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在學(xué)術(shù)思想方面繼承了宋代大儒陸九淵的心學(xué),并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xué)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dāng)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fēng)氣,開出新風(fēng)氣,功不在禹下。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nèi)外無數(shù)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在日本,陽明學(xué)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朝鮮,陽明學(xué)也暗中流傳,并影響了不少思想家。在經(jīng)濟騰飛期的韓國,陽明學(xué)被奉為精神的范本。后來,其影響又逐漸深入到東南亞諸國、北美洲和歐洲。美國哈佛大學(xué)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jì)是王陽明的世紀(jì)。
《傳習(xí)錄》是明代哲學(xué)家王陽明的語錄、論學(xué)書信的簡集,與孔門的《論語》相似,為陽明學(xué)派的啟蒙典籍,流傳甚廣。傳習(xí)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xí)乎。
《傳習(xí)錄》由王陽明弟子所記,是王陽明問答語錄和論學(xué)書信的簡集,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觀點,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學(xué)著作。上卷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等觀點,經(jīng)由王陽明親自審閱。中卷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了回答有關(guān)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xué)的內(nèi)容、意義以及宗旨。另還附有兩篇闡釋王陽明教育觀點的短文。下卷主要是說致良知,雖未經(jīng)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說了王陽明晚年的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記載了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它不僅是王陽明一生學(xué)問的精義,還完善了王學(xué)的體系。
雖然陽明學(xué)是唯心思想,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但在朱學(xué)衰頹之際,它倡導(dǎo)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內(nèi)圣之道發(fā)展到了極致,其思想價值是很高的,對后人的啟迪是深廣的。即使到了現(xiàn)代社會,它仍然歷久彌新,閃現(xiàn)著美妙的光芒。這正是經(jīng)典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
本書對《傳習(xí)錄》原典進(jìn)行了全面而細(xì)致的解讀,從現(xiàn)代人立身處世的需要出發(fā),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從各個角度闡發(fā)蘊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讀者更加透徹地理解《傳習(xí)錄》中所包含的智慧,從中獲得熏陶和啟迪。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今屬寧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xué)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xué)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學(xué)說思想王學(xué)(陽明學(xué)),是明代的哲學(xué)思想。其學(xué)術(shù)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著有《王文成公全書》。
一、心即是理徐愛錄
1.徐愛引言 5
2.親民與新民 7
3.尋找至善的兩個歧途 9
4.求孝道于內(nèi) 10
5.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12
6.知行合一 13
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15
8.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17
9.盡心即是盡性 19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 20
11.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 21
12.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 22
13.博文即是惟精,約禮即是惟一 23
14.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 24
15.天下之大亂,由虛文勝而實行衰 25
16.敦本尚實,反樸還淳 28
17.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 31
18.事即道,道即事 33
