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文化》對香的起源與發(fā)展、香的生產(chǎn)與使用、香的品種與特色、香與養(yǎng)生、香與宗教、香與文學(xué)藝術(shù),進行了全面的探究與闡述,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折射出華夏文明的燦爛光輝。香文化是一個古老而全新的命題。中國用香的歷史已有數(shù)千年之久,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無不以香為伴,對香推崇有加。
1.香煙始升:萌發(fā)于先秦
大約4100年前的一個正月的吉日,在堯的太祖宗廟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典禮。舜接受了堯禪讓的帝位,查得天象瑞正,知道攝政順乎天意,便行專門的祭禮,告于天帝。燔木升煙,上達于天,以此“裎”祭之法祭拜日月、風(fēng)雷、四時;鄭重地遙望遠近山河,以此“望”祭之法向山川行了祭禮;繼而又祭拜了其它神明。此后,舜收集了象征各地首領(lǐng)權(quán)力的五種玉器。又擇吉日,接受四方首領(lǐng)的朝見并頒發(fā)了五種玉器。二月,舜巡視東方,至泰山,燔燒柴木行祭,并依次遙祭各大山川。
這是《尚書·舜典》對舜帝登基的一段記載:“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于上帝,裎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輯五端。既月乃日,覲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在祭祀中燔木升煙,告祭天地,正是后世祭祀用香的先聲。
傳統(tǒng)文化的許多部類都可溯至先秦,香的歷史則更為久遠,可以一直追溯到殷商以至遙遠的先夏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們已經(jīng)用燃燒柴木與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諸神。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已有了“紫(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禮”,堪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釋。而中國的香還有一條并行的線索——生活用香,其歷史也可溯及上古以至遠古時期。早在四五千年之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已出現(xiàn)了作為日常生活用品的陶薰爐。
到春秋戰(zhàn)國時,祭祀用香主要體現(xiàn)為燃香蒿、燔燒柴木、燒燎祭品及供香酒、供谷物等祭法。在生活用香方面,品類豐富的芳香植物已用于香身、薰香、辟穢、祛蟲、醫(yī)療養(yǎng)生等許多領(lǐng)域,并有熏燒、佩帶、熏浴、飲服等多種用法。佩戴香囊、插戴香草、沐浴香湯等做法已非常普遍,薰香風(fēng)氣(生活用香)也在一定范圍內(nèi)流行開來,并出現(xiàn)了制作精良的薰爐。此外,以先秦儒家“養(yǎng)性”論為代表的“香氣養(yǎng)性”的觀念已初步形成,為后世香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chǔ),也為西漢生活用香的躍進創(chuàng)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遠古的香煙
從目前的考古發(fā)掘來看,在6000年前的祭祀活動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燃燒柴木及燒燎祭品的作法(常稱為“燎祭”)。被譽為“中國第一古城址”的湖南澧縣城頭山遺址的大型祭壇、上海青浦淞澤遺址的祭壇都發(fā)現(xiàn)了燎祭遺存。(燔燎祭祀的遺存物不易分辨具體物品,紫祭、燎祭等常統(tǒng)稱“燎祭”。所燒物品大致有兩大類:一類是易于燃燒的植物,如柴木、草、糧食等,另一類是陶器、石器、動物牲體等需借柴木之火焚燎的物品。由于植物遺存多為殘灰,不易識別,燎祭所用植物的種類尚待考察,應(yīng)是選用一些品質(zhì)較好的、含芳香氣味的樹木、灌木或草本植物。)
