 260
12.1 超靜定結構概述 260
12.2 力法及其正則方程 261
習題 274
第13章 動載荷 279
13.1 概述 279
13.2 構件作勻加速運動時的應力和變形計算 279
13.3 構件受沖擊時的應力和變形計算 283
習題 288
第14章 疲勞強度 292
14.1 交變應力及疲勞破壞 292
14.2 材料的疲勞極限 295
14.3 構件的疲勞極限及其影響因素 296
14.4 構件的疲勞強度計算 301
14.5 提高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 307
習題 308
附錄I 截面圖形的幾何性質 310
I-l 靜矩和形心 310
I-2 慣性矩、慣性積和慣性半徑 313
I-3 慣性矩、慣性積的平行移軸公式 316
I-4 慣性矩、慣性積的轉軸公式 318
習題 321
附錄II 型鋼表 323
習題答案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