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十六篇文章,透過澳門,研究明清時期西人繪制的中國地圖。通過這些地圖,可以看到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是如何形成、如何深化的。學者們圍繞著這一主題,分享了他們對相關古地圖研究的心得和進展,很好地詮釋了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現(xiàn)了澳門在世界的全球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特殊貢獻,探究歷史上澳門興衰起落的原因和經(jīng)驗。
序 一
在世界地圖上,澳門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點;在中國地圖上,澳門也似乎顯得微不足道。然而,澳門并沒有因為小而被忽視,相反,她在國際國內(nèi)的影響力、知名度和能見度遠遠超出其面積、人口和城市規(guī)模不知凡幾,而東來西往的旅行家、神學者和文人騷客為她留下的筆墨更是汗牛充棟,所構建的澳門形象令人神往、攝人心魂。
澳門的影響力,始于其在中西交通史上所扮演的獨一無二的角色;澳門的知名度,源于其為中西經(jīng)貿(mào)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特殊貢獻;澳門的能見度,在于其古今相融、中西并舉的獨特人文風景線。正是她的角色、貢獻及其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這道別致的人文風景線,獨領人類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的風騷,閃爍著人性樸素而偉大的光輝。
澳門像是一個神話,但她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歷史的客觀存在。散見世界各地的千萬文獻,以不同的語言、從不同角度記述和有力證明了此一客觀存在。一代又一代學者的不懈努力,以科學的方法不斷地求證其歷史淵源,摸索其歷史規(guī)律,彰顯其歷史意義,弘揚其歷史傳統(tǒng),期望找到人類文明和睦相處、不斷前行的道路。
感謝中外幾代學者的鍥而不舍,澳門歷史的原貌得以逐漸重現(xiàn),尤其近年來學界將關注點轉向更加直觀的圖像文獻研究,且碩果累累。本書所收錄的成果,便是又一明證。澳門基金會非常榮幸與澳門科技大學合作,對古今中外的澳門地圖資料進行全面的搜集、整理、研究,并取得顯著的成績。眾多學者在不同時期的古地圖中尋找澳門這個點,然后再將這個點放大,讓她閃光發(fā)熱,凸顯澳門在世界和中國近代史上、在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價值,令人感動。我們更要感謝所有參與此一項目的學者,沒有他們長期持續(xù)的專業(yè)研究,便沒有本書的出版,便沒有澳門研究今天的成就。澳門基金會將一如既往,繼續(xù)推動、組織和支持所有與澳門相關的研究,以期早日完成澳門本土知識體系的構建,為當今世界文明的共同進步再獻新猷。
是為序。
吳志良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
2016年3月17日
序 二
我很高興看到“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項目不斷推進,不僅枝繁葉茂,還結出了繁盛的成果,其中就包括這本論文集。
該項目是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著名歷史學家錢乘旦教授倡議下設立的“全球史與澳門”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的子項目之一。歷史的任務,是根據(jù)各種史料與合乎邏輯的推理,盡可能全面地逼近和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尋找其中的規(guī)律和智能。澳門研究經(jīng)過學者們近三十年的堅持不懈,已經(jīng)整理了大量的文字史料,學術成果豐碩。但僅憑文字史料一個層面還不夠。古地圖通過直觀的描繪和記錄,能清晰準確地還原當時的人們對自身和其他各個地區(qū)的認識和理解,能表達出文字記述所難以表達的內(nèi)容,讓閱讀地圖的研究者能夠跨越時空、窺探生動立體的歷史原貌。因此,古地圖作為歷史研究中一類特殊而重要的史料倍受青睞。
中國自古就有“左圖右史”的傳統(tǒng),輿圖的測繪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西方更是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就已經(jīng)提出地球是個球體,應用數(shù)學原理把人們所掌握的地理、水文以及天文知識和觀測結果通過特定的投影法繪制到平面的地圖上。所以,古地圖研究是科技和歷史研究的一個很好的結合。澳門科技大學在澳門研究的史料整理工作中另辟蹊徑,收集、整理澳門研究相關的古地圖,并組織學者開展研究,是一件恰得其所的好事。