19.孔子刪《詩經(jīng)》 34
20.結(jié)語徐愛跋 35
二、格物無動靜之分陸澄錄
1.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37
2.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38
3.相下得益,相上則損 39
4.人心天理渾然,固有所不能傳 40
5.圣人之心如明鏡,無物不照 40
6.義理無定在,無窮盡 42
7.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43
8.上達(dá)只在下學(xué)里 43
9.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45
10.圣學(xué)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46
11.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 47
12.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 48
13.為學(xué)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 49
14.心即性,性即理 50
15.理不容分析,又何須湊合 52
16.省察是有事時存養(yǎng),存養(yǎng)是無事時省察 53
17.看得一性字分明,即萬理燦然 54
18.到得天理純?nèi)闶呛嗡己螒] 55
19.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56
20.定者,心之本體 57
21.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政于天下 58
22.人但要識得心體,自然增減分毫不得 60
23.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 61
24.陽明釋易經(jīng) 62
25.圣人不消說夜氣 62
26.動靜無端,豈有向邪 63
27.圣道廣大中正,無所謂上下 64
28.仁者惻隱心懷 66
29.權(quán)變之道,須是因時制宜 67
30.善念存時即是天理,此念即善 68
31.更覺良工心獨苦 69
32.儒者以治生為先之說誤人 70
33.精、氣、神,三者為一 71
34.喜、怒、哀、樂本體自是中和 71
35.哭則不歌,圣人心體自然如此 72
36.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在則眾惡來 72
37.學(xué)者須先從禮樂本原上用功 73
38.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 74
39.道無精粗,人之所見有精粗 74
40.私欲如塵,一日不掃便又有一層 75
41.切己用功不已,則于此心天理日見之精微 76
42.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 77
43.自然有發(fā)便能中正平和,自然無所不可 78
44.人要隨才成就,才是其所能為 79
45.?dāng)?shù)頃無源之塘水不若數(shù)尺有源之井水 80
46.貫通古今,一日便是一元 80
47.心統(tǒng)五官,外物才不擾亂內(nèi)心 81
48.知與充與遏者,志也 82
49.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82
50.持其志,則養(yǎng)氣在其中 84
51.圣人如天,無往而非天 85
52.理在心性中,只于涵養(yǎng)省察上用功 86
53.中只是天理,無所偏倚 87
54.望道未見乃是真見,顏子沒而圣學(xué)亡 89
55.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xué) 90
56.心之本體,原自不動 91
57.主客消融,萬象森然 92
58.心外無物,孝親便是物 92
59.時時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漸有見 93
60.格為正,正其不正以歸于正 94
61.功夫難處,全在格物致知上 95
62.孝悌為仁之本,卻是仁理從里面發(fā)生出來 96
63.無私心即是當(dāng)理,未當(dāng)理便是私心 98
三、一以貫之薛侃錄
1.心之神明,功夫方有著落 100
2.是非之心,不假外求 101
3.見善即遷,有過即改 102
4.是有心求異,即不是 103
5.純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104
6.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 107
7.無善無惡者理之靜,有善有惡者氣之動 108
8.為學(xué)須得個頭腦,功夫方有著落 111
9.惟患奪志,恐為學(xué)之志不真切 112
10.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113
11.名與實對,務(wù)實之心重一分 114
12.悔悟是去病之藥,以改之為貴 115
13.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處同,便同謂之圣 116
14.體用一源,心不可以動靜為體用 117
15.上智、下愚,只是不肯移 118
16.若善用之,亦俱是 118
17.學(xué)是學(xué)去人欲、存天理 119
18.體未立,用安從生 120
19.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問以啟之 122
20.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123
21.日不足者日有余,日有余者日不足 124
22.居敬是存養(yǎng)功夫,窮理是窮事物之理 124
23.知是理之靈處,故須格物以致其知 127
24.為學(xué)功夫有淺深,心之本體無一物 128
25.戒懼之念,無時可息 129
26.欲正其心,先誠其意 131
