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中國古代漢族政治倫理著作,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社會秩序起了很大作用!缎⒔浫b》很好地闡釋了孝道,有利于宏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
前言
《孝經》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經典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是一部關于“孝道”的專著,在中國古代社會流傳極廣,影響深遠。《孝經》相傳為孔子所作,一說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清紀昀語),又說為曾子或曾子門人所作。為方便理解起見,今暫從孔子之說。
《孝經》在中國古代影響很大,歷代王朝無不標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更親自為之作注。在中國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 《孝經》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社會秩序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規(guī)律的體現(xiàn),是人類行為的準則,是國家政治的根本。這是《孝經》一書的基本觀點,也是全書的基石。全書共十八章,以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對“孝”的含義、作用等問題加以闡述。
書中認為,孝道是根據天地規(guī)律而產生的人倫法則,因而孝道是人最為寶貴的品德——“人之行,莫大于孝”。孝道又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自天子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因而《孝經》中闡明了君王、諸侯、卿大夫、士人以及普通百姓應遵循的孝行。
在中國古代的倫理思想中,《孝經》首次將孝親與忠君二者聯(lián)系起來,認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發(fā)展和擴大,并把“孝”的社會作用絕對化、神秘化,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孝經》對“盡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統(tǒng)以至煩瑣的規(guī)定。主張“孝”要“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并按照父母的生老病死等生命過程,提出“行孝”的相應具體要求。
《孝經》不僅要求人要愛敬自己的雙親和兄長,還要在此基礎上把它推廣到社會,以便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使整個社會長幼有序,充滿愛意,從而達到社會穩(wěn)定的目的。
另外,《孝經》還把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聯(lián)系起來,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道德與宗法秩序!拔逍讨畬偃,而罪莫大于不孝”,把“不孝”列為大罪之首,違者必將受到嚴懲。
《孝經》一書,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發(fā)了儒家的倫理思想,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其中一些內容,直到今天仍是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由于統(tǒng)治者的曲解和利用,書中許多有價值的內容被沖淡或掩蓋了,因此有必要對其加以重新認識。弘揚并重新闡釋《孝經》中有生命力的東西,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不僅會使家庭彼此關愛,也會增進社會的和諧,更可使孝道擴大到治國、平天下之至境。
《孝經全鑒》一書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僅收錄了《孝經》原文,并輔有注釋、譯文、簡析、跟進解讀、典例等版塊,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之義,使“孝”的真諦從經典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應用。由于參校之文較多,不敢掠大家之美,在此一并致謝,并懇請不吝指正。
