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與選擇——馬克思主義人的生命本體論新探索(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文庫;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定 價:98 元
叢書名: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文庫
- 作者:陳秉公 著
- 出版時間:2017/6/1
- ISBN:9787300244402
-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C912.1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28開
本書是為探尋思想政治教育學、教育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和生活世界的邏輯前提人是什么而寫的。本書闡釋了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既具有結構又具有選擇;結構決定選擇,選擇也決定結構;選擇在結構中,結構也在選擇中。結構與選擇不僅是個人生活的動力源泉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基本方式,也是類群(家庭、組織、國家和國際組織)生存發(fā)展的動力源泉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基本方式,生活世界的所有目的和規(guī)律都是通過人和類群的結構與選擇實現的。結構與選擇理論實現了人的生命本體論、生存論與方法論的有機統一。該理論被評價為:試圖重構人的生命本體論提出人的生命本體論結構選擇論為人文社會科學提供了前提性基礎 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人生哲學等。本書填補了兩項人的知識空缺,完成了六項理論建構。
陳秉公,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國家核心價值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首席專家,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顧問,三次被遴選為當代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兼任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學院名譽院長以及二十余所高校客座教授。學術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人類學、思想政治教育學、教育學。出版專著21部,其中3部被審定為全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1部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在《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等雜志發(fā)表論文150余篇。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二等獎)3項,其他省部級政府獎(一、二等獎)16項。連續(xù)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十余項。曾原創(chuàng)性提出人的生命本體論結構選擇論、馬魂、中根、西鑒,三化一脈,今中建構文化發(fā)展道路、國家核心價值高勢位建構理論、完整人格教育理論等。
一、導論:怎樣破譯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
(一)人的生命本體論:從二元論到二重性
(二)中外學者對人的生命本體所做的探索
(三)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共時態(tài)存在
(四)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歷時態(tài)存在
(五)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交互關系態(tài)存在
(六)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屬人特性與功能
(七)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前提性理論啟示
二、結構選擇論的理論基礎與思維方式
(一)結構選擇論的理論基礎
(二)結構選擇論的知識借鑒
(三)結構選擇論的思維方式
三、人的生命本質:實踐主體
(一)人的實踐生命
(二)人的現實生命
(三)人的主體生命
(四)人的二重生命
四、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
(一)人的生命本體理論的若干模式
(二)結構與選擇概念及其規(guī)定性
(三)結構與選擇的整體規(guī)定性
(四)結構與選擇的內在關系
(五)結構與選擇的功能
(六)對兩種生命本體論的評析
五、人格結構
(一)人格概念
(二)人格結構理論的若干模式
(三)人格結構的概念、特點與功能
(四)人格的基本結構
六、人格需要力
(一)人格需要力概念
(二)人格需要力結構
(三)人格需要力的特性
(四)人格需要力的功能
七、人格判斷力
(一)人格判斷力概念
(二)人格判斷力結構
(三)人格判斷力的特性
(四)人格判斷力的功能
八、人格行為選擇
(一)人格環(huán)境力
(二)人格行為選擇
九、人格結構形成的歷程與成因
(一)人類人格結構的形成歷程
(二)個體人格結構的成長過程
(三)人格的年齡階段性特征
(四)人格結構形成的原因
十、類群結構與選擇
(一)普遍 類群概念的空缺及其危害
(二)類群的概念及種類
(三)類群結構理論的若干模式
(四)類群的基本結構
(五)類群主體力
(六)類群文化力
(七)類群行為選擇
十一、類群價值高勢位建設
(一)類群價值系統概念與內涵
(二)類群價值系統的結構、特性與功能
(三)類群價值系統高勢位建設概念與依據
(四)類群價值系統高勢位建設的目標
(五)類群價值系統高勢位建設的馬魂、中根、西鑒方針
(六)類群價值系統引領多元價值觀的方式
十二、完整人格建構
(一)先秦時期的人格多樣化局面
(二)中國傳統儒家理想人格模式
(三)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格模式的演變
(四)當代中國理想人格模式與副現代人格
(五)當代中國人格的四個層次及其規(guī)定性
(六)對教育理念的反思與建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