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方法上,本書將采用歷史描寫法為主。20世紀以來,文學與史學領域興起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史學領域內(nèi)的法國布羅代爾學派總體史學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復興的新敘事史學法,文學領域內(nèi)的新歷史主義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等。本書對這些方法,將擇善而從,以切合實際、解決問題為旨歸,力求通過《左傳》的研究,對春秋時代的文學面貌進行描寫。
如何把握研究中遇到的先秦文字、語言、思想方面的難點,是本書面臨的一大問題。《左傳》研究在古代多以經(jīng)學研究的面貌出現(xiàn),而今古文經(jīng)學、經(jīng)學漢宋學的立場、觀點、方法、材料等問題,本書都要有所涉及,力求做到詳擇慎取。毫無疑問,所有這些努力都將圍繞著本書的研究主旨而進行。
本書主體是通過《左傳》對春秋時代文學及文學活動狀況進行研究,包括其形成、特點、活動、分期、流派等重要問題,力求達成對春秋時代文學發(fā)展歷史面貌的全景式描寫。其中,本書將重點研究春秋時代文學與列國民族的民風民俗之間的關系問題,并以此作為對春秋時代文學分域分派的基礎。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本書論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左傳》文學研究概述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方法與結(jié)構要點
第二章 春秋時代的文學和文學活動的形成(上)
第一節(jié) 上古漢語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尚書》與《詩經(jīng)》
四、《左傳》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作者
一、王公貴族
二、下層官員
三、底層民眾
第三章 春秋時代的文學和文學活動的形成(下)
第一節(jié) 歷史理性在春秋時代的強化
一、從卜官到史官轉(zhuǎn)變過程中《易》的關鍵作用
二、軍職之史與記事之史的并行系統(tǒng)
三、春秋時代歷史理性的強化
第二節(jié) 雅樂與俗樂
一、問題的提出與銘文中的相關線索
二、西周時代樂器銘文中的娛神論與娛樂論
三、春秋戰(zhàn)國時代樂器銘文的世俗精神
四、沖擊與回應:儒家樂論的選擇
第四章 春秋時代的文學和文學活動的分期
第一節(jié) 沉潛期的文學與文學活動概述
一、隱公時代(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12年)
二、桓公時代(公元前711年—公元前694年)
三、莊公、閔公時代(公元前693年一公元前660年
第二節(jié) 發(fā)展期的文學與文學活動概述
一、僖公時代(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
二、文公時代(公元前626年—公元前609年)
三、宣公時代(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1年)
四、成公時代(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73年)
第三節(jié) 繁榮期的文學與文學活動概述
一、襄公時代(公元前572年—公元前542年)
二、昭公時代(公元前541年—公元前510年)
三、定公時代(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5年)
四、哀公時代(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67年)
第五章 春秋時代文學的地域分野與列國民族風俗(上)
第一節(jié) 春秋時代政治與自然地理概況
第二節(jié) 春秋時代文學的三大地理板塊
第三節(jié) 齊魯派的文學與文學活動
一、齊國的地理、風俗與文學
二、魯國的地理、風俗與文學
三、齊魯派的文學作者與文學活動
四、齊魯派的文學風格
……
第六章 春秋時代文學的地域分野與列國民族風俗(下)
第七章 總結(jié)
附錄:《左傳》引先秦古佚書考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