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集百首詩詞,是作者四十多年間工作、生活的點滴記錄,折射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代農(nóng)民工為改變命運、追求幸福生活,一路艱難跋涉的諸多感受。他的人生經(jīng)歷濃縮了一個時代的背影,他的詩行承載著農(nóng)民工的家國情懷。
一個普通人吟唱的的人生之歌
序 一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是利用周末一個上午的時間,一口氣讀完宋偉明先生的《渡閑齋野草集》的。讀完卻久久不愿釋卷,我在思索一個問題: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一位農(nóng)民,數(shù)十年間,在耕讀、打工之余,創(chuàng)作出這些能直抵人心靈深處的詩作的呢?是愛好嗎?似乎是,似乎又不全是。這些記錄個人數(shù)十年間風雨行程的詩,記錄個人生活經(jīng)歷甚至苦難的詩,我以為可以當史來讀,當個人史來讀,亦可作為時代史來讀。因為,個人的命運是和整個社會息息相關(guān)的,他離不開他所生活的社會,也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古書云:詩言志,歌永言。那么,宋偉明先生在他近乎半個世紀寫就的這些詩作中,到底要說些什么呢?
述志是這部詩集一個很重要的主題。讀《渡閑齋野草集》,我們時常會看到詩人抒發(fā)理想、抱負之作。我和作者素昧平生,但從其自述中約略得知,作者童年、少年時代生活在西府鄉(xiāng)下,青年時期,本來有望成為一名教師,但因為命運的捉弄,沉淪底層,從此,和中國大多數(shù)農(nóng)民一樣,為生計所迫,在貧窮的生活中苦苦掙扎。據(jù)作者自述,他在農(nóng)業(yè)社干過繁重的農(nóng)活;在西安干過搬運工,拉過煤炭、水泥;在寶成鐵路線砌過護坡,抬過砂石;去外縣上山拉過柴,換過糧……很多艱難的日月,他都經(jīng)歷過。但日子苦焦,不等于沒有夢想。夢想如春夏田野上的蝴蝶,時常從他的眼前翩然飛過,惹他癡想,亦讓他煩惱、難過。他曾抱怨命運的不公,也曾痛苦、煩悶過,但這些很快就被他用詩化解掉,更多的是一種自強、自尊,用自己的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一種有尊嚴的生活。我們不能嘲笑他的生活目標太低,事實上,在那個年月,這樣的生活理想是很高的。很多農(nóng)民,終其一生,這樣的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生計逼我離家園,磚瓦灰砂伴長年。風塵已過六十五,望眼依舊是他山。(《嘆今生》)從作者2014年4月25日于西安灞橋田王所作的這首小詩中,我讀到了四處飄零的無奈,但更多的是一位老農(nóng)民工為實現(xiàn)夢想的堅韌?梢哉f,他的很多人生感悟類的詩作,都帶有抒寫理想的性質(zhì)。如他在2005年所寫的一首詩作中,就明確寫道:陰晴圓缺千古看,悲歡離合情必然。喜怒哀樂皆常見,酸甜苦辣美味添。這就有一種放達、樂觀的精神在里面。這種放達與樂觀,讓我想到了蘇東坡,想到了他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自信。這也許是他能洞徹人生而視苦為樂、積極進取的原因吧。
這部詩集還有史的意味在,是個人歷史的記錄,但同時從一個側(cè)面,也折射出四五十年間中國社會的變遷。盡管只是只言片語,依然有民間信史的價值。關(guān)于這一點,作者在寫作時是無意識的,他是無意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錄者。所謂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大概指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況。譬如作者所寫的抗旱詩、所寫的大量的打工詩,從中都能依稀折射時代的影子。我們看到一個農(nóng)民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變革的背景下,是如何一步步離開土地,忍受著遠離親人、遠離故土的痛苦,外出打工,在城鄉(xiāng)間來回漂泊的。讓我們來讀一首他的《盼歸》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作者在青海打工,給海東地委蓋樓。經(jīng)過大半年的辛苦工作,臨近年末時,大樓還未竣工,歸期遙遙,作者思鄉(xiāng)情切,一時悲從中來,情不能遏,遂如杜甫一般,幻想著回家,而寫就了這首《盼歸》。在詩中,作者寫道:西風嚴霜催葉紅,高原谷地十月冬。身在異鄉(xiāng)獨為客,千里愁魂盼歸程。那個時代一位農(nóng)民工的苦痛,完全地以詩出之。這難道不可以當史來讀嗎?
