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學報(復刊第七輯)》刊載論文13篇,分為四個欄目:思想史論壇、文獻考釋、文體與流派、詩人與作品。其中葛兆光《仍在胡適的延長線上——有關中國學界中古禪史研究之反思》涉及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史問題;陳尚君《<宣室志>作者張讀墓志考釋》,以新近發(fā)現(xiàn)之墓志材料為基礎,結合其他存世文獻,首次考證出唐代小說家張讀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情況;錢志熙《詞與樂府關系新論》,從唐代詩歌與音樂關系著眼,重新梳理詞與樂府的諸多關聯(lián);蹤凡《<文章辨體>的分類與選篇》,以明天順八年刻本為研究文本,理清了《文章辨體》的類目,即所收文體之數(shù)量,并通過對比研究,弄清了其與《唐文粹》《宋文鑒》《元文類》等書的繼承關系。
思想史論壇
仍在胡適的延長綫上
——有關中國學界中古禪史研究之反思*葛兆光(3)
顧頡剛與崔述*林慶彰(33)
丁茶山的中國易學史論吳偉明(59)
文獻考釋
《宣室志》作者張讀墓志考釋陳尚君(75)
《嘯亭雜録》三條考辨朱則杰(95)
文體與流派
詞與樂府關系新論
——關於詞與樂府關系的綜合考察*錢志熙(107)
馮夢龍《太平廣記鈔》的編纂和評點康韻梅(127)
再論八音詩和八居詩陳福康(171)
劉禹錫與元白詩派的離合陳才智(189)
《文章辨體》的分類與選篇蹤凡(209)
詩人與作品
唐人《幽蘭賦》意象源流論詹杭倫(223)
廖恩燾: 詩界革命一驍將胡全章(243)
權力意志: 清高宗乾隆帝譏斥錢謙益詩文再議嚴志雄(255)
《嶺南學報》徵稿啓事(289)
撰稿格式(291)
特邀稿/《嶺南學報》名家講座系列專稿
《嶺南大學中文系:嶺南學報(復刊第7輯)》:
宋代樂府是詞的正名,而古樂府則稱為詩。宋人的基本看法,自然是推崇古樂府,而貶低詞這種當代的俗樂歌詞。所以,我們考察宋人詞論,多是批評詞不合古樂府的格法,而少有將詞與古樂府相提并論的,這在一定意義上,正說明詞是一種新興歌樂。如宋人的一種普遍看法,認為古詩及樂府都是因情志而發(fā)為詩,又由詩而配為樂;而詞則是先有樂曲而作詩。他們將《堯典》中的“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四句奉為原則,認為先有言志,然后才永言,而后發(fā)為歌聲,而附以音律,認為詞曲將這個順序完全倒過來。《唐音癸簽》卷一五引王安石之言:“古之歌者,皆先有詞,后有聲,故曰‘歌永言,聲依永’,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詞,卻是永依聲也!蓖踝啤侗屉u漫志》則據(jù)王安石此論作了更專門的闡發(fā),并且為樂府之名為詞所獨占而辨析古是今非。所以,在詞與古樂府的關系上,宋人詞論是持一種詩尊詞卑的觀點的,認為相對于古樂府,詞是音樂文藝的一種卑靡化。但是,南宋以降,崇尚蘇軾一派以及復雅論者,開始力求提高詞品,其中的一種論調,就是認為詩詞同源,詞與國風、樂府,原本一脈,甚至認為詞出于古樂府。胡寅為向子誣作《酒邊詞序》就是較早發(fā)表這種論調的一家:“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也。古樂府者,詩之旁流也。詩出于《離騷》、《楚辭》。而騷辭者,變風變雅之怨而迫、哀而傷者也。其發(fā)乎情則同,而止乎禮義則異。名曰曲,以其曲盡人情耳。”上面我們論述過,宋元間樂府是詞的專名,凡稱漢魏六朝樂府者,必加古字。胡寅這里也是一個顯例。胡寅在序的后文專門推崇蘇詞,而貶抑柳永一派的婉約詞?梢娫~論里面的這一派,是屬于復雅的論調。又如張鍅為史達祖作《梅溪詞序》即說:“《關雎》而下三百篇,當時之歌詞也。圣師刪以為經。后世播詩章于樂府,被之金石管弦,屈、宋、班、馬,由是乎出。而自變體以來,司花傍輦之嘲,沉香亭北之詠,至與人主相友善,則世之文人才士,游戲筆墨于長短句間,有能瑰奇警邁,清新閑婉,不流于泡蕩污淫者,未易以小伎訑!边@里不僅推尊詞體于國風、樂府,而且認為變體之詞,始于隋唐之際。王炎《雙溪詩余自序》:“古詩自風雅以降,漢魏間乃有樂府,而曲居其一。今之長短句,蓋樂府曲之苗裔也。古律詩至晚唐衰矣,而長短句尤馬清脆,如厶弦孤韻,使人屬耳不厭也。”王炎認為詞出于樂府中以曲為名的一種,不免望文生義。但可見宋人在推尊詞體、追溯詞源時,其中的一種看法,是認為詞出于古樂府的。他們的基本看法,是認為詞為樂府之變。至于張炎《詞源》通論樂府、聲詩、詞體之延承關系:“古之樂章、樂府、樂歌、樂曲皆出于雅正;涀运逄埔詠,聲詩間為長短句!彼J為至周邦彥,八十四調之聲稍傳,“作詞者多效其體制,失之軟媚而無所取”,也是曲終奏雅之論,反映詩莊詞媚的看法。雖然他們喜愛曲子詞,但在整體的文學地位上,又不能不將它們置于古樂府之下。張炎此書題為《詞源》,全書講的都是樂律與作法,真正溯源于古的,卻只有這開頭一句?梢娝稳说耐畜w樂府,大半都是一種空洞之論。他們對于詞與古樂府的真正關系,也是缺少考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