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習茶之道
行知茶文化叢書序
郭孟良
好友馬君哲峰,擅于言更敏于行,中原茶界活動家也。近年來創(chuàng)辦行知茶文化講習所,致力于中華茶文化的教育傳播。他一方面堅持海內訪茶、習茶之旅,積累實踐經驗,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并以生花妙筆形諸文字,發(fā)表于紙媒或網絡,與師友交流互鑒;另一方面在不斷精化所內培訓的同時,走進機關、學校、社區(qū)、企業(yè),面向公眾舉辦一系列茶文化專題講座,甚得好評。今整理其云南訪茶二十二記,編為《普洱尋茶記》,作為行知茶文化叢書的首卷,將付剞劂,用廣其傳,邀余為序。屢辭不獲,乃不揣淺陋,以知行合一,習茶之道為題,略陳管見,附于卷端,以為共勉。
知行合一,乃我國傳統(tǒng)哲學的核心范疇,所討論的原是道德知識與道德踐履的關系!渡袝·說命》即有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說法。宋代道學家于知行觀多所探索,朱子集其大成,提出了知行相須、知先行后、行重于知等觀點。至明代中葉,陽明心學熾盛,以良知為德性本體、致良知為修養(yǎng)方法、知行合一為實踐工夫、經世致用為為學旨歸,從而成就知行合一學說。以個人淺見,知行合一可以作為茶人習茶之道,亦可以作為行知茶文化叢書的理論支撐,想必也是哲峰創(chuàng)辦行知茶文化講習所的初衷。
知行本體,習茶之基。知行關系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般來說,知是一個主觀性、人的內在心理的范疇,行則是主觀見之于客觀、人的外在行為的范疇;而就本體意義上說,二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包含、不可割裂為二、也不能分別先后的,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茶文化的突出特征是跨學科、開放型,具有綜合效應、交叉效應和橫向效應,既以農學中惟一一個以單種作物命名的二級學科茶學為基礎,更涉及文化學、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民俗學、文藝學、哲學等相關學科,堪稱多學科協(xié)同的知識樞紐,故而對茶人的知識結構要求甚高。同時,茶文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征,表現(xiàn)為技術化、儀式化、藝術化,需要學而時習、日用常行、著實踐履。因此,茶文化的修習必須堅持知行本體,以求知為力行,于力行中致知,其深層意蘊遠非簡單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可涵蓋。
知行工夫,習茶之道。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既是一個本體概念,更是一個工夫不可分作兩事。這與齊格蒙特 鮑曼作為實踐的文化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謂之知,作為主觀的致知與客觀的力行融合并存于人的每一個心理、生理活動之中,方可知行并進;另一方面,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亦知亦行、且行且知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茶文化的修習亦當作如是觀,博學之,也是力行不怠之功,篤行之,只是學之不已之意;閱讀茶典、精研茶技是知行工夫,尋茶訪學、切磋茶藝何嘗不是知行工夫;只有工夫到家,方可深入堂奧。從現(xiàn)代意義上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