27.有為己之心,力能克己 132
28.貴目賤心,珍視當(dāng)前 135
29.二氏之學(xué),其妙與圣人只有毫厘之間 136
30.戒慎不睹,恐懼不聞 137
31.死生之道,知晝夜即知死生 138
32.性、道、教渾無分別 139
33.因材施教、解偏救弊 141
34.功夫是恢復(fù)明德,始有下落 143
中 卷
明·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王陽明的門人南大吉命其弟逢吉校刻《續(xù)刻傳習(xí)錄》于浙江紹興,分上下兩冊,上冊即《初刻傳習(xí)錄》,下冊為王陽明論述學(xué)術(shù)的書信九篇,并附示弟立志說和訓(xùn)蒙大意,此續(xù)刻本即今本之中卷。
錢德洪序成書之緣
一、知行合一答顧東橋書
1.特倡誠意,針砭膏肓 149
2.格、致、誠、正之說,與空虛頓悟之說相反 150
3.功夫次第,不能無先后之差 151
4.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153
5.盡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155
6.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 158
7.學(xué)、問、思、辨、行,知、行并進(jìn)之功 160
8.言格物則必兼舉致知、誠意、正心 163
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 166
10.道在邇而求諸遠(yuǎn),事在易而求諸難 168
11.從事于事為論說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 171
12.拔本塞源之論不明于天下,則將日繁日難 174
二、在事上磨煉答周道通書
1.心意之所向,只是立志 185
2.心之本體即天理,更有何可思慮得 187
3.先認(rèn)圣人氣象,然亦欠有頭腦 188
4.凡處得有善有未善,皆是不能實致其良知 190
5.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 191
6.以言語謗人,其謗淺 192
7.氣即是性,性即是氣,原無性氣之可分 194
三、良知學(xué)說答陸原靜書
1.恒照則恒動恒靜,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 196
2.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 197
3.精、一、理、氣,作圣之功,實亦不外是矣 198
4.吾良知之說明,則神、氣、精不出于此心之一理 199
5.良知即是未發(fā)之中 200
6.睹聞思為一于理,即是動而未嘗動 201
7.未發(fā)之中即良知,無分于動靜而渾然一體 202
8.良知不滯于喜、怒、憂、懼 205
9.能戒慎恐懼者,是良知 206
10.照心妄心猶良知,一心開二門,二門一心 207
11.此心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私 208
12.本來面目即吾圣門所謂良知 209
13.去此病自無此疑 212
14.良知本來自明,明則誠矣 213
15.知行二字更宜精察 214
16.樂是心之本體,不同于亦不外于七情之樂 217
17.情順萬事而無情,無所住而生其心 218
18.錢德洪跋 220
四、萬物皆備于我心答歐陽崇一書
1.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 221
2.致知之學(xué)不明,不知在良知上體認(rèn) 223
3.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 225
4.至誠則無知而無不知 227
五、正心誠意答羅整庵少宰書
1.講之以身心,實有諸己 230
2.夫?qū)W貴得之心 232
3.毫厘之差而千里之謬,不可不辨 233
4.道,天下之公道;學(xué),天下之公學(xué) 236
5.不敢縷縷,以滋瑣屑之瀆 239
六、人即天地之心答聶文蔚書
1.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簡且易 240
2.良知之學(xué)不明,則紛紛籍籍而禍亂相尋于無窮 242
3.每念斯民之陷溺,思以此救之 243
4.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孰能以知夫子之心 245
5.彷徨四顧,將求其有助于我者 247
6.伏枕草草,不盡傾企 249
7.必有事焉,勿忘勿助 250
8.必有事就是致良知 252
9.天地間只有此性 253
10.本體即是良知 254
11.孝為人的良知本性 256
12.良知乃無執(zhí)之大知 257
13.盡心三節(jié),無可疑者 258
14.至當(dāng)歸一,更無可疑 260
七、貴在引導(dǎo)訓(xùn)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八、神而明之教約
下 卷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陽明的門人錢德洪于安徽寧國水西精舍刊刻《傳習(xí)續(xù)錄》(在此之前,錢的同年曾才漢已先于湖北荊州刊刻了《遺言》,錢在此基礎(chǔ)上進(jìn)行刪定而定《傳習(xí)續(xù)錄》刻本)。此刻本即今本之下卷。
次年,錢德洪統(tǒng)前三錄付黃梅尹張君刻于湖北蘄春的崇正書院,分上、中、下三卷,《傳習(xí)錄》始成規(guī)模。
一、戒慎恐懼在心念陳九川錄
1.九川乃釋然破數(shù)年之疑 269
2.謂格物猶言造道 272
3.靜未嘗不動,動未嘗不靜 273
4.只是雖聞見而不流去便是 274
5.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275
6.功夫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nèi)外 276
7.細(xì)看有粗處,用功久當(dāng)見之 277
8.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 278
