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4.9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
- 作者:周奇 蘇絢 何政偉 主編 鄭彤云 李嘉鴻 張純 副主編
- 出版時間:2018/8/1
- ISBN:9787302500278
-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P393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本教程突破傳統(tǒng)計算機網絡書籍(特別是教學用書)的陳套,大膽創(chuàng)新,把復雜、抽象的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理論進行了簡單化、形象化、口語化。全書以漫畫的形式展示內容,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能使讀者快速理解和進入網絡時代。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與工作原理、計算機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計算機網絡安全和無線網絡技術等。本書配套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習題與實驗指導》,通過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能使讀者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和信息技術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本書作者都是多年從事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的一線教師。全書以漫畫的形式貫穿始終,將復雜的、抽象的計算機網絡領域的理論知識以形象化、口語化的方式進行講解。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讀者理解并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與工作原理。為配合課程教學,使讀者盡快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實用技能,作者還出版了與本書配套的《計算機網絡習題與實驗指導》。
〖3〗前言信息時代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幾乎都與計算機密切相關。在大數據和云計算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作為中樞神經把人們聯系在一起。也正是因為計算機網絡的出現與發(fā)展,將人們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密切結合形成的一個新技術領域,是當今計算機界公認的主流技術之一,也是迅速發(fā)展并在信息社會中得到廣泛應用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現代社會中數據通信無所不在。信息社會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計算機網絡技術已成為學習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以及從事相關研究和應用人員必須掌握的重要知識。
本教程大膽創(chuàng)新,把復雜、抽象的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理論進行了簡單化、形象化、口語化。全書以漫畫的形式展示內容,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能使讀者快速理解和進入網絡時代。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讀者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理論、概念與基本原理,掌握計算機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的主要網絡協(xié)議與典型技術,掌握計算機網絡安全、無線網絡技術的主要內容。
本教程在多年教、產、學、研實踐以及教學改革的基礎上,根據高等教育的教學特點編寫而成,編者都是多年從事計算機網絡教學的一線教師,在編寫過程中貢獻了他們的智慧和成果。本書由周奇、蘇絢、何政偉任主編,鄭彤云、李嘉鴻、張純任副主編,參加編寫工作的還有張曉紅和邱新老師。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中山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開放大學和汕頭廣播電視大學相關教師和學生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并參考了相關資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3〗
目錄第1章計算機網絡概述1
1.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1
1.2因特網2
1.2.1互聯網與因特網2
1.2.2互聯網構成3
1.2.3因特網的發(fā)展5
1.2.4因特網的組成8
1.2.5按作用范圍劃分因特網12
1.3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13
1.3.1速率13
1.3.2帶寬14
1.3.3吞吐量14
1.3.4時延15
1.3.5時延帶寬積15
1.3.6往返時延16
1.3.7利用率16
1.4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16
