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xiàn)實研究文庫:民初留英學人的思想世界
定 價:85 元
叢書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xiàn)實研究文庫
- 作者:陳友良 著,李建平 編
- 出版時間:2013/12/1
- ISBN:9787509752906
-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092.6
- 頁碼:391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五四”是現(xiàn)代中國思想史研究成果豐碩的領(lǐng)域之一,但許多著述針對核心材料、主要社團的過度詮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五四”的片面認識。與新文化人同時代的留英學人群體,在一般“五四”論述中幾乎是隱蔽的,但事實上他們自二次革命失敗后留學英同,直至“五四”前后歸國,始終通過上海的若干重要報刊與國內(nèi)思想界保持著緊密互動。因此,全面考察這一知識群體的活動方式和思想內(nèi)容,可以從另一個層面增加我們對民初知識分子的思想世界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xiàn)實研究文庫:民初留英學人的思想世界》的研究思路是:一方面主要依據(jù)留英學人主持下的《甲寅》和《太平洋》兩份同仁雜志,考察留英學人為主體組成知識社群的歷史過程,并敘述他們在內(nèi)政改革與走向世界兩個面向上的思想規(guī)劃;一方面輔以其他報刊、文集、回憶錄等資料重建留英學人與“五四”的對話過程,嘗試從文化和社會層面認識留英學人為“五四”注入的“英國經(jīng)驗”。《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xiàn)實研究文庫:民初留英學人的思想世界》作者陳友良的論述建立在第一手資料上,同時堅持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以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為指導,并借鑒當代學者的國際史理論,對民初留英學人的具有國際性視野的圍家建設(shè)觀點進行整體性的分析和評述。
陳友良,1974年生,福建尤溪人,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博士畢業(yè),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0年在英國牛津大學漢學研究所作過半年期的訪問學者,2013年在北京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一年期的訪問學者。研究方向主要在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史、政治思想史、報刊史等領(lǐng)域。參與翻譯《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在《史學月刊》、《安徽史學》等專業(yè)學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
緒論
第一章 從《甲寅》到《太平洋》的留英學人
第一節(jié) 歐事研究會的“人材集中主義”
第二節(jié) 《甲寅》雜志作者群的聚合和分流
第三節(jié) 《太平洋》雜志上的留英學人
第四節(jié) 中華民國的“愛丁堡評論”
小結(jié):不應忽略的“心靈社群”
國內(nèi)篇
第二章 “《甲寅》派的政論文”:思想資源與政治主張
第一節(jié) “甲寅派”的西方憲政理論
第二節(jié) “甲寅派”的政治主張:內(nèi)閣制
第三節(jié) “調(diào)和立國論”:哲學與政治
第四節(jié) 《太平洋》與“調(diào)和立國論”
第五節(jié) “君子之過”:辟梁啟超
小結(jié):學術(shù)、政治與道德
第三章 留英學人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第一節(jié) “欲示國內(nèi)學生以青年奮斗之范”
第二節(jié) “孔子未嘗集大成”
第三節(jié) “要爭自由,就要爭憲法”
第四節(jié) “思想務必要高遠,而方法卻極要確實”
第五節(jié) 從“幸福論”到“科學的人生觀”
小結(jié):留英學人的“國民責任”
第四章 留英學人的地方主義與聯(lián)省自治
第一節(jié) 從地方主義到聯(lián)邦主義
第二節(jié) 倡議聯(lián)省自治
第三節(jié) 關(guān)于國家統(tǒng)一方案的辯論
第四節(jié) 參與湖南省自治運動
小結(jié):周鯁生的“事實問題”
國際篇
第五章 留英學人與一戰(zhàn)后期的世界政潮
第一節(jié) 戰(zhàn)時大英帝國的政治改革
第二節(jié) 俄國革命及其演變
第三節(jié) 美國、日本的憲政問題
第四節(jié) 戰(zhàn)后的“代議制之改造”思潮
小結(jié):歐戰(zhàn)與中國社會政治改革
第六章 東亞變局與留英學人的外交思想
第一節(jié) 參戰(zhàn)論和修約論
第二節(jié) 警惕日本的侵華政策
第三節(jié) 促成英美的合作
第四節(jié) “親俄”的外交主張
小結(jié):尋求國際中的中國
第七章 留英學人與國際主義——以對國際聯(lián)盟的認識為中心
第一節(jié) 威爾遜主義的興起
第二節(jié) 其他國際主義思想資源的譯介
第三節(jié) 對國際聯(lián)盟的期許
第四節(jié) 從理想回歸現(xiàn)實
小結(jié):國際主義與中國的“民族國家”建構(gòu)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