人文化成,習茶之旨。陽明晚年把良知和致良知納入知行范疇,充拓至極實行,提升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高度。茶雖至細之物,卻寓莫大之用,成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人類文明互鑒和國際交流的元素與媒介。在民族偉大復興、信息文明發(fā)軔、文化消費升級的背景下,茶文化的修習與傳播,當以良知篤行為本,聚焦時代課題、家國情懷、國際視野,以茶惠民,清心正道,以文化成,和合天下,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發(fā)揮其應有之義。
基于上述認識,叢書以行知命名,并非強調行在知前,而是在知行合一的前提下倡導力行實踐的精神。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叢書,我們希望哲峰君的尋茶、講茶之作接二連三,同時更歡迎學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真知之作,期待業(yè)界實踐、實操、實用、實戰(zhàn)的篤行之作,至于與時俱進、守正開新的精品杰構、高峰之作,當寄望于天下茶人即知即行,共襄盛舉,選精集粹,眾志成城,共同為復興中華茶文化、振興中國茶產業(yè)略盡綿薄之力,以不辜負這個偉大的新時代。
行走秘境,穿越千年的游學
《普洱》雜志名譽總編輯、創(chuàng)刊人 王洪波
初識馬哲峰先生,是由于他行走于云南茶山的那些文字,印象中他像一個茶山的游俠,不時在茶山游走,行走已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其中,一些耳熟能詳?shù)拿Q勾起了我大腦深處的記憶。
我接觸到易武、攸樂(現(xiàn)基諾)、南糯山、布朗山這些奇異的地名的時候是在20
世紀60 年代,當時我是一個十八九歲的軍人,心懷著無邊無際的浪漫主義和對古巴游擊隊領袖切·格瓦拉這個有些反叛而堅毅形象的膜拜,神往著熱帶叢林里游擊隊員的生活,從軍校報名來到西雙版納勐臘縣這個中國最南邊的國境線上,軍營就駐扎在離南臘河不遠的一片熱帶雨林里。南臘河被當?shù)貍髡f稱為天上來的茶水的河流,而其中臘字在當?shù)孛褡逭Z中是茶的意思。不過,這個地名的含義,我也是很久以后才弄懂的。而南臘河上游的那些支流、山澗和溪水正是從易武、倚邦、革登附近那些被稱為古六大茶山的雨林深處匯集而來的,似乎,幾十年后與茶結緣,就是因為當年喝了這河里的山泉水沾染了靈氣。更有意思的是,南臘河從勐臘流向西南50 多公里之后便到了一個叫綠三角的地方,并從這里流出國境,匯入那條上游被稱為瀾滄江、中下游被稱為湄公河的東方大河,而南臘河匯入大江的綠三角正是一條大河兩個名稱的分界線。這條名為瀾滄江的大河的沿岸分布著一百多座古茶山,它也成為了中國云南普洱茶產區(qū)的地理標志。此后的幾十年間,我曾有機會數(shù)次在綠三角停留并久久眺望,深深感受到熱帶河流深沉的母性,她是那樣的博大、包容和溫情。
由于普洱茶產生于如此遙遠的邊地,再加上清朝末年以來的戰(zhàn)亂、貧困、文化的百年斷代,它幾乎銷聲匿跡。但在21 世紀初,普洱茶驀然回歸,讓內陸尤其是中原地區(qū)浸潤在綠茶生活里的人們感到有些錯愕和新奇。普洱茶產地聚居的眾多種茶制茶的民族,處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擁有奇異的風土人情,甚至連氣候帶的不同、海拔的高低也造就了許多與眾不同的神秘。18 世紀曾有一位法國探險家說, 喜馬拉雅山那些向南延伸的支脈,就像一座巴摩爾塔,無數(shù)的不同種族、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人會從不知名的縫隙里突然蹦出來,就像遠古的精靈。
馬哲峰先生和所有的人一樣,剛接觸普洱茶就迎面碰上了它那套讓人困惑而迷亂的話語體系。在這些晦澀、繁雜、混沌的符號面前,有些人知難而退,而馬哲峰先生則決定帶著好奇心一探究竟。
