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第2版)從國家和地方、英雄和傳奇、動員結構、技術革新、勞動等不同方面對1949—1966年期間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與文化想象進行了多種角度的討論,這些討論既在文學之中,又在文學之外,這和作者近年來一直強調的打通文本內部/外部的研究有關,也可以視之為當代文學研究方法論上的新的實踐。顯然,作者努力使文學重回公共領域,因此,在本書中,文學史始終處在和社會政治史積極對話的過程中間。作者在強調了中國革命的正當性的同時,并沒有刻意回避無理性的一面,而是嚴肅討論這一正當性如何或因何生產出了它的無理性,這一討論也使本書進入了現代性的核心部分。尤其本書的結尾,直接討論了50—70年代社會主義實踐的危機以及危機的克服問題,從而為進入1980年代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性。本書既是一部文學史的研究著作,也是對中國社會主義歷史進行重新思考的一次思想旅程。
《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第2版)論述涉及國家和地方、英雄和傳奇、動員結構、技術革新、勞動等五六十年時代文化的各個層面;
受國外學界肯定,已經輸出英文版(美國杜克大學出版社)和俄文版(俄羅斯東方出版社)。
蔡翔, 1953年12月生于上海,1970年下鄉(xiāng)插隊,1974年回城做工,1978年考入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上海文學》雜志社執(zhí)行副主編,現為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當代文學和文化研究,兼及散文隨筆寫作。已出版主要著作有:《一個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漫游》《日常生活的詩情消解》《神圣回憶》《回答今天》《何謂文學本身》等十余種。
目?錄
導?論? “革命中國”及其相關的文學表述 1
**章? 國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沖突、調和與妥協 23
一、“地方”風景的敘述以及“風景”再建的困惑 26
二、動員和改造中的“地方” 37
三、脫域、在地和“地方”的保存或者現代性的轉換 57
結語 70
第二章? 動員結構、群眾、干部和知識分子 74
一、動員結構 74
二、群眾 91
三、干部 100
四、知識分子 117
結語 124
第三章? 青年、愛情、自然權利和性 127
一、青年或者“青年政治” 128
二、愛情或者“愛情故事” 145
三、性或者“性的敘述” 160
結語 167
第四章? 重述革命歷史:從英雄到傳奇 169
一、“平凡的兒女,集體的英雄” 170
二、傳奇和一個故事的旅行 187
三、“讀者”和“市場” 196
四、為何或者怎樣重述革命歷史 208
結語 220
第五章? 勞動或者勞動烏托邦的敘述 224
一、《地板》的政治辯論和法令的“情理”化 227
二、《改造》以及改造的故事 235
三、《創(chuàng)業(yè)史》和“勞動”概念的變化 248
四、《萬紫千紅總是春》:女性解放還是性別和解 264
結語 272
第六章? “技術革新”和工人階級的主體性敘事 275
一、弱者的武器和工匠精神 275
二、“文化訴苦”與“技術革新” 288
三、反智主義還是反專業(yè)主義 302
結語 324
第七章? 19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沖突 326
一、物質豐裕和物的焦慮 328
二、“脫離領土”的運動和“重建領土”的努力 337
三、生活小事和國家大事 356
結語:“文學青年”為何再次出現 364
結束語? 社會主義的危機以及克服危機的努力 368
一、什么是社會主義危機 369
二、克服危機的努力 380
三、1980年代的知識轉型 388
結語 392
主要參考文獻 394
后記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