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演義》(下)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中的一本,講述南北朝時期的歷史事件與紛紜人物,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紛呈,是史學(xué)愛好者、文學(xué)愛好者的經(jīng)典書目。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古典歷史小說。作者蔡東藩,清末、民國初期著名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本套書共11部,21冊,1040回,以小說形式再現(xiàn)了上起秦始皇、下訖民國的2166年間的中國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diǎn)平實(shí),內(nèi)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zhèn)洌蔀橥ㄋ资分慕?jīng)典。其內(nèi)容跨越時間之長、描寫人物之眾、篇幅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zui。被譽(yù)為小說版的《中國通史》、平民版的“二十四史”,備受史學(xué)大家顧頡剛推崇。
自序
子輿氏有言曰:“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鬃討,作《春秋》,《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狈蚩鬃討謥y賊,亂賊亦懼孔子。則信乎一字之貶嚴(yán)于斧鉞,而筆削之功為甚大也。春秋以降,亂賊之迭起未艾,厥惟南北朝,宋武為首惡,而齊而梁而陳,無一非篡弒得國,悖入悖出,忽興忽亡,索虜適起而承其敝,據(jù)有北方,歷世十一,享國至百七十馀年。合東西二魏在內(nèi)。夷狄有君,諸夏不如,可勝慨哉!至北齊、北周,篡奪相仍,蓋亦同流合污,骎骎乎為亂賊橫行之世矣。隋文以外戚盜國,雖得混一南北,奄有中華,而冥罰所加,躬遭子禍。阿弒君父,賊弟兄,淫烝無度,卒死江都,夏桀、商辛不是過也。二孫倏立倏廢,甚至布席禮佛,愿自今不復(fù)生帝王家,倘非乃祖之貽殃,則孺子何辜,乃遽遭此慘報乎?然則隋之得有天下,亦未始非過渡時代,例以舊史家正統(tǒng)之名,隋固不得忝列也。沈約作《宋書》,蕭子顯作《齊書》,姚思廉作梁陳二書,語多回護(hù),諱莫如深。沈與蕭為梁人,投鼠忌器,尚有可原;姚為唐臣,猶曲諱梁、陳逆跡,豈以唐之得國,亦仍篡竊之故智歟?抑以乃父察之曾仕梁、陳乃不忍直書歟?彼夫崔浩之監(jiān)修《魏史》,直書無隱,事未蕆而身死族夷。旋以諂諛狡佞之魏收繼之,當(dāng)時號為“穢史”,其不足征信也明甚!侗饼R書》成于李百藥,《北周書》成于令狐德芬,率爾操觚,徒憑兩朝之記錄,略加刪潤,于褒貶亦無當(dāng)焉!端鍟份嬛T唐臣之手,而以魏征標(biāo)名。魏以直臣稱,何以《張衡傳》中,不及弒隋文事,明明為亂臣賊子,而尚曲諱之,其馀何足觀乎?若李延壽之作《南北史》,本私家之著述,作官書之旁參,有此詳而彼略者,有此略而彼詳者,茲姑不暇論其得失,但以隋朝列入《北史》,后人或譏其失宜,竊謂《春秋》用“夷禮”則夷之,李氏固猶此意也。嗟呼!亂臣賊子盈天下,即幸而牢寵九有,囊括萬方,亦豈真足光耀史乘,流傳后世乎哉?本編援李氏《南北史》之例,捃摭事實(shí),演為是書;復(fù)因年序之相關(guān),合南北為一爐,融而冶之,以免閱者之對勘,非敢謂是書之作,足以步官私各史之后塵。但閱正史者,常易生厭,而覽小說者不厭求詳,鄙人之撰歷史演義也有年矣,每書一出,輒受閱者歡迎,得毋以辭從淺近,跡異虛誣,就令草草不工,而于通俗之本旨,固尚不相悖者歟!抑尤有進(jìn)者,是書于亂賊之大防,再三致意,不為少諱。值狂瀾將倒之秋,而猶欲揚(yáng)湯止沸,鄙人固不敢出此也。若夫全書之體例,已數(shù)見前編之各歷史演義中,茲姑不贅云。
