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許多植物香料,并非中國本土所產(chǎn),而是由早期中西文明交流使者跨國越洋移植而來的,比如丁香、胡椒、羅勒等!渡嗉馍系亩∠恪飞鷦拥赜浭隽酥型饨涣魇飞贤鈦碇参锵懔蟼魅胫袊⒈灰徊讲浇邮艿臍v史,詳細講述了這些外來植物的命名來歷、推廣種植、本土改良的過程。在這本書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作為香料的外來植物進入中國的歷史,也能夠感受到延綿不絕的中國香文化。
《舌尖上的丁香——中國的外來植物�6�1香料》屬于“中國的外來植物”系列彩色叢書。旨在介紹中國引進的各種外來植物的文化涵義,以文化科普教育為特色,文圖并茂,生動有趣。
說起香料,人們就會想起外婆的紅燒肉、媽媽的花草茶、姐姐的化妝品……時至今日,我們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二大香料生產(chǎn)國。從古至今,中國人對香料并不陌生,所以我們也很難理解歷史上西方人對香料的癡迷。在古代、在物質匱乏的西方,香料甚至一度與黃金等價。在西方,香料曾導致了戰(zhàn)爭,香料曾開拓了貿(mào)易線路,香料也曾為宗教典禮、醫(yī)療、飲食、化妝品制造服務……總之,香料使用的歷史之久,出乎大多數(shù)人的想象。
香料的歷史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當時的人類就常采集芳香植物作為藥用品來驅疫避穢。在人類的早期,人們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之心,聞到百花盛開的芳香時,首先想到的是采摘下給人們帶來美感和馥郁香氣的花果葉等奉獻給神靈,以表感恩之情。
在西方,有一些香料甚至比黃金、寶石還要珍稀,據(jù)說耶穌初生時,得到智者饋贈的三件禮物中就有沒藥和乳香,從此,沒藥和乳香就成為敬給神的禮物。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1350年,沐浴時就在水中摻入香膏或香油,他們認為這些香料對健康、對皮膚有益。埃及文化流傳到古羅馬、古希臘,香料成為貴族階級擁有的奢侈品。于是悠長而險峻的“熏香之路”在茫茫沙漠中或浩瀚大海上一走就是幾千年。
5000年前的中國,相傳遍嘗百草的神農(nóng)氏撰寫了人類最早的著作《本草》,其中就贊美茴香、生姜、肉桂等的功效。人們還把他的長壽看成是食物中使用了大量香料的結果。在古代,我國人民常把香料填入用五彩絲線繡精美圖案的香包里,佩掛在身,有裝飾衣著、把玩欣賞的審美功能。又因香包里裝有檀香、丁香、冰片、雄黃、藿香等特殊的香料兼藥材,起著驅邪、除菌、爽神的作用。早在《禮記》中記載:未成年的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須佩戴香包。可見香包還有禮儀的作用。至于皇家,更是胭脂香粉的發(fā)燒友!栋⒎繉m賦》中描寫宮女們消耗宮粉胭脂數(shù)量之巨,令人嘆為觀止。
而現(xiàn)代,香料是一種印象,是寺廟里香煙繚繞、祭祀祈福的景象;香料是一種味覺,是廚房中所必需的配料;香料是一種氛圍,是配制精細化學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國家本就是個盛產(chǎn)香料的大國,玫瑰、中國肉桂、甘草、黃芥末、當歸、白芷、紫蘇、大蔥等,此外還擁有許多外來的香料植物。
素有“香料之王”的檀香,在我國的資格老得很。從古到今,人們對檀香有著一種特別的喜愛,因為它代表著一種高貴、一種生活的質量,古人常以檀香作為修身養(yǎng)性、保健養(yǎng)生的好伴侶。用檀香做的香品在古代市民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于居家或養(yǎng)生用的熏香,或制成家具、掛件等器具。
香味濃郁的八角是一種天然調味品,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也是一味中藥,更是廚房里外婆的秘密武器。燒雞、煮肉、烹魚時,鍋里都會優(yōu)雅地躺著幾枚漂亮的八角,散發(fā)的濃郁香味會讓候在一邊等吃的人口水長流。
咖喱雖是混合香料,但因在中國特別受大眾歡迎,故特意列出。
“百草凝聚日月光”,千百年來,香料這個神奇而又金貴的物品,早已突破烹飪和藥用的功能,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
