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社會的媒介化(復旦新聞與傳播學譯庫·新媒體系列)
定 價:40 元
- 作者:劉君 等譯
- 出版時間:2018/8/1
- ISBN:9787309137309
- 出 版 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206.2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21世紀以來,隨著數(shù)字媒介的飛速發(fā)展,媒介化滲透進人們?nèi)粘I畹姆椒矫婷妗?br /> 作為歐陸媒介化研究的*學者,哥本哈根大學的施蒂格·夏瓦教授在本書中追根溯源,完整地闡釋了媒介化理論的框架、內(nèi)涵及演變過程,并揭示出在媒介邏輯影響下,與人們密切相關的政治、宗教、游戲和慣習四方面的深刻變化。
《文化與社會的媒介化》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新媒介系列譯叢重磅推出的*本系統(tǒng)介紹媒介化研究的譯著,相信它能給國內(nèi)媒介研究領域的學者帶來富有啟發(fā)的洞見。
施蒂格·夏瓦(Stig Hjarvard),博士,哥本哈根大學媒介、認知與傳播系教授,挪威卑爾根大學兼職教授(Professor II);研究興趣涵蓋新聞媒介、新聞學、媒介史、媒介與宗教、媒介與全球化。夏瓦教授是媒介化理論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同時是《北極光》(Northern Lights: Film & Media Studies Yearbook)雜志主編,并在包括《媒介、文化與社會》等傳播學、社會學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
譯者簡介:
劉君,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媒介、認知與傳播系副教授,哲學博士,文學(電影學)博士,牛津大學及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研究領域涵蓋信息傳播技術與政治社會學。論文見于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傳播學領域的社會科學索引(SSCI)及中國社會科學索引(CSSCI)期刊,并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zhuǎn)載。曾獲美國政治科學學會信息科技與政治分會最佳博士論文獎等,論著包括《數(shù)字時代的傳播與抗爭》(牛津大學出版社,待出版),譯著包括《媒介融合:網(wǎng)絡傳播、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三重維度》(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等。
李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士,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電影與媒介研究碩士。
漆俊邑,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學學士,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電影與媒介研究碩士。
目 錄
中文版前言
致謝
第一章 從中介化(mediation)到媒介化(mediatization)
一、導論
二、文化和社會中的媒介
三、中層理論(middle-range theory)
四、一個高度現(xiàn)代性的過程
第二章 媒介化一個新的理論視角
一、導論
二、媒介化的現(xiàn)代性,抑或媒介化文明?
三、后現(xiàn)代理論中的媒介化
四、定義
五、作為半獨立機構(semi-independent institution)的媒介
六、制度的變遷
七、功能可見性: 結構化互動
八、媒介對交流與互動的改變
九、社會規(guī)范的重建
十、虛擬化和新的社會地理學
十一、共享經(jīng)驗的領域
十二、制度與機構的交界
第三章 政治的媒介化:從政黨報刊到輿論產(chǎn)業(yè)
一、導論
二、變遷的維度和階段
三、新聞業(yè)的興起
四、新聞媒介一種政治機構?
五、雙重傳播系統(tǒng)
六、新媒介: 政治傳播網(wǎng)絡的擴展
七、可見性政治
八、政治個人化
九、聊天化政治
十、媒介政治評論員的混合角色
十一、結語
第四章 宗教媒介化:從教堂信仰到媒介魅力
一、導論
二、三種媒介隱喻
三、媒介化宗教的三種形式
四、復魅的媒介(re-enchanting media)
五、社群和儀式
六、媒介精神功能的考察
七、結語
第五章 游戲媒介化:從積木到比特
一、引言
二、童年的轉(zhuǎn)變
三、小小年紀的成年化
四、玩具和媒介產(chǎn)業(yè)的互動
五、兒童對媒介使用的控制
六、樂高的媒介產(chǎn)業(yè)之路
七、游戲的轉(zhuǎn)變
第六章 慣習媒介化:新個人主義的社會特征
一、導論
二、慣習和社會性格
三、從陀螺儀到雷達
四、弱聯(lián)系和社交性
五、慣習的媒介化
六、媒介的承認
七、軟性個人主義
第七章 后記:媒介化的結果和政策
一、多樣化結果
二、媒介政治:宏觀與微觀
參考文獻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