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被稱為 燕園三劍客的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三人共同提出了20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倡導以整體的眼光將中國現當代文學溯源至晚清,將近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三個時段打通,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反響。漫說文化叢書即是這一概念的具體表現,所選散文充滿文化意味而又妙趣橫生。《佛佛道道》一集中收錄了許地山、周作人等作家關于佛道方面的文章。詩一般的語言表達出佛道家的精神,體現出作家們寬容的心態(tài)和尋求理解的愿望。書中關于弘一法師、曼殊法師的描寫,更讓人對這些傳奇經歷的高僧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帶來一種寧靜淡雅的感覺!
1.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高峰陳平原為萬千讀者度身甄選,專業(yè)眼光,菁華品質。
2.名家名作薈萃,盡顯人文之美。
《佛佛道道》中收錄了許地山、周作人、豐子愷、夏丏尊、汪曾祺等22位現當代作家關于佛、道方面的39篇文章。他們用詩一般寧靜淡雅的語言表達出佛道家的根本精神,除了學識和洞察力外,更體現出作家們寬容的心態(tài)和尋求理解的愿望。
3. 文學為經,文化為緯,用散文串起十個中國文化主題。
讀文章就是讀生活、讀文化就是讀人生!斗鸱鸬赖馈啡珪39篇文章,以文學為經,文化為緯,串起了中國人生活的另一個重要側面。
4. 沙里淘金,淘汰了一些徒有虛名的名作,收入了一些未錄于一般選本的遺珠。
叢書既囊括《仙游寺》《我的*個師父》這樣的名作,也選采了許多不見錄于一般選本的遺珠,所選文章更具文化意味又妙趣橫生,同時更全面、豐富地表現了20世紀中國散文精粹。
5. 專業(yè)主播團隊,篇篇有聲呈現,既上口又入耳。
緊跟大眾聽書時尚,特別邀請專業(yè)主播團隊為全部文章錄制音頻,掃描每篇所附的二維碼,即可收聽朗讀。上下班途中、跑步、休息……隨時隨地,視聽結合,拉近你與經典的距離。
6. 尊重版權,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及后人親筆授權。
全書中尚在版權期內的文章,所選文章均獲得作者或版權繼承人的合法授權,從而保證了選文完整性、權威性。
7. 適合日常及課外閱讀,提升鑒賞與書寫水平。
漫說文化叢書不僅適合成人、本專科院校學生提高文學、文化素養(yǎng),更可作為初高中學生課外閱讀之用。書中和作者大都浸淫漢語寫作數十年乃至一生,他們通曉漢語音韻節(jié)律,精通遣詞造句。閱讀這些文字,對提升美學鑒賞、提高寫作水平都大有益處。
8. 設計考究,工藝精致,一份難以抗拒的心水禮物。
雙封設計,特種紙護封,淡雅米色,蓬松度高,觸感溫潤;封面元素采用印銀、多種專色交叉印刷工藝,色澤鮮艷飽滿;內文排版考究,舒闊,閱讀體驗極佳;32K開,成品尺寸147210,方便攜帶。不管目的在求知,還是意在消閑;漫讀名家經典,還是熟悉中國文化,自己珍藏,還是饋贈佳友,漫說文化叢書都是一份心水的禮物。
|導 讀|
陳平原
一
要談中國人的宗教意識,當然必須佛、道并舉。可有趣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中國,談佛教的散文小品甚多,而談道教的則少得可憐。盡管放寬了尺度,仍然所得無幾。弘法的不說,單是寫宗教徒的,前者有追憶八指頭陀、曼殊法師和弘一法師的若干好文章,后者則空空如也。二十世紀的中國文人何其厚佛而薄道!