1.4.1協(xié)議與層次16
1.4.2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發(fā)展17
1.5小結22
第2章物理層23
2.1物理層概述23
2.1.1物理層功能23
2.1.2物理層功能詳解24
2.2數據通信基礎252.2.1基本概念25
2.2.2數據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模型26
2.2.3數字信號與編碼技術27
2.2.4模擬信號與調制解調技術31
2.3第0層的傳輸介質33
2.3.1導引型傳輸媒體33
2.3.2非導引型傳輸媒體36
2.4信道的極限容量40
2.5信道多路復用技術42
2.5.1頻分多路復用43
2.5.2時分多路復用43
2.5.3波分多路復用45
2.5.4碼分多路復用45
2.6小結49
第3章數據鏈路層50
3.1基本概念51
3.1.1鏈路與數據鏈路51
3.1.2信道與鏈路的區(qū)別52
3.2數據鏈路層使用的信道分類52
3.3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三個基本問題52
3.3.1封裝成幀53
3.3.2透明傳輸54
3.3.3差錯檢測55
3.4點對點協(xié)議59
3.4.1點對點協(xié)議的介紹59
3.4.2點對點協(xié)議的三個組件及幀的格式60
3.4.3點對點協(xié)議在不同鏈路中對透明傳輸的不同處理61
3.4.4點對點協(xié)議的工作過程62
3.5使用廣播信道的局域網技術643.5.1局域網物理層拓撲結構65
3.5.2局域網標準以太網實例65
3.5.3局域網的連接設備66
3.5.4廣播信道的共享技術67
3.5.5CSMA/CD協(xié)議67
3.5.6以太網的MAC層72
3.6擴展以太網74
3.6.1以太網的擴展歷史74
3.6.2網橋、透明網橋到交換機的存儲轉發(fā)技術75
3.6.3虛擬局域網78
3.7小結79
第4章網絡層80
4.1網絡層向上提供的虛電路服務和數據報服務80
4.2網際協(xié)議81
4.2.1虛擬互連網82
4.2.2IP地址與硬件地址83
4.2.3最基本的IP編址方法分類的IP地址83
4.2.4地址解析協(xié)議85
4.2.5IP數據報的格式87
4.2.6網絡層轉發(fā)數據報流程90
4.3劃分子網和無類地址91
4.3.1劃分子網91
4.3.2無分類編址94
4.4IP版本6IPv696
4.4.1IPv4逐漸過渡到IPv696
4.4.2IPv6地址96
4.5差錯報告網際控制報文協(xié)議98
4.6虛擬專用網和隧道99
4.7Internet的路由選擇協(xié)議1014.7.1路由信息協(xié)議102
4.7.2開放最短路徑優(yōu)先105
4.7.3邊界網關協(xié)議108
4.8IP多播111
4.8.1多播地址111
4.8.2網際組管理協(xié)議112
4.8.3多播路由112
4.9小結113
第5章傳輸層115
5.1傳輸層的功能115
5.2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116
5.2.1簡單多路分解116
5.2.2端口與套接字116
5.2.3UDP的格式118
5.2.4UDP的差錯校驗118
5.3傳輸控制協(xié)議120
5.3.1報文段格式121
5.3.2TCP的連接建立與釋放122
5.3.3可靠字符流傳輸124
5.3.4滑動窗口協(xié)議127
5.3.5TCP超時重傳機制Karn算法129
5.3.6TCP的流量控制130
5.3.7TCP的擁塞控制134
5.3.8擁塞避免機制隨機早期檢測140
5.4小結141
第6章應用層143
6.1域名系統(tǒng)144
6.1.1域名系統(tǒng)概述1446.1.2域名的分層結構144
6.1.3域名服務器146
6.1.4域名解析 147
6.2文件傳輸協(xié)議148
6.3遠程終端協(xié)議149
6.4萬維網與超文本傳輸協(xié)議150
6.5電子郵件152
6.5.1電子郵件系統(tǒng)的工作方式153
6.5.2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153
6.5.3郵局協(xié)議版本3和郵件訪問協(xié)議155
6.5.4基于萬維網的電子郵件157
6.5.5多用途因特網郵件擴展157
6.6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159
6.7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160
6.8小結162
第7章計算機網絡安全164
7.1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概述165
7.1.1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內容165
7.1.2計算機網絡面臨的安全問題165
7.2計算機網絡安全機制166
7.2.1密碼體制166
7.2.2對稱密鑰密碼167
7.2.3公鑰密碼167
7.2.4數字簽名168
7.2.5密鑰分配169
7.3因特網安全協(xié)議172
7.3.1網絡層安全協(xié)議172
7.3.2傳輸層安全協(xié)議172
7.3.3應用層安全協(xié)議1737.4系統(tǒng)安全173
7.4.1防火墻174
7.4.2入侵檢測174
7.5小結175
第8章無線網絡176
8.1無線網絡基本概念176
8.2CSMA/CA協(xié)議179
8.3無線個人區(qū)域網180
8.3.1WPAN與PAN、WLAN的區(qū)別181
8.3.2藍牙181
8.4蜂窩移動通信網絡183
8.4.1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歷史184
8.4.2移動IP技術185
8.5小結188
參考文獻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