一般來講,詩人都為感情細膩之人,他們觸物傷情,遇時感懷,吊古憑今,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都是極其自然的事。尤其對于親情、友情,他們更加珍視、更加看重,宋偉明也不例外。在這部詩集中,有大量抒寫親情、友情的詩作,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亦可見作者的一顆拳拳之心、一顆赤子之心。如2007年春天,作者和老同學永春等聚會,酒后興奮異常,就寫下了《與友聚會》的詩作:春花秋月何時了,難忘舊事知多少。月上東窗談名著,星落西梢憶前朝。水畔相攜寶雞峽,原邊同觀咸陽道。瞬間已過三十年,笑語依舊容顏老。詩中有回憶,有談史,總之是興致頗高,一直到月落西梢,都不肯散去。其情也摯,其意也濃,讓我不由得想到了陶淵明的詩作《停云》。不過,淵明無福,盡管春醪已熟,樽有美酒,因為大雨,道路阻隔,未能等到友人的到來,也自然不能歡飲。而宋偉明先生卻很幸運,在苦澀的人生旅途中,有了這次難得的清歡。故詩人也很興奮,特意作詩以記之。這樣的詩作,在集中有很多,如《見老友有感》《與同學相聚有感》《聚會有感》《打油詩》《寄語詩》《勸兒》等,都是一些真性情的詩,讓人一讀難忘。
本書中值得一讀的還有一篇序,它是宋偉明先生的兒子宋少禹為父親寫的。在文中,我們看到了兒子是如何從最初的不理解,甚至有些怨恨父親,到逐漸理解父親、憐惜父親的。其間的真誠讓人感動,而其孝心亦讓人動容。人說:多年的父子成兄弟。盡管對大多數(shù)父子來講,因為種種原因做不到,但作為兒子,更多地要去了解父親,了解他的忠厚、善良、苦痛,尤其當父親年老的時候;诖耍液軞J佩宋少禹。最后要說的是,這篇拉雜的文字不能算作序言,只能算作我的一個讀后感。更值得說明的是,宋偉明先生首先是一位打工者,其次才是詩人。我們不能用專業(yè)的眼光去要求他,他喜歡詩,用詩歌記錄他的經(jīng)歷,記錄他所處的時代,這就足矣。
高亞平 2017年4月30日于西安坐靜居
(高亞平,作家、評論家,現(xiàn)為《西安晚報》文化部主任,西安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宋偉明,別號渡閑齋,陜西乾縣人。生于1950年,農(nóng)民出身,1974年進入建筑行業(yè),自學土木建筑專業(yè),取得工民建專業(yè)工程師任職資格,從事建筑業(yè)至今?釔畚膶W、書法,現(xiàn)為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感嘆篇
賀新郎·惆悵/3
讀朱老詩集有感/5
《紅樓夢》又讀有感/6
山村夜/7游動物園偶感/8
登大雁塔偶感/9
游乾陵有感/10
游貴妃墳有感/11
憑空望雨/12
走在他鄉(xiāng)的小路上/13
游馬嵬坡/14
旱/15
秋游馬嵬坡/16
登貴妃墓后臺見玉像偶感/17
靜思/18
自嘆/19
去西郊有感/20
游道觀有感/21
讀崔顥《黃鶴樓》一笑/22
人生感悟/23
無題/24
城南山莊/25
無題/26
清明弄詞/27
過永壽底角溝/28
武侯墓前懷古/29
臨灞河濕地公園作/30
田王煙雨天有感/31
閑游/32
嘆今生/33
立秋日逢雨/34
盼雨/35
雷雨天偶感/36
野草集渡閑齋贊美篇
贊人民教員/43
長安春潮/45
興慶公園一游/46
赴青海途中/47
高原行 /49
海南州贊/51
海南州陣雨/52
龍羊峽二首/53
過曲溝偶吟/55
秋雨即景/56
溫泉贊 /57
鐵佛寺 /58
強家小院/59
大雪迎新年二首/60
去強先生家小書/61
清平樂·早春/62
福銀高速乘車有感/63
清明/64
彬縣禮贊/65
過往小記/67
過太峪川道略記/68
七律·游彬縣涇河大堤/69
游彬縣河堤園林建設(shè)區(qū)略記/70
七月七日夜/72
施工篇
悲秋/81
自我安慰詩/82
施工遇雷雨/83
盼歸/84
平安驛之夜/85
目 錄
春末雨日有感/86
絕句/87
鐵佛嶺/88
春寒/89
筑屋于野/90
建筑者之歌/91
為雨而煩/92
立秋作/93
戲雨/94
強家文化廣場側(cè)記/95
野草集渡閑齋親情篇
取名寄語/107
贈少年/108
秋月夜/109
回鄉(xiāng)偶感/111
祝愿詩/112
春節(jié)偶感/113
中秋有感/114
端午節(jié)寫給女兒/115
冬日游曲江有感/116
開封一日游/117
寫給兒子轉(zhuǎn)業(yè)安置時/118
七律·盡義務(wù)/119
和兒通話有感/120
思鄉(xiāng)/121
外孫出生喜作/122
孫兒孫女出生喜作/123
小孫兒出生喜作/124
示兒/125
打油詩/126
寄語詩/128
勸兒/129
友情篇
與陸崢榮友分別留言/137
與屈存計友分別留念/138
與友聚會/139
山莊夜/140
見老友有感/141
與同學相聚有感/142
聚會有感/143
筆墨篇
跋/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