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為2006年美國雜志界*獎項美國國家雜志獎獲獎文章的精選輯。收錄了獲得該年度*特稿、*新聞報道、*專欄與評論、*批評與評論、*人物特寫、*散文、*公共利益及*小說等大獎的十余篇杰出雜志文章,以雜志特有方式聚焦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美國商人替政府售賣戰(zhàn)爭、美國如何以商業(yè)思維為伊戰(zhàn)征兵、美國電臺輿論場的運作方式、美國經(jīng)濟社會生態(tài)失衡的沖突以及全球性氣候等美國問題或美國人關(guān)注的問題。細節(jié)翔實而精當,敘述清晰而宏大,洞察深刻而透徹,極富紀實與思辨的理性探索,既是一本了解美國2012年的干貨版年鑒,亦是新聞工作者、文學愛好者的特稿盛宴、寫作范本。
這部作品集收錄的文章都是雜志文章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在信息泛濫的新時代,它更奏響了勝利的凱歌,條理清晰的文章編排、堅持不懈的新聞理念、風趣睿智的寫作風格都戰(zhàn)勝了洪水猛獸般洶涌而來的信息垃圾。這部合集乘風破浪,在信息的洪流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對如此佳作,您根本沒有扼腕嘆息的機會,唯有愛不釋手地品讀。
《名利場》編輯 格雷頓·卡特(Graydon Carter)
很多從事新聞行業(yè)的編輯記者都受到海外非虛構(gòu)作品的影響,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在他們看來,這些作品顯示了高超的敘事技巧、精妙的細節(jié)以及結(jié)構(gòu)的完美性,其功能和意義已經(jīng)超越了傳統(tǒng)新聞文體所能承載的范疇,使新聞成為真正的作品,而非消息或者通訊。
我曾經(jīng)十分清晰地記得,20世紀90年代末,一個同事談及*次閱讀普利策新聞獎特稿作品時的感受:新聞竟然可以這樣寫?是的,這就是他的詰問,包裹著一種難以名狀的驚詫。
《南方周末》副總編輯 朱強
格雷頓·卡特(Graydon Carter)
《名利場》編輯
(沈逸 譯)
不盡如人意的作品集真是令人惋惜不已。就像全明星隊,每位成員都能夠獨當一面,同樣地,出類拔萃的文章才能編纂成集。失去了公司的支持,離開了最親密無間的伙伴,哪怕是會聚各路高手的合作團隊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這也難怪零零碎碎的文章被拼湊成一部作品集,難免有斷章取義之嫌。編輯將題材各異的文章匯集在一起,時刻思考著如何將它們?nèi)诤显谝槐緯,就像DJ腦中縈繞的音樂不計其數(shù),但卻能在夜晚有條不紊地呈現(xiàn)一場音樂歌舞盛宴,或是為藝術(shù)家錄制唱片。因此,每一個作品都占據(jù)著特定雜志中特定類目下獨一無二的位置。
其實文章的順序也有跡可循,前一篇和后一篇存在一定的內(nèi)在邏輯和聯(lián)系,這也決定了每篇文章所在的位置。
您手中的作品集在編輯的過程中還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雜志講究圖文并茂,而本書明顯沒有圖片。這恰恰證明了美國雜志編輯學會出版的這套合集的魄力,讓我們看到在沒有圖片的情況下,文章的光彩與神姿依然如雜志初版時那么引人神往。
如果說報紙是將世界呈現(xiàn)在您的眼前,那么雜志,尤其是舉世聞名的精品雜志則是帶您走進它們別有洞天的小天地,更指引您找到自己的桃花源。雜志都有各自報道的領(lǐng)域和范圍,體育、政治、宗教、文學、科學,或是帕里斯·希爾頓(Paris Hilton)的花邊八卦,尤其是月刊更需要術(shù)業(yè)有專攻。既然每家雜志社都分工明確,那么就無須面面俱到,出乎意料的跨界報道反而會破壞雜志一脈相承的風格,令讀者措手不及。報紙總在匆匆忙忙地趕稿印刷,容不得片刻耽誤,雜志則不同,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深入挖掘人物和事件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細節(jié),這才是雜志的生存之道。