馬哲峰,河南人,早年在大學里任教,因愛上茶和茶的文化,退出教職自辦茶文化工作室,潛心做一個茶人。一個偶然的機會碰上了普洱茶,也許是有感于它的神奇、深邃與廣博,那熱帶雨林里那些隱秘的生態(tài)奇觀,那被大山包裹的山寨里唱著遙遠古歌的各族山民,那不期而遇的一片又一片自然生長了百年、千年的古茶林……對于生長在中原大城市的馬哲峰來說,都是無法擺脫的誘惑。自2011 年他首次進入云南茶區(qū),便一發(fā)而不可收,每年一至兩次,為一片普通的樹葉開始了探索和游學。哲峰連續(xù)走了七年,幾乎走遍了瀾滄江中下游的那些普洱茶的名山古寨,并且寫下了幾十篇類似游學筆記的文字。他信手寫來,談見聞,談歷史,談經濟,談風土,談人物;不雕琢,不刻意,像茶桌對面的朋友,幾杯淡茶下肚,海闊天空,構成了一種樸實而恬淡的語境。過后回味起來,他文章中的種種關注之點,卻內蘊著一種人文的寬厚與曠達。原以為哲峰有文青經歷或是接受過文學寫作方面的訓練,但得到的答復卻是并非如此。也許這答案就隱藏在他的5000 多冊個人藏書中。
在哲峰尋訪茶山的許多筆記里,幾乎都要提到去茶山的那些崎嶇曲折的山路,尋路的艱辛,遇險的驚恐,行走的疲憊,到達的欣慰……這仿佛是一次次時空的穿越,一遍遍引導他進入叢林中那些陌生而幽暗的小徑,目光所及的不同生存環(huán)境及其巨大反差,讓他的心靈不時受到強烈的撞擊。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這些多次把他帶到山野、林間、村寨、火塘邊的形形色色的路,讓他看到了最本真的自然、最悠遠的歷史、最多樣的人文形態(tài),讓他走進了人類學、民族學的現(xiàn)實生活長卷,同時也更貼近了生命的美與善。
哲峰的行走和游學,走的是一條心靈回歸、精神朝圣之路。從黃河文明的源頭走向類似史前的蠻荒,從后工業(yè)化的水土污染、霧霾重重走到熱帶原始森林的天朗氣清,進入大自然的本底,他仿佛看到了千年前黃河流域原初的景象,看到了人類的功利與渺小、大自然的造化和偉力,看到了生物的多樣性和人類生存必須遵循的比例感。從千家寨、香竹箐,到邦崴、景邁山、易武,他看到了茶樹的起源、栽培和發(fā)展,看到了最原始的手工制茶的完整鏈條,看到了茶林和原始森林自然地相融,他感嘆村寨在茶林里、茶林在村寨中那樣一種茶與人、人與茶共生共融、相生相伴的美好與和諧。他明白了:人不能妄自尊大,人只是自然眾生中的一環(huán)。
十分贊同一種說法:旅行是一種行走的閱讀,一個真正的旅行者往往能成為一個人類學家。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哲峰行走于云南茶山訪茶,經歷著不同的民族地區(qū)。就在幾十年前,這些民族地區(qū)的社會形態(tài)還處在十分久遠的階段,與內地相差著好幾個世紀。例如:部分深山里的佤族、哈尼族、布朗族等,有的甚至還在奴隸社會末期或封建社會早期,處于被稱為人類童年的時期。30 年來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私有經濟等觀念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沖擊和必須適應的現(xiàn)實。社會轉型的痛苦、焦慮,獲得的欣喜和生活巨變后的超常的復雜心態(tài),千年難遇。哲峰的文章中對此多有描寫,無形中成為一種十分寶貴的時代見證,其中有些段落可以看作精彩的人類學田野考察筆記或索引。如果,哲峰的文字能有更多現(xiàn)代風土人情、宗教文化方面的感受融入其間,這些筆記將會更加豐滿有趣。不過,哲峰還年輕!
一個人的生命質量,很大一部分是由他的人文素養(yǎng)決定的,而人文素養(yǎng)的深度與厚度,又取決于他的閱讀與閱歷。臺灣的藝術評論家蔣勛說:我有一夢,總覺得自己是一種樹,根在土里,種子卻隨風云去了四方。有一部分眷戀大地的,在土里生了根;有一部分喜歡流浪,就隨風去走天涯。哲峰七年的茶山行走與游學,已經超出了行為本身,它將成為哲峰生命里的一個印記。他在不斷地行走中發(fā)現(xiàn)了茶對人類生命的美、對生活的溫潤、對時光的善意。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行走與游學是一生的事情。我想,哲峰也一定會繼續(xù)走下去,因為前面總有無盡的美在幽暗的生命之河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