中華民國十三年一月古越蔡東藩自敘于臨江書舍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浙江蕭山人,卓越的演義小說家、歷史學(xué)家。1916年開始,歷時10年,蔡東藩將秦朝到民國2000余年歷史盡書于筆下,成書11部,21冊,1000余回,合稱“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該書“以正史為經(jīng),以逸聞為緯”,“語皆有本”,較之《三國演義》,更忠實(shí)于歷史;較之“二十四史”,更通俗易懂;較之《國史大綱》,自評自注更加生動有趣。此書一經(jīng)出版,即受到顧頡剛、二月河等眾多名人的推崇,風(fēng)靡全球,重印幾十版,累計銷量逾千萬冊,實(shí)為通俗史著之經(jīng)典巨著。蔡東藩因此而被譽(yù)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第五十一回 戰(zhàn)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悉大小后
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憂去世 賀拔岳被賺喪身
第五十三回 違君命晉陽興甲 謁行在關(guān)右迎鑾
第五十四回 飲宮中魏主遭鴆毒 陷澤畔竇泰死戰(zhàn)場
第五十五回 用少擊眾沙苑交兵 廢舊迎新柔然納女
第五十六回 戰(zhàn)邙山宇文泰敗潰 幸佛寺梁主衍舍身
第五十七回 責(zé)賀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毆禁東魏主 智慕容計擒蕭淵明
第五十九回 縱叛賊朱異誤國 卻強(qiáng)寇羊侃守城
第六十回 援建康韋粲捐軀 陷臺城梁武用計
第六十一回 困梁宮君王餓死 攻湘州叔侄尋仇
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脅君 篡帝祚高洋竊國
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
第六十四回 弒梁主大憝行兇 臠侯賊庶支承統(tǒng)
第六十五回 殺季弟特遣猛將軍 鴆故主兼及親生女
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并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
第六十七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
第六十八回 宇文護(hù)挾權(quán)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
第六十九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zé)
第七十回 戮勛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
第七十一回 遇強(qiáng)暴故后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
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
第七十三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quán)奪位陳主被遷
第七十四回 昵奸人淫后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
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hù)稔惡伏誅
第七十六回選將才獨(dú)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jìn)馮小憐
第七十七回 韋孝寬獻(xiàn)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
第七十八回 陷晉州轉(zhuǎn)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
第七十九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沈冤
第八十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
第八十一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勛戚代興
第八十二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lián)吟艷妃專寵