這次的展覽和國際研討會就為來自各國各地的與會學者提供了豐富的史料,同時也是一個絕好的研究交流平臺。我們欣喜地看到,學者們圍繞會議主題,分享了他們對相關古地圖研究的心得和進展,很好地詮釋了澳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現(xiàn)了澳門在世界的全球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特殊貢獻,探究歷史上澳門興衰起落的原因和經(jīng)驗。我們常說,歷史是活著的歷史——在思考中加入時間的維度,能夠讓我們更清楚地審視自己,從而對未來作出正確的判斷。在“一國兩制”的基本架構下,用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和胸懷來擁抱全球化,發(fā)揮澳門的橋梁作用,保持澳門的繁榮昌盛,歷史其實已經(jīng)給出了很好的答案。這也正是澳門科技大學在致力于格物致知、重點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同時,鼓勵和提倡歷史研究,誠意正心、持之以恒地發(fā)展通識教育的意義所在。
我很高興看到,這個項目不僅組織學者進行研究,同時還舉辦了多個展覽,并通過在線平臺開放給學者研究和公眾查閱,讓更多的澳門市民和學者從這個項目受惠。
最后,衷心祝愿“全球地圖中的澳門”項目能夠不斷發(fā)展壯大,繼續(xù)產(chǎn)出更多的優(yōu)秀成果。
周禮杲
澳門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
2016年3月18日
戴龍基,男,1947年2月生,四川成都溫江人。我國著名的圖書館學研究專家,現(xiàn)任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長。1982年至1989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任教。歷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常務副館長、教育部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副總經(jīng)理、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全國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館長、榮譽館長。
楊迅凌,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長助理。
項方,澳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武漢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研究方向為美國文學及宗教哲學。2007年5月至2011年7月于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英語系任教;2011年9月至今在澳門科技大學任教。
East Asia and China in Western Manuscript Planispheres and Nautical Maps (14th-16th Centuries)
——a Study of Maps from Vatican Library’s Manuscript Collections【Clara YU Dong】/001
早期西方地圖中澳門地名與標注方位的謎團【周振鶴 林 宏】/029
梵蒂岡圖書館藏畢方濟《坤輿全圖》研究【龔纓晏】/092
Johan Nieuhof and the First Dutch Trade Mission to China(1655-1657)【Joseph Garver】/125
澳門學與澳門地圖學
——以大英圖書館所藏澳門古地圖為例【林天人】/146
博卡羅的《要塞圖冊》及其關于澳門的若干記述【戚印平】/169
米額爾、利奧和利諾的對話
——天正使團(1582~1590)與世界地理知識引入日本【顧衛(wèi)民】/183
《坤輿全圖》與大航海時代西方動物知識的輸入【鄒振環(huán)】/200
清初耶穌會修士陸希言信札考釋【鄧駿捷 蔣美賢】/225
作為全球史研究對象的世界地圖
——以15~16世紀之交德意志人的兩份成果為中心的探討【孟鐘捷】/241
衛(wèi)匡國《韃靼戰(zhàn)紀》(1654)與《中國新圖志》(1655)【徐光臺】/258
融入大航海時代步履的澳門地志畫【莫小也】/289
地理大發(fā)現(xiàn)與澳門基督教美術【汪 藍】/310
以圖像記錄歷史 讓過去告訴未來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西籍中晚清民國圖像的收集、整理和發(fā)現(xiàn)【張紅揚】/319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舊澳門文獻概述【倪俊明】/331
衛(wèi)匡國《中國新圖志》的繪制方法
——基于梵蒂岡藏衛(wèi)匡國批注本《廣輿記》之《廣東省圖》的研究【林 宏】/347
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地圖項目大事記/398
后 記/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