距今6000~5000年間(約為仰韶時代中晚期),祭壇規(guī)模更大,燎祭遺存更多,可見于遼西東山嘴和牛河梁紅山文化晚期遺址。從東山嘴到牛河梁的數(shù)十公里之內(nèi)綿延分布有大型石砌祭壇、女神廟、積石冢群等規(guī)模宏大的祭祀遺址,位于山梁上的東山嘴祭壇發(fā)現(xiàn)了大片紅燒土、數(shù)十厘米厚的灰土、動物燒骨等燎祭遺存物。此祭壇兩側(cè)對稱,南圓北方,合于后世“祀天于圜丘在南,祭地于方丘在北”的禮制;壇、廟、!叭弦弧钡牟季峙c“天地壇、太廟、陵寢”的布局相似;冢的結(jié)構(gòu)與后世的帝王陵墓相似;出土的龍形玉器也是我國最早的龍形器物之一。該遺址揭示出令人驚嘆的史前文化,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古老淵源。亦可看出,商周時期的燎祭正是對遠古祭祀觀念的繼承。
距今5000~4000年間(約為廣義的龍山時代),燎祭的使用已較為普遍。山西陶寺遺址的祭祀?yún)^(qū)發(fā)現(xiàn)了大型“壇”形建筑,很可能曾用于觀測天象和燎柴祭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此遺址很可能就是堯的都城平陽)。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遺址也有大量燎祭遺存,司知該地區(qū)曾有濃厚的燎祭風(fēng)氣。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太湖及杭嘉湖地區(qū),包括浙江余杭莫角山、反山、瑤山、匯觀山、江蘇常州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蘇吳縣草鞋山、張陵山、昆山綽墩、少卿山等多處遺址,其中有數(shù)十處大型祭壇及類似“金字塔”的貴族墳山(人工堆筑高臺,中間為墓地),其燎祭遺存分布廣泛。
距今4000~3000年問(夏商時期),燎祭已遍及南方與北方、沿海與內(nèi)陸的廣大地區(qū),商代尤為明顯,可見于河南偃師商城、鄭州商城、鄭州小雙橋、四川廣漢三星堆等多處商代遺址。第一爐香:5000年前的薰爐從直覺上說,薰爐似乎不應(yīng)屬于遙遠的“新石器時代”、“遠古時期”,可令人驚嘆的是,近幾十年的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四五千年前的先民們的確已經(jīng)開始使用這種“奢侈”品了。
遼西牛河梁紅山文化晚期遺址曾出土一件之字紋灰陶薰爐爐蓋(距今5000多年)。
山東濰坊姚官莊龍山文化遺址曾出土一件蒙古包形灰陶薰爐(距今4000多年),夾細砂灰陶,高17厘米,腹徑14厘米,頂部開圓孔,爐身遍布各種形狀的鏤孔(圓形、橢圓形、半月形等)。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遺址曾出土一件竹節(jié)紋灰陶薰爐(距今4000多年),高11厘米,口徑9.9厘米(略小于底徑),呈笠形,斜直腹,矮圈足,腹外壁飾有6圈竹節(jié)形凸棱紋,爐蓋捉手四周有18個鏤孔(3孔一組,共6組)。這幾件薰爐“分散”于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其樣式與后世的薰爐一致(而異于祭祀用的鼎彝禮器),并且造型美觀,堪稱新石器時代末期的“奢侈品”,也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折射出早期中華文明的燦爛。(牛河梁遺址的下限距今5000年,姚官莊龍山文化遺址與福泉山良渚文化遺址的下限時間較為接近,但均在4000年之前。)
商:柴祭、燎祭、香酒
殷商甲骨文已有“紫(柴)”、“燎”、“香”等字。
“紫(柴)”字,形如“在祭臺前手持燃燒的柴木”,指“手持燃木”的祭禮”,堪為祭祀用香的一個形象注解。“燎”字,形如“燃燒的柴木”,指“焚燒柴木的祭禮”,有單獨的“燎”,也有“燎牢”、“燎!钡葻瞧渌▌游铮┘榔返姆椒。(《說文》:“寮,紫祭天也。”“紫,燒柴寮祭天也!保