年年都是孝道元年,人類不滅,孝道不失。謹為序。
解譯者
2016年7月
遲雙明(署名佳薇),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zhí)行官》(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出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等。
目錄
◎開宗明義章第一
——挈領全書,揭示孝道總宗旨
儒家論“孝” /
孝道文化的積極作用 /
唐玄宗重孝注《孝經》 /
秦族躬行孝道 /
王僧儒抄書養(yǎng)母 /
趙一德忠孝兩全 /
◎天子章第二
——天子之孝,以身作則范萬民
《詩經》和《尚書》中“孝”的觀念 /
《養(yǎng)正圖解》中的孝道 /
虞舜孝行感天帝 /
郯子與郯國 /
漢文帝親嘗湯藥 /
康熙真心孝祖母 /
◎諸侯章第三
——諸侯之孝,守法度與民和樂
忠孝并非難兩全 /
孔子論孝 /
顏真卿寧死不降 /
戚繼光為國盡忠 /
文天祥視死如歸 /
左光斗心憂天下 /
◎卿大夫章第四
——高官之孝,言行服飾合禮法
大公無私堪忠臣 /
心憂天下亦為孝 /
魏征家國皆盡孝 /
為官更應盡孝道 /
李密痛上《陳情表》 /
鄭板橋弘揚孝道 /
◎士章第五
——士人之孝,忠君敬上愛父母
孟子論孝 /
社會教化、制度對孝道的強化 /
潁考叔講孝道感召莊公 /
閔子騫感召后母 /
房景伯教孝 /
父母在,不遠游 /
方觀承萬里探親 /
◎庶人章第六
——百姓之孝,謹身節(jié)用奉雙親
珍惜父母賜予我們的生命 /
荀子論孝 /
曾參恪盡孝道 /
石建孝父滌衣廁 /
陳孝婦終養(yǎng)婆母 /
顧子通跪讀父書 /
盛彥吐哺待慈母 /
◎三才章第七
——以孝為大,貫穿乾坤天地人
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礎 /
《論語》中的孝與孝道 /
子路背米奉親 /
樂正子春閉門思過 /
沈季銓舍身救母 /
徐庶——失母心亂 /
林大欽乞恩歸養(yǎng) /
◎孝治章第八
——以孝治國,遠離災禍享太平
以孝方能治天下 /
孝是明理之源 /
大禹十三年未入家門 /
劉邦治天下從孝道開始 /
汪廷美因赦減租 /
“孝子皇帝”朱元璋 /
許國佐忠國孝母 /
◎圣治章第九
——圣人治國,以孝化民政令通
盡孝八道 /
趙娥手刃殺父仇人 /
孫棘兄弟爭相受罰 /
楊成章半錢尋母 /
魯恭孝悌兩全 /
◎紀孝行章第十
——行孝必為,五備三除毋差池
與孝行有關的詞匯 /
孝心要體現(xiàn)在行動上 /
緹縈上書救父 /
孔奮奉母節(jié)衣食 /
鮑出追賊救母 /
花木蘭代父從軍 /
◎五刑章第十一
——五刑三千,不孝為大須盡心
《弟子規(guī)》中的孝論 /
中國古代對不孝的量刑處罰 /
顏光衷論不孝惡習的養(yǎng)成 /
江革背母逃難 /
班固孝繼父業(yè) /
忤逆不孝遭報應 /
◎廣要道章第十二
——推廣孝道,國家安定天下平
由孝及悌兄弟情 /
古代孝道教化的途徑與方法 /
父慈子孝與兄友弟恭 /
廉范篤孝行仁義 /
庾袞不畏癘疫照顧兄長 /
王祥以孝感化繼母 /
◎廣至德章第十三
——至德為孝,上行下效堪表率
孝敬父母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 /
中國傳統(tǒng)家訓中的孝道教化 /
皇甫謐迷途知返 /
楊津扶持老兄 /
李晟教女孝公婆 /
貞孝女宗李氏的孝行 /
◎廣揚名章第十四
——移孝作忠,聲名顯揚傳后世
戴名世的《孝子詩》 /
兄弟和睦表孝心 /
拓跋宏為父吸癰 /
乞伏保真心事繼母 /
吉羽分擊鼓救父 /
◎諫諍章第十五
——君父有過,直言勸諫莫盲從
順而不愚亦為孝 /
萬事皆順并非真孝 /
王覽諫母護兄 /
鄭均為傭悟兄 /
孫元覺勸父盡孝 /
陳表勸母和嫡母 /
◎感應章第十六
——天人感應,孝通神明天下安
孝順的三個層次 /
正確處理好親情關系 /
孝感天地,德播人間 /
雙鶴助哀吳隱之 /
天賜奇錢 /
因不孝而遭雷劈 /
◎事君章第十七
——忠心奉上,君臣相得互親愛
廉潔自律為公孝 /
弘揚孝道文化 /
清廉儉樸的晏嬰 /
蘇武矢志不變節(jié) /
諸葛亮鞠躬盡瘁 /
清代廉吏于成龍 /
◎喪親章第十八
——葬祭父母,舉哀服禮孝始終
古代喪葬文化 與“孝”文化 /
孝的傳承與延續(xù)——葬禮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 /
孟升匿喪被賜死 /
賈黯拒提不孝官 /
樂文德赤足奔父喪 /
◎附錄
附錄一:《二十四孝》 /
附錄二:《百孝圖記》 /
附錄三:《女孝經》 /
附錄四:《女論語》 /
附錄五:《百孝篇》與《百笑
篇》 /
附錄六:《孝父母三十二章》與
《孝悌歌》 /
附錄七:《婦女之孝二十首》 /
附錄八:《勸孝歌》三首 /
附錄九:《勸報親恩篇》 /
附錄十:論孝名言50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