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是中國神話傳說的源泉,上古神怪異獸百科大全書。本書收錄了《山海經(jīng)》中的497種神怪異獸,按照《山海經(jīng)》中出場順序,介紹了南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東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中記載的316座山林、300條川澤、400多個荒遠地域中的諸神怪。并且詳細描述了它們的外貌、特征、衍變及故事傳說,搜集了1200余張古今經(jīng)典插圖和紋飾器物,方便讀者全面地了解我國玄幻經(jīng)典《山海經(jīng)》。在今天的文學、影視、藝術(shù)等領(lǐng)域皆能找到《山海經(jīng)》的痕跡。
序言
上古奇幻巨著《山海經(jīng)》中的神怪異獸
一部想象力非凡的驚世之作
《山海經(jīng)》是中國先秦古籍,被認為是一部富有神話色彩的最古地理書,也是一部關(guān)于中國古代物種演化、地理變遷的傳奇之作,內(nèi)容地負海涵、包羅萬匯,極富想象力。它通過詭異的文字與形象的繪畫,讓我們依稀解讀那些或已進化、或已絕跡的遠古生命;了解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獸的無窮奧秘。
《山海經(jīng)》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chǎn)、神話、巫術(shù)、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y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nèi)容。有些學者認為《山海經(jīng)》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海內(nèi)外豐富的山川鳥獸資源。除此之外,《山海經(jīng)》還以流水賬的方式記載了一些奇聞逸事,然而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有較大爭議!渡胶=(jīng)》全書 18卷,其中《山經(jīng)》五卷、《海經(jīng)》八卷、《大荒經(jīng)》四卷、《海內(nèi)經(jīng)》一卷。記載了 100 多個邦國、550 座山、300 條水道以及諸多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chǎn)等信息!渡胶=(jīng)》的作者與成書年代,眾說紛紜。過去認為是禹、伯益所作,大約出于周秦人的記載。然而北齊《顏氏家訓
· 書證篇》又據(jù)《山海經(jīng)》文中有長沙、零陵、桂陽、諸暨等秦漢以后的地名,則認為絕非是禹、伯益所作。后世中,隨著考古學的發(fā)展,禹、伯益之說日趨被否定。
現(xiàn)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jīng)》的成書非一時,作者也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zhàn)國初年到漢代初中期,于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而且書中許多內(nèi)容可能來自口頭傳說。《山海經(jīng)》現(xiàn)在最早的版本是經(jīng)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的。晉朝郭璞曾經(jīng)為《山海經(jīng)》作注,考證注釋者還有清朝畢沅的《山海經(jīng)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經(jīng)箋疏》等。
這樣一部體系龐大、內(nèi)容豐富的書,究竟為何而作,屬于什么性質(zhì),應歸入何種門類,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說法。班固《漢書
· 藝文志》中認為,此書是大舉九州之勢而求其貴賤吉兇,類似后世講究風水的迷信之書;司馬遷在《史記
· 大宛列傳贊》中說《山海經(jīng)》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最先指出其書的志怪性質(zhì);現(xiàn)代學者中也有主張《山海經(jīng)》是記神話傳說的。如《大荒西經(jīng)》中的女媧補天,《大荒北經(jīng)》中的夸父追日,《北山經(jīng)》中的精衛(wèi)填海,此外書中還有許多山神、海神、河神、水神、火神、風神、雨神、旱神,以及日月之神等等?傊,《山海經(jīng)》是一部蘊含中華幾千年古文明的上古百科全書。
撥開神話見歷史
中國古代也一直把《山海經(jīng)》當作史書看待,它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雖然由于濃郁的神話色彩和較強的夸飾性,事物本身的真實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們畢竟留下了歷史的身影。如果把幾條類似的材料加以比較,還是不難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的。例如《大荒北經(jīng)》中黃帝大戰(zhàn)蚩尤的記載,剔除其神話色彩,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場古代部落之間的殘酷戰(zhàn)爭。
同時,《山海經(jīng)》又是一部科技史,既記載了古代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也記載了他們的科學實踐活動,還反映了當時的科學思想以及已經(jīng)達到的科學技術(shù)水平。例如,關(guān)于天文、歷法,《大荒西經(jīng)》載: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逗(nèi)經(jīng)》載:噎鳴生歲十有二。關(guān)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海內(nèi)經(jīng)》載: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洞蠡谋苯(jīng)》載:叔均乃為田祖。關(guān)于手工業(yè),《海內(nèi)經(jīng)》載:義均是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諸如此類的記載不勝枚舉。
