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蘇達札記》作者既具有中國多年的直接經(jīng)驗觀察,又具有多年的美國生活經(jīng)驗。全書所收文章涉及經(jīng)濟、教育、文化和政治等多個領域的主題。多數(shù)文章已經(jīng)在國內(nèi)的《讀書》、《書屋》、《博覽群書》、《二十一世紀》、段明日教育論壇》、《中國書評》、《茶座》系列以及《教育時報》等發(fā)表。全書以中美對照作為思考的緯度,以閱讀為基礎.從多學科的視角對中國的諸多社會現(xiàn)象、歷史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
陳心想,1975年出生于河南永城一個小村莊。1994年從河南省永城師范學校(中師)畢業(yè),保送到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系;1998年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社會學碩士;2001年獲得麥克阿瑟學者獎學金,8月底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系攻讀博士,F(xiàn)供職于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國家戰(zhàn)略規(guī)劃與分析研究中心。研究興趣包括經(jīng)濟社會學、組織與網(wǎng)絡、人才與教育、生物社會
學、醫(yī)療市場等。
第一篇 社會諸像
不平等加劇傷害了誰?
制度設計與不平等的再生產(chǎn):從中美教育的一點比較談起
我反對了那次“校園改革”
文憑社會:高校擴張與文憑貶值及其他
關于“劣幣驅(qū)逐良幣”——與周其仁先生商榷
“房奴”的背后:從電視劇《蝸居》談起
地位物品:增長的社會限制
富足之后
“八字”與人生
戲與擬劇人生觀
人為什么會有利他行為?
從“龍生龍,鳳生鳳”說起:布查德和他的雙生子研究
解密天啟:讀《神似祖先》
黑猩猩的權(quán)與性
有為者亦若是——讀曾紀澤《使西日記》
評說“小沈陽”系列
央視春晚·星光大道
原創(chuàng)·模仿
讓定位為“野心”導航
你的成功是誰的功勞?
不僅僅是娛樂
開山·傳人·師徒父子
躥紅之前:漫長滾打成功路
成功的元素
第二篇 教育文化
追問大學學什么:讀《北大批判》
感受美國的家庭教育
美國教育“裝白”的困境
謹防表揚教育變成“行賄”孩子
家教隨感
城鄉(xiāng)·高考·配額制
民工潮流中的鄉(xiāng)村教育
學社會學從身邊生活開始
社會學家的兩副筆墨
敘事·理論·數(shù)理統(tǒng)計——也與本科生談論文與治學
索羅金在明尼蘇達
知識的傳承創(chuàng)新與知識分子社區(qū)
邁向平權(quán)社會:從慈禧問“禮”談起
“大漢雄風”打造不出漢梁文化
從進化論觀點看創(chuàng)新
……
第三篇 政治經(jīng)濟
后記:逍遙游學
《僑報》文章引用了哈佛大學華裔學生蔡珍妮的一篇論文《這學校亞裔太多了:種族化的知覺與認同之形成》。該文描繪了哈佛27名本部生和波士頓學院一名亞裔學生的認同問題。珍妮自己畢業(yè)于紐約市的牛校亨特高中,來到哈佛后發(fā)現(xiàn),亞裔學生在種族上并不“團結(jié)”,那些亞裔學生認為“裝白”是好事,說自己在嘗試融入“白種人”學生的價值,在課外活動的選擇上,就是和白入學生一起活動,逃避和亞裔學生在一起。對于這些亞裔學生而言,“裝白”是一種很“酷”的事情。這與黑人群體不同,“裝白”不是貶損了,而是“酷”,是好事。蔡珍妮在文章里說:“在黑人之間,‘裝白’在社會地位上可說是一種侮辱,可‘裝白’的亞裔卻通常踞于社會上較受尊敬的地位。由于‘裝亞’(表現(xiàn)得像亞裔)被等同于表現(xiàn)得像外國人或像個書呆子,在亞裔人之間‘裝白’變成了驕傲的象征,而且被評價為有能力融入美國社會。雖然亞裔通常既‘裝白’又‘裝亞’,可是‘裝白’的亞裔較能獲得學校的課外地位,而課外地位通常使得他們獲得名校的錄取資格。”
這些“裝白”的亞裔學生都經(jīng)常自覺地避免有太多的亞裔朋友,他們把自己只結(jié)交白人朋友視為榮譽的標志。這與黑人同齡群體不同,黑人是優(yōu)秀學生被排斥,成為“叛徒”,而亞裔學生則是主動“逃離組織”。當然,蔡珍妮的研究不可能代表整個亞裔學生,從統(tǒng)計學上說,抽樣很有問題,樣本只是哈佛的幾個從美國各地牛校高中考上的不到30個亞裔學生,無法推廣其結(jié)論。但是這種現(xiàn)象也確實比較廣泛地存在。我也曾經(jīng)遇到過一些這樣的學生和“黃香蕉”。為了“裝白”,極端地要擺脫自己的亞裔的一切,對“同我族類”更冷漠和蔑視的表現(xiàn),確實有些病態(tài)。這是個“困局”,是一個非白人族類在美國這個自由國土上的天然“困局”。
人往高處走。以“盎格魯·薩克遜”白人為主導的美國社會,認同主流和融入主流社會就是“往高處走”。以這樣的標準看,“裝白”并沒有錯。比如,在學校里拿好成績,說一口標準的美國英語等。黑人同齡群體和亞裔學生的態(tài)度取向似乎是亞裔學生更可取。但是矯枉過正就不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