人們總喜歡討論雜志的視野,無論歲月更迭,這恰恰是一以貫之的。事實上,流芳百世的經(jīng)典雜志都是時代的縮影,讀者能夠從中看到現(xiàn)下的生活狀態(tài),也能感知未來世界的走向。雜志比報紙更能代表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雜志本身也推動了世界的發(fā)展和進步。不妨想想20世紀30年代的《財富》(Fortune)、20世紀40年代的《生活》(Life)、20世紀50年代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和《星期六晚郵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20世紀60年代的《時尚先生》(Esquire)和《滾石》(Rolling Stone)、20世紀70年代的《新時代周刊》(New Times)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20世紀80年代的《名利場》(Vanity Fair),我斗膽力薦自己的雜志《間諜》(Spy)。這些雜志的主編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工作則有著傳教士般的熱愛和虔誠,筆下的文字撫過讀者心弦,一同呼吸,共同跳動,心脈相連,靈犀相通。每篇文章都力求標新立異,加上照片的裝點,插圖的搭配,排版的創(chuàng)意,文章更是容光煥發(fā)。雜志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作家飛揚的文采引得讀者心旌搖蕩,獨具匠心的編輯風格也大放異彩,成為各大雜志競相模仿的范例。
細數(shù)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雜志,讀者能從其中一些雜志中找到家的味道,正是這份難得的親切感和歸屬感,牢牢抓住了讀者的心。就像《生活》,再如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時代》(Time),還有講述紐約故事的《紐約客》和《間諜》。雖然雜志里家的味道依稀還在,可惜越來越多揭秘名人隱私的小報周刊不斷稀釋著這份濃情蜜意。讀者喜歡這種親密的感覺,他們仿佛進入了一個專屬的俱樂部。我在做《間諜》的時候,不僅給讀者家的感覺,同時也很重視人物的延續(xù)性,我們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通過人物形象的反復出現(xiàn),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共鳴。雜志作家精于構(gòu)思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節(jié),肥胖臃腫的色情小說家、矮個子的億萬富翁、手指短小的暴發(fā)戶都是明星人物,每月如期和讀者見面。雜志就像是一個合唱隊,主編手持指揮棒,指揮樂隊演奏出和諧動人的旋律;主編肩負重任,要選出具有天籟之音的歌者,還要把握節(jié)奏,使每一
位隊員都找準節(jié)拍,一起律動起來。
一般來說,雜志文章有三大構(gòu)成要素:直擊前線、深度揭秘和會說故事。至少具備其中兩個要素才能稱得上優(yōu)秀的雜志文學作品,真正名垂千古的偉大作品則是三位一體,其與眾不同的敘事風格和對問題的獨到見解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作家即使搭上豪華商務艙也能一如既往地妙筆生花。
雜志透過細致入微的文字、充實飽滿的人物,將讀者帶入一個全新的世界,使其沉醉其間,欲罷不能,這也是讀者最津津樂道的閱讀感受。直擊前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報道新聞這樣的正當理由,也常常會被拒之門外,就像兩軍交戰(zhàn)之際,記者想要獲取前線戰(zhàn)報也是困難重重一樣。實力雄厚的新興媒介集團,擁有強大的記者軍團,采訪任何重大事件都不在話下,相較之下,形單影只的雜志記者則勢單力薄,可他們無畏的勇氣和堅忍的毅力卻迸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力量。他們不惜任何代價也要深入前線,拿到一手資料,不愧為無冕之王。再難以攻克的報道難題他們都能迎刃而解,他們頑強拼搏的精神令人動容。他們冒得了風險,耐得住寂寞,即使面對貌似風平浪靜的海面,他們?nèi)匀荒托牡却,因為真相浮出水面的那一刻隨時可能波濤洶涌,他們是決計不會錯過那樣稍縱即逝的珍貴瞬間的。
深度揭秘是雜志文學的第二大要素,只有精湛的采訪技巧和深入的挖掘能力才能講出好故事,報出好新聞。記者針對特定內(nèi)容的深度解析將大大提高報道的文學性。