本書重點介紹了外來香料傳入中國的經(jīng)過、名稱的由來、被中國人接受并喜愛的過程,還著重研究了外來香料在中國獲得的文化涵義與它們在原產(chǎn)地的現(xiàn)狀,從中可以看出同一植物在中外不同文化下的意義對比。
姚歡遠,男,畢業(yè)于復旦大學軟件專業(yè),F(xiàn)任圖書編輯。著有《動物中的中國文化》一書,參與《中華探名典》的編寫。
001 / 序
001 / 安息香
006 / 八角
010 / 百里香
014 / 玻璃苣
017 / 薄荷
022 / 沉香
026 / 丁香
030 / 番紅花
034 / 梵尼蘭
038 / 佛手柑
042 / 旱金蓮
045 / 胡椒
051 / 茴香
055 / 藿香
058 / 姜黃
063 / 咖喱
068 /苦橙花
072 / 辣椒
076 / 羅勒
080 / 迷迭香
084 / 沒藥
087 / 檸檬馬鞭草
090 / 牛至
093 / 歐芹
097 / 肉豆蔻
101 / 肉桂
106 / 乳香
110 / 蒔蘿
113 / 鼠尾草
118 / 酸角樹
121 / 泰國檸檬
123 / 檀香
128 / 西洋接骨木
131 / 香茅
134 / 香桃木
137 / 熏衣草
141 / 芫荽
145 / 月桂
149 / 芝麻
153 / 孜然
迷迭香
不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眼中,迷迭香的味,與其藍的白的花,都是一種低調的美。
冬季與春季,花園中往往會飄蕩著一種特別的、淡淡的香,香似松柏,但更清新;香如薄荷,但更優(yōu)雅。迷迭香,以花名命香名,調和出了這股清香。
迷迭香產(chǎn)自歐洲中部及北非地中海沿岸,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為花季。在其開花的冬季,沒有其他濃香的花,故其香可滿園。而在其長長的枝與長長的葉中點綴的是有藍有白、藍中帶白的花,似乎是映襯這個季節(jié)最好的色彩。
迷迭香更為人們所了解的是它的香。有人說它像草藥,有人說它像松木,總之,是一種淡淡的,富有穿透力的氣味,初聞或許覺得有些強烈,但久聞便能沉浸進去。
古時候,導航技術不夠發(fā)達,航船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一些幸運的水手則能聞到迷迭香的氣味,從而根據(jù)氣味尋找陸地的方位,化險為夷,因而迷迭香又被稱為“海上燈塔”。
基督教對迷迭香情有獨鐘。相傳圣母瑪利亞帶著還是嬰兒的耶穌逃往埃及,途中,瑪利亞的外套被迷迭香的枝條勾住了,迷迭香為表敬意與歉意,花變?yōu)榱怂{色。后來,瑪利亞將洗好的衣服晾在迷迭香上,迷迭香就有了芳香的氣味以及多種藥效,同時也被賦予了神的力量。此后,迷迭香被廣泛種植于各所教堂的周圍,被基督徒視為高貴的供貢品,被尊稱為“圣母瑪利亞的玫瑰”(迷迭香英文名“Rosemary”)。
迷迭香的話語是留住回憶,這還是通過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中的臺詞——迷迭香是用來留住回憶的——廣為人們所接受的。
迷迭香在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后傳入中國,是當時中國與歐洲特別是羅馬帝國進行貿(mào)易的傳統(tǒng)商品,因而迷迭香被商人們稱為“大秦香”。早先在中國,迷迭香因其形態(tài)特征,被百姓們稱為“萬年蠟”,到了崇尚文學的魏晉,人們才給了它“迷迭香”這一詩情畫意的雅名。在冬花中,雖不及梅花的傲,不及水仙的幽,迷迭香還是以其低調的香,博得人們憐愛的贊美。
相傳曹丕和曹植都非常喜歡迷迭香,非但在自家院子里種了一片,還為之各作《迷迭香賦》,寫下了“隨回風以搖動兮,吐芬氣之穆清”“芳暮秋之幽蘭兮,麗昆侖之英芝”的贊美佳句。
迷迭香對烹飪的貢獻也非常大。在西餐的烹制中經(jīng)常會用到迷迭香,煎烤牛排時放一小枝迷迭香葉,頓時將松木的香氣賦予食物。對西方人來說,烹制西餐時使用迷迭香去肉腥味的效果不亞于中國人燒菜時放姜。另外,在湯或意大利面中放迷迭香也能有效提味。
迷迭香更大的價值在于提煉精油。迷迭香精油是很多香水、香皂、清新劑甚至飲料的配料,那股香味有提神醒腦的功效。此外,迷迭香精油制成的香,既能提神又能安神,閱讀、寫作時點一炷迷迭香做的香,心情莫大的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