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震史料匯考》(修訂版)按時間順序考訂湖北地震史料,起自公元前143年,止于公元1985年,收錄地震記載382條。既有歷史文獻,又有實地考察,既有宏觀報告,又有微觀記錄,圖文并茂,并附有地震史料訂誤、山崩地裂陷匯考、地震簡目和歷史地震震中分布圖。是一部較為系統(tǒng)、完備、準確且具有科學價值的地震史料專著。
《湖北地震史料匯考》(修訂版)按時間順序考訂湖北地震史料,起自公元前143年,止于公元1985年,收錄地震記載382條。既有歷史文獻,又有實地考察,既有宏觀報告,又有微觀記錄,圖文并茂,并附有地震史料訂誤、山崩地裂陷匯考、地震簡目和歷史地震震中分布圖。是一部較為系統(tǒng)、完備、準確且具有科學價值的地震史料專著。
地震史料既是對過去的記錄,又是預測未來地震的鑰匙。史料的可靠性甄別至關重要。本書輯錄原文,鑒別史實,修訂時還依據(jù)新研究進展,對1856年咸豐大路壩地震的震級和烈度進行了修訂,補充了1932年麻城黃土崗地震遺跡材料。
本書對地震活動性分析、歷史地震復核、地震烈度區(qū)劃、地震預測預報、水庫地震研究,以及山崩地裂地質(zhì)災害史研究和綜合減災,有一定參考價值,可供地震和地震史志研究工作者研究使用,也可供防災減災部門和其他文史工作者了解本省地震情況參考。
序言
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地震資料的記載,存于史籍者,早而且夥,散見于地方志、詩文集、雜記、筆記者,更不計其數(shù)。湖北地處中原,交通八方,加之大工程林立,大水庫密布,以是預防地震災戾,至關重要。觀今宜鑒古,發(fā)掘我國古籍寶藏,整理本省地震史料,使之為今所用,則亟宜進行。
1978年成立湖北省地震歷史資料工作小組,搜集了大量地震史料,繼由湖北省地震局熊繼平同志主持編纂《湖北地震史料匯考》。如是所聞,我作為畢生致力于文史、方志學研究工作的一員,是非常贊同和支持這一工作的。
近讀《湖北地震史料匯考》,覺其取材宏富、編排得體、匯考疏釋、脈絡分明,是發(fā)掘和整理史料工作的成功嘗試。通觀全書,縱貫二千百十余年者,既有歷史文獻,又有實地考察,既有宏觀報告,又有微觀記錄,宏微交輝,圖文并茂,洋洋二十萬言,是本省第一部較為系統(tǒng)、完備、準確且具有科學價值的地震史料專著。
地震史料的整理,古人有之,如《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古今圖書集成》等,但僅輯錄類編,對謬誤之處,稽核匡正者少;今人有之,如《中國地震資料年表》,其考訂雖遠超古人,但亦有不少失誤。本書主編熊繼平同志以其工作之余,精心輯錄,博考異同,認真鑒別史實,合理運用史料,取前人之精英,述本人之灼見,提高了所錄資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在繼承、積累和延續(xù)本省地震史料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
本書是研究地震活動的基礎工作之一,它可為繪制新的地震危險區(qū)劃和烈度區(qū)劃圖,制定防震抗震措施提供地震史料的科學依據(jù)。希望廣大的科學工作者充分利用它,在探索地震預報,防震、抗震,減輕地震災害,保衛(wèi)本省的大城市、大工程、大水庫以及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等方面發(fā)揮作用。
原主編熊繼平先生已過世。修訂版主持人饒揚譽,地理學專業(yè)學士、地貌與第四紀地質(zhì)學專業(yè)碩士、構造地質(zhì)學專業(yè)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遙感地質(zhì)、工程地震、震害快速評估和歷史地震方面的研究工作。
西漢—元朝(公元前143年—1367年)1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14
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68
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1948年)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截至1985年)148
附錄一 地震史料訂誤200
附錄二 山崩地裂陷匯考210
附錄三 地震簡目和地震震中分布圖237
附錄四 地震史料分縣索引247
參考文獻輯要251
修訂說明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