第八十三回 長孫晟獻(xiàn)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
第八十四回 設(shè)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
第八十五回 據(jù)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
第八十六回 反罪為功筑宮邀賞 寓剿于撫徙虜實(shí)邊
第八十七回 恨妒后御駕入山鄉(xiāng)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
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
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qiáng)結(jié)同心
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
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
第九十三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xiàn)詩逢鬼魅
第九十四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
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
第九十六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
第九十七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游
第九十八回 麻叔謀罪發(fā)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
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關(guān)中 囑獻(xiàn)書矮奴死闕下
第一百回 弒昏君隋家數(shù)盡 鴆少主楊氏兇終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史演義(下)》:
第五十一回 戰(zhàn)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悉大小后
卻說高歡自信都發(fā)兵,出御爾朱氏各軍。因聞爾朱勢盛,頗費(fèi)躊躇。參軍竇泰勸歡用反問計,使?fàn)栔焓献韵嗖乱,然后可圖。歡乃密遣說客,分途造謠,或云世隆兄弟陰謀殺兆,或云兆與歡已經(jīng)通謀,將殺仲遠(yuǎn)等人。兆因世隆等擅廢元曄,已有貳心,至是得著謠傳,越發(fā)起疑,自率輕騎三百名,往偵仲遠(yuǎn)。仲遠(yuǎn)迎他入帳。他卻手舞馬鞭,左右窺望。仲遠(yuǎn)見他意態(tài)離奇,當(dāng)然驚訝,彼此形色各異。兆不暇敘談,匆匆出帳,上馬竟去。確是粗莽氣象。仲遠(yuǎn)遣斛斯椿、賀拔勝追往曉諭,反為所拘。仲遠(yuǎn)大懼,即與度律引兵南奔。狼怕虎,虎怕狼,結(jié)果是同歸于盡。
兆既執(zhí)住椿、勝,怒目叱勝道:“汝有二大罪,應(yīng)該處死!”勝問何罪?兆厲聲道:“汝殺衛(wèi)可孤,罪一;衛(wèi)可孤為拔陵將,與兆何與?兆乃指為勝罪,一何可笑!天柱薨逝,爾不與世隆等同來,反東擊仲遠(yuǎn),罪二;殺可孤事見四十六回,擊仲遠(yuǎn)事見四十九回。我早欲殺汝,汝尚有何言?”勝抗言道:“可孤乃是賊黨,勝父子為國誅賊,本有大功,怎得為罪?天柱被戮,是以君誅臣,勝當(dāng)時知有朝廷,不暇顧王,今強(qiáng)寇密邇,骨肉構(gòu)隙,不能安內(nèi),怎能御外?勝不畏死,畏死不來,但恐大王未免失策噦!闭茁剟傺,恰是有理,倒也不欲下手,再經(jīng)斛斯椿婉言勸解,乃釋二人使歸,自待高歡廝殺。
歡尚恐眾寡不敵,更問段榮子韶,韶答道:“爾朱氏上弒天子,中屠公卿,下虐百姓,王以順討逆,如湯沃雪,怕他什么!”歡又道:“若無天命,終難濟(jì)事!”韶申說道:“爾朱暴亂,人心己去,天從人愿,何畏何疑!”歡乃進(jìn)至廣阿,與兆一場鏖斗,果然兆軍皆潰,兆亦遁走,俘得甲士五千馀人,隨即引兵攻鄴。
相州刺史劉誕嬰城固守,相持過年,歡掘通地道,縱火焚城,城乃陷沒。劉誕受擒,歡授楊倍為行臺右丞,即令情表達(dá)新主元朗,迎入鄴城。朗至鄴后,進(jìn)歡為柱國大將軍,兼職太師,歡子澄為驃騎大將軍。