雜志文學的第三大要素就是會說故事。人人都可以成為事件的傳播者,但是只有優(yōu)秀的記者才有敏銳的新聞觸覺,寫出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故事:設置懸念烘托氣氛,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賦予人物鮮活的生命力,這就是最膾炙人口的敘事模式。經(jīng)典的故事往往不只是平鋪直敘地報道新聞。相反地,敘事新聞作品可以如小說般驚心動魄,發(fā)人深省。珠穆朗瑪峰意外事故的專題報道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令人唏噓不已,《戶外》(Outside)雜志強尼·克萊考爾(JonKrakauer)的報道,再現(xiàn)了當年注定是悲劇的登山事件,該篇報道也成了人類歷史上痛徹心扉的記憶。
這部作品集收錄的文章都是雜志文章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在信息泛濫的新時代,它更奏響了勝利的凱歌,條理清晰的文章編排、堅持不懈的新聞理念、風趣睿智的寫作風格都戰(zhàn)勝了洪水猛獸般洶涌而來的信息垃圾。這部合集乘風破浪,在信息的洪流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對如此佳作,您根本沒有扼腕嘆息的機會,唯有愛不釋手地品讀。
美國雜志編輯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Awards,簡稱ASME)是由美國資深編輯、雜志從業(yè)者組成的權(quán)威組織。1966年,美國雜志編輯協(xié)會聯(lián)合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共同創(chuàng)設美國國家雜志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s),含最佳特稿寫作獎、最佳新聞報道獎、最佳人物特寫獎、最佳公共利益獎等20余個獎項,以表彰編輯的成就、激發(fā)編輯的創(chuàng)造力,獎勵雜志產(chǎn)業(yè)中的佼佼者,即
在編輯目標、編輯手法、吸引公眾關(guān)注度和編排設計等方面一貫表現(xiàn)出眾的雜志和網(wǎng)站。該獎項被視作美國雜志界的最高獎項,在新聞界幾乎可媲美普利策獎,也有媒體稱其為雜志界的奧斯卡。
美國國家雜志獎由主辦方挑選的新聞工作者評審得出,每年有300多名評審員。評選結(jié)果需經(jīng)國家雜志獎委員會審批,該委員會由現(xiàn)任和前任的美國雜志編輯協(xié)會成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院長和資深評審員組成。
001 基因長卷從23個角度了解我們的祖先
最佳特稿寫作獎 《美國學者》
普莉斯拉·朗
018 出售戰(zhàn)爭的男人
最佳新聞報道獎 《滾石》
詹姆斯·班福特
033 電臺主持
入圍人物特寫獎 《大西洋月刊》
大衛(wèi)·福斯特·華萊士
076 新兵
入圍人物特寫獎 《洛杉磯雜志》
杰斯·卡茲
099 生死劫
最佳隨筆獎 《名利場》
馬喬里·威廉姆斯
122 泥巴造人
最佳專欄與評論獎
《紐約客》 亨德里克·赫茨伯格
127 洪堡的禮物
入圍評論與批評獎
《弗吉尼亞評論季刊》 斯文·伯克斯
140 山之逝激進的露天采礦與被鏟平的阿巴拉契亞山脈
入圍新聞報道獎 《哈潑斯雜志》
埃里克·里斯
174 最后的綠林好漢
入圍人物特寫獎 《GQ》 克里斯·希斯
190 恐怖角蛇館的愛與死亡
入圍特稿寫作獎 《牛津美國》
溫迪·布倫納
202 當小女孩遇到太陽魚我是如何讓我女兒(差點)愛上釣魚的
入圍專欄與評論獎
《田野與河流》 比爾·希維
206 人之氣候
最佳公共利益獎 《紐約客》
伊利莎白·科爾伯特
234 基督也搖滾
入圍特稿寫作獎 《GQ》 約翰·杰瑞米亞·蘇利文
261 小心了,女人們怒火中燒
入圍專欄與評論獎《名利場》
詹姆斯·沃爾科特
273 他的世界
最佳評論與批評獎
《哈潑斯雜志》 懷特·梅森
284 窒息
最佳小說獎 《弗吉尼亞評論季刊》
喬伊斯·卡羅爾·奧茨
312 雜志中英文對照表
314 獲獎獎項中英文對照表
315 2006年美國國家雜志獎獲獎及入圍雜志名單
323 致謝
325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