匯集中國史上最優(yōu)美的神話
《山海經(jīng)》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話傳說,是中國神話傳說之淵府。任何不可思議的想象都能在《山海經(jīng)》中尋到蹤跡。它以描述各地山川為綱,一共記載了 175 種奇禽異獸、56 種怪蛇游魚、441 位神仙、80 位異人能士、8 個尸象等神怪異獸,以及它們的神話怪談。上天入地,神靈仙人,野獸奇禽,妖魔鬼怪,這些奇觀怪談都收錄在《山海經(jīng)》中。我們耳熟能詳?shù)钠婊蒙裨捑陀刑,女媧補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衛(wèi)填海共工怒觸不周山后羿射日黃帝擒蚩尤等。書中記載的妖怪奇談更是不少,吼聲如嬰兒啼哭的九尾狐,聲如貓叫、能抵御兇災的大天狗,能知祖先姓名的嗜酒狌狌,能歌善舞的混沌帝江,鳥頭蛇身的治水神龜,等等。另外《大荒經(jīng)》和《海外經(jīng)》中還收錄了許多的異人,皮膚黝黑的不死居民,身材短小的周饒國人,手托長耳的聶耳國人,全身生毛的毛民國人,等等。
《山海經(jīng)》中大量存在的這些神話傳說,是今天我們研究原始宗教時難得的珍貴材料。其直觀的想象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間,體現(xiàn)了人類自古以來的好奇之心和敬畏之心,以及上古之人的信仰,是我國民族思想的源泉。這些出神入化的神怪異獸,更是激發(fā)了現(xiàn)代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神怪異獸形象創(chuàng)作了眾多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如《仙劍奇?zhèn)b傳》《大圣歸來》《大魚海棠》《捉妖記》等等中很多有趣的角色、形象,都得到了觀眾和讀者的廣泛認可。
圖畫是《山海經(jīng)》的靈魂
《山海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有圖有文的經(jīng)典,圖畫可以說是《山海經(jīng)》的靈魂,有人說,《山海經(jīng)》是先有圖后有文的一部奇書。郭璞在注解《山海經(jīng)》的時候,為它配了整套的插圖;梁武帝時期張僧繇畫《山海經(jīng)圖》十卷;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記載了在唐代業(yè)已失傳的《山海經(jīng)圖》;北宋舒雅根據(jù)皇家圖書館保存的張僧繇之圖重畫了《山海經(jīng)圖》十卷,等等。令人惋惜的是,這些古老的《山海經(jīng)圖》都亡佚了。但這些曾經(jīng)存在過的古圖,以及出土文物中與《山海經(jīng)》同時代的圖畫,卻開啟了我國古代以圖記事的文化傳統(tǒng)!渡胶=(jīng)》出現(xiàn)的時代可以說是人類文字出現(xiàn)之初真正意義上的讀圖時代。
今日所見均為明清以后所畫,共有 14 種刻本,本書引用了其中 7 個版本中的上千多幅圖,并以明代蔣應鎬、明代胡文煥、清代汪紱等人所繪圖畫為主,其形象生動的畫面可以使讀者對《山海經(jīng)》中所出現(xiàn)的神仙、怪獸有較直觀、全面的了解。
集大成者的新版本
《山海經(jīng)》這部蘊含中華古文明的上古百科全書,它的神秘詭異和璀璨多姿在幾千年后的今天仍讓人無限神往。本書吸取了前人豐富的研究成果,并立足于《山海經(jīng)》與古代文明的衍生關(guān)系,制作了這本奇幻、生動的《山海經(jīng)神怪異獸全畫集(精裝珍藏版)》。有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之處:
一是圖像豐富。本書所有圖畫,由 20 人組成的團隊,歷時 400 余天,搜集整理了歷代關(guān)于《山海經(jīng)》的 14 種刻本,精心挑選出 1200 多幅經(jīng)典形象的古版插圖,并且仔細辨認,準確歸類。所有圖重新描線勾勒,盡可能地恢復怪獸的本真形象,并且通過大膽使用明亮飽滿的金剛紅色,全書呈現(xiàn)一種浮夸冶艷的效果,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希望這些既神奇詭譎又法力無邊的奇禽異獸能入夢,豐富你的想象世界。
二是內(nèi)容專一。本書主要介紹《山海經(jīng)》中的 760 余種神怪異獸。按照《山海經(jīng)》原文的次序,介紹了南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北山經(jīng)、東山經(jīng)、中山經(jīng) 5 大山系,海外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大荒經(jīng) 3 大海經(jīng)中的山間怪獸、水中怪獸和天上的奇禽,還有各山的山神及棲居于此的天神、部落的異民等等,匯集整理了多部著作中對這些神怪異獸外形和故事傳說的記述。用現(xiàn)代的手法來詮釋這部經(jīng)典,試圖詳盡、生動地展示《山海經(jīng)》中神怪異獸的風采,使它們的形象在讀者心中更加鮮明可親。
三是大眾讀本,為生僻字、異體字注音!渡胶=(jīng)》中的神怪異獸大多有著奇異的名字,存在大量難懂的生僻字、異體字。我們?yōu)榱私o讀者提供一本通俗易懂更易了解《山海經(jīng)》的簡單讀本,我們特別做了注音的工作。除了研究常用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辭!贰稘h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還查找了《王力古漢語字典》《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等諸多版本的字詞典,盡可能地選擇了更符合原文本意,同時又更具公認性、便于流傳的字形、讀音。但因為編者能力、學識所不及,難免有出入和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指正,互相交流。
本書立足于研究民族神話、民俗文化之源,刻寫經(jīng)典古籍背后的民族精神、風物,非為宣揚怪力亂神,望廣大讀者理性鑒賞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