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民族理論、民族文學、民族藝術等三面進行了研究。民族理論方面,對當代民族研究的核心問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其培育研究綜述,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民族志田野調查的視角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民族文學方面,主要對南方口頭傳統(tǒng)與儀式敘事關系,口頭敘事與文獻敘事的互證,侗臺語民族祈雨儀式的口頭敘事隱喻,兄弟的隱喻,苗族古歌的對比敘事,從蠶馬神話到盤瓠神話的演變,過山瑤史詩《盤王大歌》研究述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民族藝術方面,對貴州民間美術色彩,布依族楓香印染技藝及其紋樣造型的意蘊,黔南苗族銀飾的美學特點及文化特性,毛南族婦女服飾的流變,水族豆?jié){染的文化價值及傳承,布依族舞蹈――“雯當姆”的藝術與審美特征,水族曲藝“旭早”的源起及嬗變,旭早”與水家人的社會生活,苗族蘆笙文化的交流與影響,貴州龍里巫山巖畫人物頭飾藝術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本書對于系統(tǒng)了解西南少數(shù)民族文學與藝術提供了翔實的田野調查資料。
吳紅梅,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執(zhí)行主編,管理學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政策研究、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2項,參加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在《社會主義研究》《浙江社會科學》《社會保障研究》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出版專著《包容性發(fā)展背景下我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整合研究》1部。
民族理論研究
我們如何面對歷史
——當代民族研究的核心問題 納日碧力戈/3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及其培育研究綜述 李靜 施曉瑞/9
建構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汪小麗/18
民族身份認同與文化遺產(chǎn)保護
——苗族史詩《亞魯王》田野調查札記 吳正彪/24
民族志田野調查的視角態(tài)度
——以《苗族社會歷史調查》和《貴州苗夷社會研究》為例 楊培德/37
脫域與嵌入:另類的多點民族志
——關于一項法律人類學的研究反思 張曉紅 胡鴻保/41
民族文學研究
儀式大詞:口頭傳統(tǒng)與儀式敘事關系探析
——以納西族“哲作”(ter55dzo31)為個案 楊杰宏/51
口頭敘事與文獻敘事的互證
——論《張秀眉起義史詩》的史料價值 吳一文/63
侗臺語民族祈雨儀式的口頭敘事隱喻
——以壯族史詩《布伯》與泰國神話《青蛙神的故事》的比較為例 李斯穎/71
論苗族古歌的對比敘事 吳一文/79
兄弟的隱喻
——中國西南地區(qū)同源共祖神話探討 高健/88
從蠶馬神話到盤瓠神話的演變 吳曉東/95
論水族民間文學的分類 石尚彬/101
論莫友芝散文的地域特征 李朝陽/107
過山瑤史詩《盤王大歌》研究述評 胡鐵強 何雅如 李生柱/113
論貴州苗族老虎故事的結構 張鈞波/121
“苗族楊姓不吃心”故事的演變與習俗的起源 吳曉東/127
民族藝術研究
挖掘黔南民間工藝傳承本土民族文化 楊坤/139
貴州民間美術色彩初識 丁文濤 丁川/145
布依族楓香印染技藝及其紋樣造型的意蘊探源 王科本/151
黔南苗族銀飾的美學特點及文化特性 田愛華/155
貴州毛南族婦女服飾的流變 孟學華 劉世彬/160
水族豆?jié){染的文化價值及傳承現(xiàn)狀淺議 潘瑤/165
布依族舞蹈——“雯當姆”的藝術與審美特征 樊敏/169
論水族曲藝“旭早”的源起及嬗變 石尚彬 商韻/174
“旭早”與水家人的社會生活
——水族音樂系列研究之“旭早” 李繼昌/183
苗族蘆笙文化的交流與影響 文毅 馮耘 覃亞雙/190
貴州龍里巫山巖畫人物頭飾藝術 牟孝梅 張麗娜/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