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學名家經典合集(套裝共6冊)》收入了魯迅的《朝花夕拾》《狂人日記》,老舍的《駱駝祥子》《茶館》,蕭紅的《呼蘭河傳》和李劼人《死水微瀾》六部作品。這是歷經時間汏選的六部經典作品,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廣度和深度標示得足夠寬廣,深受讀者歡迎。一本書讀懂一個作家,一套書讀懂一個時代。
關于魯迅,我已經說過太多的話,至今仍然有許多話想說。我現(xiàn)在最想說的話是什么呢?我現(xiàn)在最想說的話就是:中國需要魯迅、中國仍然需要魯迅、中國現(xiàn)在比過去更加需要魯迅。
魯迅那個時代,是中國積貧、積弱、隨時都有可能淪為外國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的時代。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為了救國救民,提出了許多政治主張,影響最大的,有兩大類:其一是晚清洋務派官僚的富國強兵的主張,其二是改良派和革命派革新政治制度的主張。唯獨青年魯迅,對這兩派的政治主張都表示了異議,另外提出了“立人”的主張,并且用“掊物質而張靈明,任個人而排眾數”兩句話概括了它的含義。直至現(xiàn)在,魯迅的立人思想已經少有人提,即使講魯迅“立人”思想的,也鮮有人重視魯迅概括其含義的這兩句話。實際上,不論是晚清洋務派的富國強兵的主張,還是改良派、革命派革新政治制度的主張,著眼點都在國家物質整體形式的變化,并且完全取決于政府官僚和少數精英知識分子。但是,當時中國是四億五千萬人的大國,政府官僚和精英知識分子最多也只有幾萬、幾十萬,那么,剩下的那四億四千多萬的民眾就與中國現(xiàn)當代歷史的發(fā)展無關了嗎?就只能消極地跟著這些政府官僚和少數精英知識分子跑了嗎?這些政府官僚和少數精英知識分子就一定能夠將他們帶到幸福光明的地方去嗎?如果萬一沒有將他們帶到那樣的地方去,怎么辦呢?當然,我們對當時那些先進知識分子的主觀動機是不能懷疑的,但他們不是一兩個人,誰能保證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百分之百地為了救國救民,而不會將國家的權力和財富據為已有呢?我認為,只要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青年魯迅并不滿足于當時洋務派富國強兵的計劃和改良派、革命派革新政治制度的政治主張,而另外強調“立人”的重要性了。
從國家整體的角度,一是要富強,一是要民主,除此之外好像什么都不重要了,但從個人的角度,就不同了。一個人要活著,當然也得有物質的條件,但只有物質的條件,還是遠遠不夠的,《紅樓夢》中榮、寧兩大家人家,僅就物質的生活,可謂已極盡豪華奢侈之能事,但到頭來,反倒是劉姥姥比他們過得更有些滋味,因為她到底還是靠著自己的那點聰明才智撐持著自己一家的生活,也理所當然地得到自己兒子和媳婦的一份真誠的愛心的。我們當代的中國人,當然不能滿足當一個劉姥姥了。
魯迅(1881-1936),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曾赴日本仙臺學醫(yī),后棄醫(yī)從文,只為改變國民精神。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1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并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此后筆耕不輟,在小說、散文、雜文、散文詩和舊體詩、外國文學翻譯及古籍校勘等方面貢獻卓著,創(chuàng)作的眾多文學形象深入人心。、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于上海,上萬名上海民眾自發(fā)舉行公祭、送葬、魯迅作品被譯成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的讀者
《朝花夕拾》
《狂人日記》
《駱駝祥子》
《茶館》
《呼蘭河傳》
《死水微瀾》
《現(xiàn)代文學名家經典合集(套裝共6冊)》
《駱駝祥子》
我們所要介紹的是祥子,不是駱駝,因為“駱駝”只是個外號;那么,我們就先說祥子,隨手兒把駱駝與祥子那點關系說過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車夫有許多派:年輕力壯,腿腳靈俐的,講究賃漂亮的車,拉“整天兒”,愛什么時候出車與收車都有自由;拉出車來,在固定的“車口”或宅門一放,專等坐快車的主兒;弄好了,也許一下子弄個一塊兩塊的;碰巧了,也許白耗一天,連“車份兒”也沒著落,但也不在乎。這一派哥兒們的希望大概有兩個:或是拉包車;或是自己買上輛車,有了自己的車,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沒大關系了,反正車是自己的。