或許這里得從晚清的佛學復興說起。真正對整個思想文化界起影響的,不是楊文會等佛學家的傳道,而是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等政治家的以己意進退佛學。提倡學佛是為了去畏死心,去拜金心,創(chuàng)造舍身救世、震動奮厲而雄強剛猛的新民,并尋求自我解放,獲得大解脫大自在大無畏的絕對自由。用章太炎的話來概括就是:要用宗教發(fā)起信心,增進國民的道德。佛教救國論對五四作家有很大影響,魯迅、周作人等人批判儒家,也批判道教,可就是不批判佛教,甚至頗有喜讀佛經者。一方面是以佛學反正統(tǒng)觀念,一方面是借佛學理解西方思想(如自由、平等、博愛)。盡管此后很多政治家、文學家自認找到新的更有效的思想武器,可對佛學仍甚有感情。
相比起來,道教的命運可就慘多了。在二十世紀中國的思想文化界,道教幾乎從來沒有出過風頭。二三十年代魯迅、許地山、周作人曾分別從思想史、宗教史、文學史角度,論證道教對中國人性格和中國文化發(fā)展趨向的深刻影響,也只不過是持批判的態(tài)度。魯迅《小雜感》中有段話常為研究者所引用: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至于何以中國人不憎道士而憎惡其他宗教徒,魯迅并沒展開論述。不過從二、三十年代作家們的只言片語中,大體可猜出其中奧秘。首先,道教是真正的中國特產,影響于下層人民遠比佛教大。老百姓往往是佛道不分,以道解佛,而民間的神仙、禁忌也多與道教相關。其次,佛教、耶教都有相當完整且嚴謹的理論體系,道教的理論則顯得零散而不完整,且含更多迷信色彩。再次,佛教徒講齋戒、講苦行、不近女色,而道教徒雖也講虛靜,但更講采陰補陽、長生不老。如此不講苦行的理論,自然容易獲得中國一般老百姓的歡迎。最后,佛教講求舍身求法,普渡眾生,而道教講白日飛升,追求自己長生,未免顯得更重實利。如此分辨佛道,不見得精確;可對于揭露國民劣根性并致力于改造國民靈魂的這一代作家來說,抓住道教做文章確是用心良苦的。
只是這么一來,道教也就與二十世紀中國的散文小品基本無緣了,這未免有點可惜。對于道教,二、三十年代有過正襟危坐的學術論文,也有過熱諷冷嘲的片紙只字,可就缺少雍容自如的散文小品。至于五十年代以后,宗教幾成瘟疫,避之唯恐不及,作家們哪里還有雅興談佛說道?奇怪的是,近年學術界為宗教平反,作家們何以還是多談佛而少論道?或許,隨著氣功的重新崛起,道教將重返文壇也未可知。只是在本選集中,道教明顯處于劣勢。
二
文人學佛與和尚學佛著眼點自是不同,沒有那么多理解的執(zhí)行不理解的也執(zhí)行的盲信,而更喜歡刨根問底探虛實。單是嘲笑和尚不守教規(guī)出乖露丑,那說明不了任何問題。無論何時何地何宗何派,總有濫竽充數的吃教者,非獨佛教然。何況佛家對此頗有自覺,《梵網經》即云: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非余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壞。佛子流品不一,可這無礙于佛法之如日中天普照人間。唐宋以來,小說、戲曲中嘲弄和尚的作品多矣,可文人讀佛的熱情并未消退,理由是信佛不信僧。這并非罵盡天下和尚,而是強調佛教作為一種理論體系的獨立價值。如此讀佛,方能見出佛教的偉大處。
許地山用詩一般的語言表達佛家的根本精神慈悲:我愿你作無邊寶華蓋,能普蔭一切世間諸有情。(《愿》)豐子愷則明確表示鄙視那些同佛做買賣,靠念佛祈求一己幸福的信徒,理由是真正信佛,應該理解佛陀四大皆空之義,而屏除私利;應該體會佛陀的物我一體,廣大慈悲之心,而護愛群生(《佛無靈》)。《大智度論》稱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這一佛教的真精神并非為所有學人所接受,起碼批評佛教為消極出世者就不這么看。而在弘一法師看來,佛教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因為大乘佛法皆說空與不空兩方面,不空為救世,空為忘我(《佛法十論略釋》)。曼殊法師一九一三年為配合革命黨人二次革命而發(fā)表的《討袁宣言》,以及弘一法師抗日戰(zhàn)爭中提出的口號念佛必須救國,救國不忘念佛,即可作為佛教徒不空的例證。你可以懷疑念佛救國的實際效果,卻不應該指責其消極出世。當然,佛教徒追求的本來就是一種精神價值,最多也不過是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不可能有什么立竿見影般的實際效果。
俗人中善讀佛經的莫過于周作人了。這里除了學識與洞察力外,更主要的是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和尋求理解的愿望。在常人看來,佛教的戒律無疑是繁瑣而又枯燥無味,連大小便和劈柴吐口水都有如此詳細的規(guī)定;而周作人則從中讀出佛教的偉大精神:所有的規(guī)定都合于人情物理。最能體現這一點的莫過于莫令余人得惱六個字(《讀戒律》)。至于最容易引起誤解的齋戒,周作人也從《梵網經》中得到啟示:我以為菜食是為了不食肉,不食肉是為了不殺生,這是對的,再說為什么不殺生,那么這個解釋我想還是說不欲斷大慈悲佛性種子最為得體,別的總說得支離。(《吃菜》)這一點豐子愷的見解與周作人最為相近,盡管豐本人是曾作《護生畫集》的居士,且因生理原因而吃素。我的護生之旨是護心,不殺螞蟻非為愛惜螞蟻之命,乃為愛護自己的心,使勿養(yǎng)成殘忍。(《佛無靈》)只要真能護心,吃素吃葷實為小事。若過分鉆牛角尖,只吃沒有雄雞交合而生的蛋,不養(yǎng)會吃老鼠的貓,那不只迂腐可笑,失卻佛學本旨,而且類推到底,非餓死不可,因植物也有生命。民初作家程善之就寫過一篇題為《自殺》的小說,寫接受近代科學知識的佛教徒因了悟水中布滿微生物,為不殺生只好自殺。
