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誠信文化(2017年第4輯 總第4輯)》是一本時代感強、學術性強,圖文并茂,旨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讀物。對于誠信文化的研究與探討有利于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更符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三個倡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誠信文化(2017年第4輯 總第4輯)》為2017年第4輯,著重探討了企業(yè)信用綜合指數(shù)體系的重要性、誠信教育、學術誠信等問題。
《中國誠信文化(2017年第4輯 總第4輯)》:
中國是個非常重視歷史的國度,個中因由早被兩千多年前的太史公一語道破: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傳統(tǒng)的歷史觀認為:歷史是客觀事實的產(chǎn)物,文字的敘述與歷史的真實性、客觀性并行不悖。歷史研究就是要去探究把握歷史總體脈絡,預測歷史發(fā)展方向。二十四史正是此種宏大敘事的連續(xù)性的歷史觀的典型代表。放眼寰球,數(shù)千年來,能與之相頡頏的只有西方自古希臘希羅多德以來的史學傳承。對于傳統(tǒng)中國而言,歷史不只是佐政資治、化成天下的工具,還起著鑒往知來、型塑文化認同的作用,更是見證著一個多民族有機互動共同構建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日漸壯大成熟的過程。而書寫歷史最講究的就是一個“信”字。在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中,對一部史書優(yōu)劣的評語是良史和穢史。所謂“良史”,就是說歷史書寫一定是秉筆直書且誠實可信的,反之,曲筆諱飾、臆造篡改的歷史書寫必定是淆亂視聽的失信之作。毋庸諱言,歷史敘事往往會受種種現(xiàn)實因素、語言表達、主觀心態(tài)的制約,錢鍾書曾幽默地指出:“歷史的進程里,過去支配了現(xiàn)在,而歷史的寫作里,現(xiàn)在支配著過去,史書和回憶錄等隨時應變而改頭換面,有不少好范例!逼鋵崳蚴芳矣兄饔^,歷史敘事才須講求客觀與公正心。而發(fā)軔于清末民初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的變革,正是緊緊圍繞著“講信求真”這一主線而磅礴展開。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被迫打開國門的中國開始逐漸卷入西方主導的世界化進程。晚明盛清時期的中西學術交流保持著一個互惠與平等的格局。而進入19世紀,中學西傳明顯衰退,西學東漸日見強盛,咄咄逼人,幾乎呈單向輸入之勢,中國古典學術中唯一能與西方相抗衡的只剩下了文史之學。西潮洶涌之際,傳統(tǒng)史學也開始步入艱難求變之路,遂有清季民初史學革命的發(fā)生。革命歷來有講求推陳出新的穩(wěn)健改良派與主張全盤推倒的激進派。揆諸史實,揭橥史學革命的梁啟超與章太炎,二者的史學主張貌異而心同,以借西學改造更新為主,標榜建立“科學的歷史”的傅斯年與顧頡剛,一主全盤移植西學,一主懷疑古史,一破一立,以西學革中學之命。
在夷務紛紜的年代,從姚瑩到黃遵憲的近代史家無不留心世務、關注國運。百日維新失敗,改良自強夢碎,清廷不復可恃,于是革命乃興。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發(fā)表《新史學》,呼喚“史界革命”,倡導進化論思想指導下的新史學,“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xiàn)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任公批判數(shù)千年發(fā)達之舊史學為“陳陳相因,一丘之貉”“汗牛充棟之史書,皆如臘人院之偶像,毫無生氣”。又指出傳統(tǒng)史學有四弊二病!八谋住睘椋翰恢袊、群體、今務和理想!岸 睘椋耗茕仈⒍荒軇e裁,能因襲不能創(chuàng)作。在此基礎上,梁氏有改造中國舊史并重新撰述中國通史的構想。約略同時,章太炎受到梁啟超在《新民叢報》縱論史學得失的鼓舞,希望融合新舊史料,寫一部與傳統(tǒng)通考、會要決然異趣的具有新理新說的中國通史。