9.人胸中各有個圣人 279
10.功夫愈久,愈覺不同 280
11.圣人已指以示人,只為后人掩匿 282
12.委曲謙下,寬以居之 283
13.只為爾功夫斷了,便蔽其知 284
14.若離了事物為學(xué),卻是著空 285
15.好惡從之為圣學(xué),將迎無處是乾元 287
16.博聞多識,留滯胸中,皆傷食之病 288
17.生知安行,學(xué)知利行 288
二、陽明四句教黃直錄
1.《詩》、《書》六藝,皆所以學(xué)存此天理 290
2.學(xué)有所疑,便須思之 291
3.陽明四句教 292
4.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294
5.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 295
6.心理是一個,不去襲義于外 296
7.凡知覺處便是心 298
8.格物即慎獨戒懼 299
9.道問學(xué)即所以尊德性 299
10.盡精微即所以致廣大 300
11.皆是說性,非見性也 301
12.良知只在聲色貨利上用功 302
13.諸君聽吾言,實去用功 302
14.未應(yīng)不是先,已應(yīng)不是后 303
15.不睹不聞是良知本體 304
16.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305
17.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拳血 306
18.才下得些功,便說效驗,何足為恃 306
19.當(dāng)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307
20.性相近即性善 308
21.著不得一念留滯 309
22.充天塞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 309
23.嚴(yán)灘之辯 311
24.先生誨人,不擇衰朽 312
25.無我自能謙,謙者眾善之基 313
26.剛?cè)嵯嘁,惟變所適 314
27.寂然不動,無所發(fā)揮,故曰非助 315
28.國裳請題字 316
29.格致之說,隨時格物以致其知 317
30.圣賢非無功業(yè)氣節(jié) 318
31.與人論學(xué),須隨人分限所及 319
32.一念發(fā)動就是行 320
33.圣人本體明白,故事事知個天理所在 320
34.善惡只是一物 321
35.圣人之學(xué),只是一誠而已 323
36.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324
37.動靜只是一個,分別不得 325
38.矜持太過,終是有弊 326
39.作文與作詩 327
40.混作一例看,是無輕重也 328
41.只是個物來順應(yīng),便心體廓然大公 328
42.佛氏不著相,其實著了相 329
三、生之謂性黃修易錄
1.既去惡念,便是善念 331
2.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 332
3.無根之樹,終久要憔悴 333
4.調(diào)習(xí)此心,使之熟于道 333
5.只要良知真切,不為心累 334
6.氣亦性,性亦氣 336
7.隨人毀謗,隨人欺慢 337
8.天植靈根,生生不息 338
9.與人為善,不要去論人之是非 339
10.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 340
四、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黃省曾錄
1.義即是良知,良知是個頭腦 342
2.思無邪一言,也可該貫 343
3.道心與人心 344
4.因人施教 344
5.須要時時用致良知的功夫 345
6.看穿生死,只為看得分明 346
7.毀謗自外來的雖圣人如何免得 347
8.不厭外物,復(fù)于靜處涵養(yǎng) 348
9.圣人之學(xué)因人而異 349
10.簡化知識,此是圣學(xué)真血脈路 350
11.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 351
12.良知是造化的精靈,與物無對 352
13.只是致良知三字無病 352
14.內(nèi)外兩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353
15.道即是教,道即是良知 354
16.人心與天地一體 356
17.順其良知之發(fā)用 357
18.養(yǎng)心不離事物 358
19.告子病源,從性無善無不善上見來 359
20.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360
21.心與物同體,天體與心體同理 361
22.見得破、透得過,方是盡性至命之學(xué) 363
23.剜肉做瘡 364
24.良知本是明白,實落用功便是 365
25.誠是實理,只是一個良知 366
26.圣人只是一能之爾,能處正是良知 367
27.天理即是良知 368
28.圣賢只是為己之學(xué) 369
29.巧、力實非兩事 370
30.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 372
31.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 373
32.七情有著,俱為良知之蔽 373
33.知行二字,即是功夫 374
34.本體未嘗有動 375
35.良知同,更不妨有異處 376
36.父子訟獄 377
37.其心只空空而已 378
38.若非自家經(jīng)過,如何得他許多苦心處 379
39.元聲只在心上求 380
40.在心上用功 383
41.世間知學(xué)的人,善與人同 384
42.良知妙用處 385
43.無未發(fā)已發(fā),使人自思得之 386
44.性無定體,論亦無定體 387
45.學(xué)者信得良知過,不為氣所亂 388
46.狂者的胸次 389
47.反其言而進(jìn)之 390
48.須做得個愚夫愚婦 391
49.泰山和平地 392
50.念謙之之深 393
51.天泉證道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