向神明奉獻谷物也是一種古老的祭法,“香”字即源于谷物之香。甲骨文中的“香”,形如“一容器中盛禾黍”(禾黍邊有小點,表示黍粒),指禾黍的美好氣味。篆文變作從黍從甘,“黍”表谷物,“甘”表甜美。(《說文》:“香,芳也,從黍從甘。”)隸書又省略寫作“香”。如《尚書·君陳》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钡滦兄阒粮撸鞘蝠⒅銡饪杀。(據(jù)筆者初步考察)約自東漢開始,“香”也用來指某種香藥(香料),如蘇合香、雞舌香等。自魏晉時,“香”也用來指“香藥制作的香品”,如和香、合香、薰衣香、印香、線香等等。
商代有一種香氣濃郁的貴重香酒,名為“鬯”,多用于祭祀,也常用作賜品或供貴賓享用。一般認為這種鬯酒是用郁金、黑黍等制成。黑黍在當時是一種珍貴的谷物,郁金則是一種芳香草本植物(今姜科姜黃屬植物,也稱郁金草,并非郁金香花),其宿生塊根黃赤芳香,莖、葉、花亦有香,也是一味常用藥材。(另有觀點認為上古的鬯酒不用郁金,而用百草之花,或兼用郁金及百草之花。)
鬯酒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祭品(禮品)之一,使用頻率很高。西周還有專職的“郁人”和“鬯人”負責(zé)用鬯之事,如《周禮·春官》載:“郁人掌裸器。凡祭祀、賓客之裸事,和郁鬯以實彝而陳之!薄佰巳苏乒补褊硕椫!保悖篻uan,酌酒灌地或獻賓。彝:盛酒器。柜:ju,黑黍。)
西周春秋:燔柴、燃蕭等祭禮
西周春秋的祭祀用香(沿襲前代)主要體現(xiàn)為燔燒柴木、燃香蒿、燒燎祭品及供香酒(鬯酒)、谷物等祭法。
燎柴升煙的祭禮!办懿瘛奔溃毞謩t有“裎(yin)祀”、“實柴”、“槱(you)燎”等,蓋為積柴燔燒,在柴上再置玉、帛、犧牲等物,燔燒的物品有別,但都要燔燎升煙。
《儀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保ǒ帲簓i,埋物祭地。)
《周禮·大宗伯》:“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祗,以禋祀祀?yún)翘焐系,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fēng)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埋沉祭山林川澤,以疈辜祭四方百物!保瘢簩⒂、谷物等埋人土中以祭山神地神。沉:將玉、牲體等沉沒入水以祭水神。血祭:以牲體之血滴于地。疈辜:plgu,剖開、掏凈牲體。)鄭玄注:“禋之言煙,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wù)咭。……燔燎升煙,所以報陽也”?追f達疏:“裎,芬芳之祭。”(對裎祀、實柴、槱燎之差異,說法不一,有人認為裎祀是用玉、帛、全牲,實柴用帛、經(jīng)過節(jié)解的牲體,槱燎只用節(jié)解的牲體。)
《詩經(jīng)·維清》贊頌了文王訂立了裎祀祭天的典制:“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裎。迄用有成,維周之禎!边@是周公祭祀文王的樂歌,大意是:有了文王創(chuàng)制的典章,才有了政治的清明與光耀,從開創(chuàng)裎祀祭天的典制到今日的成就,乃周朝的祥瑞。緝、熙:光明。肇:始。
燃“蕭”也是一種重要的祭禮。(“蕭”指香蒿,香氣明顯的蒿,蓋指現(xiàn)在所說的黃花蒿(古稱青蒿)、茵陳蒿等蒿屬植物。)
常焚燒染有油脂的蕭(及黍稷等谷物),并用郁鬯之酒灌地,認為蕭與黍稷之香屬“陽”,郁鬯之香屬“陰”。如《禮記·郊特牲》:“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陰達于淵泉。灌以圭璋,用玉氣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陰氣也。蕭合黍稷,臭陽達于墻屋,故既奠,然后螨蕭合膻薌。凡祭,慎諸此!保x:ruo,焚燒。郊:郊祭,祭天。特、牲:牲體。臭:氣味;圭:上圓(或劍頭形)下方的玉。璋:形如半個圭的玉。灌鬯的容器以圭璋為柄,用玉溫潤之氣。)
