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屋》是一部獨特、精致、深邃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發(fā)默以親近、細膩、個人化的表現(xiàn)方式、邀請讀者同她一起展開對生命本質(zhì)的思考。
我們可以從《骨屋》選取任意一小段來進行閱讀和展開遐思,在塵器中讓自己的心靈寧靜片刻,沉思生命的本質(zhì)、起源及其歸宿。
法默作品翻譯總序
進入21世紀,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國問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四川省國別與區(qū)域重點研究基地“澳大利亞研究中心(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澳大利亞文學文化研究團隊開始籌劃把部分有建樹的澳大利亞女作家介紹給中國讀者。在完成了《澳大利亞婦女小說史》的撰寫之后,我們又借助翻譯,為我國讀者了解澳大利亞文學架起橋梁。
提起澳大利亞文學,大家耳能熟詳?shù)木褪侵Z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帕特里克·懷特,或考琳·麥考洛。其實,在澳大利亞這個和西方文明有著深刻聯(lián)系卻又在地理上孤懸漂浮的巨大島國上,仍有不少作家潛心耕耘,為澳大利亞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篩選、交流和聯(lián)系,我們選定了女作家貝弗利·法默(BeverleyFarmer,1941一)的作品作為譯介的對象。
法默是在西方婦女解放運動中成長起來的作家,她獨特的女性主體視角和對細節(jié)的敏銳把握,以及嫻熟的后現(xiàn)代主義敘事方法,在展現(xiàn)一個主觀(作者冷靜甚至冷酷的思考)卻又客觀(對大自然與人的細膩描寫)的世界方面獨樹一幟,更憑借一系列獲獎(入圍)作品成為近年來澳大利亞備受關注的女性(而非女權(quán)主義)作家。她的小說曾獲得或是入圍眾多獎項,如帕特里克·懷特獎,新南威爾士州長文學獎、小說獎,堪培拉時代國家短篇故事競賽獎,北土文學獎一阿拉弗拉短篇故事獎,F(xiàn)AWCaltex/本迪哥廣告人獎,太陽-先驅(qū)短篇故事競賽獎等。法默從女性的角度展現(xiàn)了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女性的掙扎、女性受到的壓迫及女性的渴求。她的故事似乎沒有開始、沒有高潮,也沒有結(jié)局,只不過是在流動的生活中截取的一個個片段,開始是從前的延續(xù),結(jié)局是未來的開啟。她的小說充滿了細膩的探索、迷人的語言,塑造了鮮明的形象和畫面,清晰地再現(xiàn)了多元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選定法默的作品進行翻譯,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促進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進程中,國內(nèi)外學術(shù)交流的氛圍越來越濃厚,目前已經(jīng)譯介到國內(nèi)的英語文學作品大都是英國和美國的,相比之下,澳大利亞作家的作品的譯本是少之又少。譯介澳大利亞文學作品會使國人更加了解這個國度的社會和文化,為兩國人民進一步友好交流增進基礎。二是有針對性地將澳大利亞女作家介紹給國內(nèi)讀者。前些年里,已經(jīng)有部分學者翻譯了少量澳大利亞作家的作品,但是對女性作家的作品譯介較少。貝弗利·法默、海倫·加納等當代著名女作家的名字對國內(nèi)讀者來說還很生疏。我們衷心希望通過翻譯出版法默的作品,滿足文學研究者的閱讀需求,讓國內(nèi)讀者有機會了解澳大利亞女性作家眼中的社會,拓寬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的視野,促進中澳兩國的文化交流。該作品的翻譯及出版受到四川省國別與區(qū)域重點研究基地“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卓武揚教授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謝。
貝弗利·法默,1941年生于墨爾本,畢業(yè)于墨爾本大學,1965年嫁給一位希臘移民,并隨丈夫回希臘與其家人在一個村莊共同生活了幾年。在這期間,法默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作品《孤獨》。她隨后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牛奶》、《回家時間》、《出生地》、《小說選集》也主要取材于她在希臘的生活經(jīng)歷。法默還出版過兩部長篇小說:《海豹女人》和《光中之屋》。另有作品集《一泓水》收錄了她的部分小說和筆記。2005年她出版了散文集《骨屋》,探討了生命的木質(zhì)。
金口
黑暗中所見
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