談到佛教,總讓人很自然聯想起古寺和鐘聲。比起和尚來,古寺鐘聲似乎更接近佛學精義。文人可能嘲諷專吃菩薩飯的大小和尚,可對橫亙千年回蕩寰宇的古寺鐘聲卻不能不肅然起敬。徐志摩驚嘆:多奇異的力量!多奧妙的啟示!包容一切沖突性的現象,擴大霎那間的視域,這單純的音響,于我是一種智靈的洗凈。(《天目山中筆記》)如果嫌徐氏的感慨過于空泛,那么請讀汪曾祺記承天寺的《幽冥鐘》。幽冥鐘是專門為難產血崩死去的婦人而撞的,鐘聲撞出一個圓環(huán),一個淡金色的光圈。地獄里受難的女鬼看見光了。她們的臉上現出了歡喜。并非所有的鐘都如承天寺的幽冥鐘,乃女性的鐘,母親的鐘;可鐘聲似乎溝通了人間與地獄、實在與虛無、安生與超越,比起有字的經書來更有感召力。
三
僧人流品不一,有可敬也有不可敬。最為世人所詬病的專吃菩薩飯的和尚,其實也壞不到哪里去。就看你怎么理解宗教徒了。蘇曼殊的不僧不俗亦僧亦俗至今仍為人所稱羨,不只是其浪漫天性,其詩才,更因其對宗教的特殊理解。至于龍師父這樣剃光頭皮的俗人,一經魯迅描述,也并不惡俗,反因其富有人情味而顯得有點可愛(《我的第一個師父》)。寫和尚而不突出渲染色空觀念,卻著意表現其世俗趣味(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宗教徒),這種創(chuàng)作傾向貫串于廢名的《火神廟的和尚》、老舍的《正紅旗下》和汪曾祺的《受戒》等一系列小說。這種既非高僧也非惡和尚的普通僧人的出現,使得二十世紀中國作家對人性、對宗教的本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只可惜好多作家轉而拜倒在弗洛伊德門下,一門心思發(fā)掘僧人的性變態(tài),這又未免淺俗了些。
有趣的是,圍繞著一代高僧弘一法師,出現了一批很精采的散文。一般來說,高僧不好寫,或則因過份崇拜而神化,或則因不了解而隔靴搔癢。作為現代話劇運動和藝術教育的先驅,弘一法師披剃入山前有不少文藝界的朋友,而且俗圣生活的距離,并沒有完全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系。弘一法師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中國最為文人所了解的僧人,這就難怪幾十年來關于弘一法師的紀念文章層出不窮,且不少甚為可讀。
五四新文學作家中具有隱逸性的遠不只廢名、許地山、夏丏尊、豐子愷等三五人;周作人五十自壽詩引起的一大批袈裟,并非只是逢場作戲。俞平伯《古槐夢遇》中有這么一句妙語:不可不有要做和尚的念頭,但不可以真去做和尚。亦處亦出、亦僧亦俗的生活態(tài)度,既為中國文人所欣賞,又為中國文人所譏笑譏笑其中明顯的矯情。1936年郁達夫拜訪弘一法師后,曾作詩表白自己矛盾的心態(tài):中年亦具逃禪意,兩道何周割未能。對照其小說,郁達夫并沒有說謊。而據豐子愷稱,夏丏尊十分贊賞李叔同(弘一法師)的行大丈夫事,只因種種塵緣牽阻,未能步其后塵,一生憂愁苦悶皆源于此(《悼夏丏尊先生》)。也就是說,弘一法師以其一貫的認真決絕態(tài)度,把文人潛藏的隱逸性推到極端,拋棄不僧不俗的把戲,完全割斷塵緣皈依我佛。就像俞平伯所說的,假如真要做和尚,就得做比和尚更和尚的和尚(《古槐夢遇》)。這一點令作家們感到震驚和慚愧。因而不管是否信仰佛教,他們對弘一法師學佛的熱情和信念都表示尊重和敬畏。即使像柳亞子這樣以為閉關謝塵網,吾意嫌消極的革命詩人,也不能不為其殉教應流血的大雄大無畏所感動。
不見得真的理解弘一法師的佛學造詣,也不見得真的相信弘一法師弘揚律宗的價值,作家們主要是把他作為真正的人,一個學佛的朋友來看待的。弘一法師之所以值得尊敬,不在于他是否能救苦救難,而在于他找到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嘗到了生活的別一番滋味。夏丏尊反對說弘一法師為了什么崇高目的而苦行,人家說他在受苦,我卻要說他是享樂。在他,世間幾乎沒有不好的東西,就看你能否領略。對于一切事物,不為因襲的成見所縛,都還他一個本來面目,如實觀照領略,這才是真解脫,真享樂。(《〈子愷漫畫〉序》)而葉圣陶則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弘一法師的自然平靜如春原上一株小樹。不管信教與否,人生不就希望達到春滿月圓的境界嗎?弘一法師一輩子好好的活了,到如今好好的死了,歡喜滿足,了無缺憾(《談弘一法師臨終偈語》)。沒有實在的功績,也不講輝煌的著述,只是一句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在世人看來未免不夠偉大,可這正是佛家的人生境界。學佛能進到這步田地,方才不辜負悲欣交集數十載。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于暢春園
陳平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一座高峰。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他對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圖像與文字等領域有著精深研究和獨到見解。治學之余,撰寫隨筆,借以關注現實人生,并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