比這一派歲數稍大的,或因身體的關系而跑得稍差點勁的,或因家庭的關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數的拉八成新的車;人與車都有相當的漂亮,所以在要價兒的時候也還能保持住相當的尊嚴。這派的車夫,也許拉“整天”,也許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為還有相當的精氣神,所以無論冬天夏天總是“拉晚兒”。夜間,當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與本事;錢自然也多掙一些。年紀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兩派里有個地位了。他們的車破,又不敢“拉晚兒”,所以只能早早地出車,希望能從清晨轉到午后三四點鐘,拉出“車份兒”和自己的嚼谷。他們的車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錢。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貨物,都是他們;錢少,可是無須快跑呢。
在這里,二十歲以下的——有的從十一二歲就千這行兒——很少能到二十歲以后改變成漂亮的車夫的,因為在幼年受了傷,很難健壯起來。他們也許拉一輩子洋車,而一輩子連拉車也沒出過風頭。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車,筋肉的衰損使他們甘居人后,他們漸漸知道早晚是一個跟頭會死在馬路上。他們的拉車姿勢,講價時的隨機應變,走路的抄近繞遠,都足以使他們想起過去的光榮,而用鼻翅兒扇著那些后起之輩。可是這點光榮絲毫不能減少將來的黑暗,他們自己也因此在擦著汗的時節(jié)常常微嘆。不過,以他們比較另一些四十上下歲的車夫,他們還似乎沒有苦到了家。這一些是以前絕沒想到自己能與洋車發(fā)生關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經不甚分明,才抄起車把來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錢吃光的小販,或是失業(yè)的工匠,到了賣無可賣,當無可當的時候,咬著牙,含著淚,上了這條到死亡之路。這些人,生命最鮮壯的時期已經賣掉,現(xiàn)在再把窩窩頭變成的血汗滴在馬路上。沒有力氣,沒有經驗,沒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當中也得不到好氣兒。他們拉最破的車,皮帶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氣;一邊拉著人還得一邊兒央求人家原諒,雖然十五個大銅子兒已經算是甜買賣。
此外,因環(huán)境與知識的特異,又使一部分車夫另成派別。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華,較比方便;同樣,在安定門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門外的走南苑……
這是跑長趟的,不愿拉零座;因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個銅子的窮湊了?墒撬麄冞不如東交民巷的車夫的氣兒長,這些專拉洋買賣的講究一氣兒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頤和園或西山。氣長也還算小事,一般車夫萬不能爭這項生意的原因,大半還是因為這些吃洋飯的有點與眾不同的知識,他們會說外國話。英國兵,法國兵,所說的萬壽山,雍和宮,“八大胡同”,他們都曉得。他們自己有一套外國話,不傳授給別人。他們的跑法也特別,四六步兒不快不慢,低著頭,目不旁視的,貼著馬路邊兒走,帶出與世無爭,而自有專長的神氣。因為拉著洋人,他們可以不穿號坎,而一律的是長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褲子,褲筒特別肥,腳腕上系著細帶;腳上是寬雙臉千層底青布鞋;干凈,利落,神氣。一見這樣的服裝,別的車夫不會再過來爭座與賽車,他們似乎是屬于另一行業(yè)的。
有了這點簡單的分析,我們再說祥子的地位,就像說——我們希望——一盤機器上的某種釘子那么準確了。祥子,在與“駱駝”這個外號發(fā)生關系以前,是個較比有自由的洋車夫,這就是說,他是屬于年輕力壯,而且自己有車的那一類:自己的車,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車夫。這可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