爾朱世隆聞歡得鄴城,當(dāng)然憂懼,急忙卑辭厚禮,向兆通誠,與約會師攻鄴。并請魏主恭納兆女為后,兆乃心喜,更與天光、度律,申立誓約,復(fù)相親睦。斛斯椿與賀拔勝,自兆處釋歸,仍入爾朱軍。椿密語勝道:“天下皆怨恨爾朱,我輩若再為所用,恐要與他同盡了,不如倒戈為是!眲俅鸬溃骸疤旃馀c兆,各據(jù)一方,去惡不盡,必為后患,如何是好?”椿笑道:“這有何難!看我設(shè)法便了!泵钣泻。遂入見世隆,勸他速邀天光等,共討高歡。世隆自然聽從,立即遣人征召天光。
天光意存觀望,延不發(fā)兵,斛斯椿自愿西往,兼程入關(guān),進(jìn)見天光道:“高歡作亂,非王不能平定,王難道坐視不成?高氏得志,王勢必孤,唇亡齒寒,便在今日。,’天光瞿然道:“我亦正思東出哩!睍r賀拔岳為雍州刺史,天光召與熟商,岳獻(xiàn)議道:“王家跨據(jù)三方,土馬強(qiáng)盛,料非高歡所能敵。誠使戮力同心,往無不勝。今為王計,莫若自鎮(zhèn)關(guān)中,固守根本,分遣銳卒,與眾軍合勢,庶進(jìn)可破敵,退可自全!比粲迷姥,天光何致遽死?天光頗欲從岳,偏斛斯椿力請自行,乃留弟爾朱顯壽守長安,自引兵赴鄴城。椿即返報世隆,世隆亟檄兆與仲遠(yuǎn)兩軍,同會天光,又遣度律自洛往會。于是四路爾朱軍,陸續(xù)到鄴,眾號二十萬,列著洹水兩岸,扎滿營壘,如火如荼。返跌下文。
高歡盡起徒眾,步兵不滿三萬人,騎兵不過二千,此時既遇大敵,只好一齊調(diào)出,往屯紫陌。時封隆之已升任吏部尚書,留使守鄴,歡親出督師。高敖曹進(jìn)官都督,也率里人王桃湯等三千人從歡。歡見敖曹部曲,統(tǒng)系漢人,恐未足濟(jì)事,欲分鮮卑兵千馀人,接濟(jì)敖曹。敖曹道:“兵與將貴相熟習(xí),鮮卑兵素不相統(tǒng),若羼雜舊部,適起爭端,反足礙事,不如各專責(zé)成為是!蔽乙嘣迫。歡乃罷議,便在韓陵山下設(shè)一圓陣,后面用牛驢連系,自塞歸路,以示必死。爾朱兆出營布陣,召歡答話,問歡何故背誓?歡應(yīng)聲道:“我與汝前曾立誓,共輔帝室,今天子何在?”兆答道:“永安枉害天柱,我出兵報仇,何必多議!”歡又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況天柱未嘗不思叛君,罪亦應(yīng)誅,何足言報?今日與汝義絕了!”說著,即擂鼓開戰(zhàn)。歡自將中軍,高敖曹將左軍,歡從父弟岳將右軍,各奮力向前,拼死決斗。兆為前驅(qū),天光、度律為左右翼,仲遠(yuǎn)為后應(yīng),仗著兵多將眾,包抄過來,恰是厲害得很,且專向中軍殺入,意欲取歡。歡雖督眾死戰(zhàn),怎奈敵勢兇猛,實(shí)在招架不住,前隊多被殺傷,后隊未免散步。高岳、高敖曹兩軍,未曾吃緊,岳遂抽出五百銳騎,直沖爾朱兆,敖曹亦率健騎千人,橫擊爾朱左右翼。別將斛律敦收集散卒,繞出敵軍后面,攻擊仲遠(yuǎn)。爾朱各軍,各自受敵,便皆駭奔。歡見他陣勢分崩,麾眾皆進(jìn),大破爾朱軍,賀拔勝與徐州刺史杜德解甲降歡。兆知不可敵,對著慕容紹宗,撫膺太息道:“不用公言,乃竟至此!”說著便驅(qū)馬西走。勇而寡謀,實(shí)是無用。還虧紹宗返旗鳴角,取拾潰兵,始得成軍退去。仲遠(yuǎn)亦奔往東郡,度律、天光逃向洛陽。
都督斛斯椿語別將賈顯度、顯智道:“爾朱盡敗,勢難再振,今不先執(zhí)爾朱氏,我輩將無噍類了!蹦艘怪辽O铝⒚耍兜老冗,入據(jù)河橋,把爾朱氏的私黨,一并捕戮。度律、天光聞變,整兵往攻,適值大雨傾盆,士卒四散,兩人只率數(shù)十騎,拖泥帶水,向西竄去。斛斯椿遣兵追捕,捉住度律、天光,解至河橋。再由賈顯智等入襲世隆,也是馬到擒來。爾朱彥伯入直禁中,聞難出走,同為所執(zhí),與世隆牽至閶闔門外,梟了首級,送往高歡。就是度律、天光兩人,雖尚未死,也被械送入鄴,歸歡處治。歡將二人暫系鄴城。
魏主恭使中書舍人盧辯,赍敕勞歡。歡使見新主元朗,辯抗辭不從。歡不能奪志,遣令還洛。爾朱部將侯景,本與歡并起朔方,輾轉(zhuǎn)投入爾朱軍,至是仍奔鄴依次。不略侯景,為下文伏案。還有雍州刺史賀披岳,聞天光失敗,亦生變志,商諸征西將軍宇文泰。泰為征西將軍,見四十九回。泰勸岳徑襲長安,并為岳至泰州,誘約刺史侯莫陳悅,一同會師,直抵長安城下。長安留守爾朱顯壽見上。猝聞敵至,一些兒沒有防備,只好棄城東走。泰等追至華陰,得將顯壽擒住,送與高歡。歡令岳為關(guān)西大行臺,泰為行臺左丞,領(lǐng)府司馬。嗣是泰在岳麾下,事無巨細(xì),悉歸參贊。這且待后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