《詩經(jīng)·生民》也有焚燒香蒿的記載:“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香蒿常被視為美好之物,如《詩經(jīng)·蓼蕭》以“蕭”比君子:“蓼彼蕭斯,零露滾滾。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蘭”、“柏(松)”等芳香植物也很受推崇,在生活和祭祀中都多有使用。(“蘭”多指蘭草,今菊科的佩蘭、澤蘭、華澤蘭等,有時也指蘭科的蘭花。)
在荊楚一帶,舉行重要的祭祀前常沐浴蘭湯,并以蘭草鋪墊祭品,用蕙草包裹(一說熏烤)祭肉,進獻桂酒和椒酒。如《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薄稗ル日糍馓m藉,奠桂酒兮椒漿。”
三月春禊有浴蘭的風(fēng)俗。春秋兩季要在水邊舉行修潔凈身、祓除不祥的祭禮,稱“祓禊(fuxi)”。三月上巳(第一個巳日)為春禊,人們常集聚水濱,執(zhí)蘭草,沾水、灑身,以祓除冬天積存的污漬與穢氣。這種儀式也有“招魂續(xù)魄”的含意,如《韓詩》:“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xù)魄,秉蘭草,祓除不祥。”此“招魂續(xù)魄”蓋為生者而行,古人認為魂魄不全則致疾病,故在春日召喚魂魄復(fù)蘇或歸于健全。(一說是為逝者招魂,使亡靈不擾生者。)
上巳春禊也是愉快的郊外踏春,青年男女交游的節(jié)日,如《詩經(jīng).溱洧》即寫此風(fēng)俗:“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春禊在漢代常稱“上巳”節(jié),魏晉后改為三月三日,祓禊招魂的含意漸弱,世俗娛樂色彩增加,演變?yōu)橐运叺难顼、交游、踏青為主,王羲之《蘭亭集序》即寫此風(fēng)俗。唐宋時,上巳節(jié)與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合并為清明節(jié),其春游風(fēng)俗即主要來自上巳節(jié)。
枝葉清香的松柏也被視為香潔之木。
制作鬯酒時即以柏木為臼,梧桐為杵,蓋取柏木之香,梧桐之潔白!抖Y記·雜記》:“鬯臼以椈,杵以梧!鞭洌喊氐膭e稱?追f達疏:“搗郁鬯用柏臼桐杵,為柏香桐絮白,于神為宜!
棺槨之木以松柏為貴,《禮記·喪大記》:“君松槨,大夫柏槨,士雜木槨!
夏商神明的牌位也常用松柏制作,如《論語·八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也用柏木祛病辟邪,可見于《五十二病方》。
后世用柏更多,植柏樹、食柏子、燃柏枝、贈柏葉、門前掛柏枝、飲柏酒等等。宋代大型祭祀也焚燒柏木,如《宋史·禮志》:“今天神之祀·皆燔牲首,風(fēng)師、雨師請用柏柴升煙,以為歆神之始。”
柏是古代制香的重要原料,柏子、柏葉、柏木、樹脂等皆可入香(亦入藥),還有專門的“柏子香”,柏木粉也是現(xiàn)在傳統(tǒng)香的常用原料。(柏樹包括側(cè)柏、圓柏(含檜柏)、刺柏、扁柏、福建柏、柏木等多個屬種,福建柏是中國的特有樹種,側(cè)柏也主產(chǎn)于中國。陜西橋山黃帝陵還有一棵4000余歲的側(cè)柏“黃帝手植柏”,相傳為黃帝所植。)
佩香、薰香等生活用香·戰(zhàn)國熏爐
除了用于祭祀,芳香植物還有香身、辟穢、祛蟲、醫(yī)療、居室薰香等多種用途。
插戴香草、佩戴香囊。先秦時,從士大夫到普通百姓(無論男女),都有隨身佩戴香物的風(fēng)氣。香囊常稱“容臭”(臭:xiu,氣味之總稱),佩戴的香囊也稱“佩幃”。香草、香囊既有美飾、香身的作用,又可辟穢防病,在濕熱、多癘疫的南方地區(qū)風(fēng)氣尤盛。
《禮記·內(nèi)則》:“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咸盥漱,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鄙倌耆税菀婇L輩時先要漱口、洗手,整齊發(fā)髻,系好衣服的絲帶,還要在衣穗上系掛香囊(以香氣表恭敬,也可避免身上的氣味冒犯長輩)。
《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披帶江離和白芷,以秋蘭(蘭草)作衣帶的佩飾。扈:hu,披帶。
“蘇糞壤以充幃兮,謂申椒其不芳。”取糞土以滿香囊,佩而帶之,反謂花椒為臭(近小人而遠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