如同但丁被馬克思譽為中世紀最后一個巨人與新世紀最初一個巨人一樣,身兼國學大師與革命先驅二重角色的章太炎,不只是中國傳統(tǒng)學問的殿軍,同時也是現(xiàn)代學問的開路先鋒。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章太炎思想活躍,由維新走向革命,其史學主張意在改革舊史傳統(tǒng),求其更新。這一點在《馗書》中有明確表述。他批評中國舊史傳統(tǒng)主要出發(fā)點是看其信實與否。他不滿舊史之“文辭反復,而辭無組織”“昧其本干,攻其條末”“間焉不昭”“偽飾隱匿”等弊病,批評“以官定為準”的正史反映官方意志有損客觀真實性,褒貶筆削的春秋筆法有損歷史真相。章太炎深感清朝以異族統(tǒng)治中國,大興文字獄、禁毀書籍、鉗制思想,士人“莫敢記述時事”“史其將斬乎”。文字獄是信史最大的敵人,歷史敘事上文字獄式的整飭表現(xiàn)為有意作偽,有意作偽又有羅織影射與居心叵測之別。前者以雍正最能,后者以乾隆為擅。在《與鄧之誠論史書》中,太炎認為“雍正雖能,尤為陰險殘暴,利用理學,濫施恩罰”。檢諸相關檔案可知此評語于雍正恰如其分。在《大義覺迷錄》中雍正帝化為舌辯之士,與曾靜就華與夷的關系好好地辯論了一番,并以勝利者姿態(tài)下令刊布全國。其后乾隆即位,發(fā)覺不妥,才下令繳回。他評價乾隆帝為“雖有位謀,藉編四庫,意在禁毀圖書”,確為不刊之論。
鑒于清修官書往往不實、有所點竄、有所諱言的缺點,章氏在作《哀清史》以表信史在清代所遭遇的摧殘之余,別作《清建國別記》一書力圖恢復廓清清初史實。該書考證精當,先于孟森、鄭天挺之前考證清為金之后裔。指出:清太祖實錄所謂其先乃長白山天女感于朱果而生之事,乃“附會生民玄鳥之義”,自然“誕妄不足信據(jù)”。又考證建州世系,證明清官書以孟特穆為肇祖始居赫圖阿剌之謬,指出范察與董山才是其可稽的祖先。
當飲冰室主人振聾發(fā)聵“二十四史乃是二十四姓帝王家譜”的名言回響未絕之際,以留學生為主體的趨新派,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的浪潮中即高喊出“賽先生”的口號。民初語境中“賽先生”更多體現(xiàn)為科學精神,在實踐層面走向歷史書寫與史料批判的史學革新上。受歐陸學術影響,傅斯年重視收集原始史料,其創(chuàng)辦中研院史語所移植了德國漢學與語文考證學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定不移地遵循以建立在史料批判基礎上的引用原始檔案資料來研究歷史的“蘭克范式”。德國史學家蘭克(Leopoldevon Ranke)被譽為近代史學之父,其人治史特別重視將原始史料應用于考訂。蘭克利用一手檔案力推史學科學化,使真實性成為歷史書寫的最高追求。他認為只有根據(jù)最可靠并經(jīng)過最嚴格批判后認定的史料,才能寫出信而有征的史書。這種以原始史料治史的風尚,引發(fā)了一場史學革命,革命對象當然是依傍二手資料考信不實的史書。
外來思想學術的影響必然會因接受語境與需求的限制而發(fā)生歧變,中國近代學者對蘭克史學發(fā)生誤讀亦在所難免。傅斯年也不例外,其“史學就是史料學”的斷言即是著名誤解之一。事實上,史料只能是史學的基石,絕不可能是史學的本身。應用檔案資料,并非要檔案自己說話,而是經(jīng)過史料批判后用來支持史家的論點。傅斯年要把“歷史學建設得和生物學、地質學同樣”的心愿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翱茖W”一詞在歐陸的用法,是指任何學科的有系統(tǒng)求知,蘭克所謂的“歷史科學”(Geschichtswessenschaft)即本此意。無非是強調信史,即建立在嚴格的學術基礎上的歷史書寫。然而“賽先生”傳人中國,以科學精神改造史學成為民初新銳學人的通識的背后是想當然地把“賽先生”當自然科學講。這也正是為什么傅斯年贊譽顧頡剛在“古史辨”研究中的地位如“牛頓之在力學,達爾文之在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